(全国卷 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件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9077356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 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全国卷 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全国卷 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全国卷 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全国卷 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卷 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 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1酶的本质及生理功能,巧记 酶概念的“二、一、一、一”,2酶的作用原理 下图曲线表示在无酶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1)无酶催化的反应曲线是_。 (2)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是_。 (3)ca段的含义是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4)ba段的含义是酶_。 (5)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点在纵轴上将_移动。,【考点知识突破答案检索】 1RNA 核糖体 活细胞 2(1) (2) (4)降低的活化能 (5)向上,3酶的特性(连线),c a b 【教材深挖】,高效性 a一种酶只能催化

2、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专一性 b高温、过酸、过碱使酶变性失活 作用条件温和 c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1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在发挥作用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特点? 化学反应前后其数量和性质不变;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平衡点;二者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C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C段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B点将向上移动。,2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下图为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图解,AC和BC段的含义是什么?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点在纵轴上如何移动?,1.(2017福建师大附中期中,11)下列有关

3、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均可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B检测蛋白酶的催化作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反应物是否完全水解 C较弱光照条件下,因与光反应有关的酶的活性降低,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减小 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药剂后会因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D,【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均可起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具有微量高效性,A错误;蛋白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和多肽都含肽键,都会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B错误;较弱光照下,由于能量供应减少使光反应速率减小,并未使有关酶的活性降低,C错误;高温可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导致酶变性失活,D正确。,2(2017湖南师大附中月考,4

4、)下图表示某反应进行时,有酶参与和无酶参与的能量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反应为放能反应 B曲线表示有酶参与 CE1为反应前后能量的变化 D酶参与反应时,所降低的活化能为E4,D,【解析】曲线是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其降低的活化能为E4,反应前后能量的变化应为E3,反应产物的能量值比底物的高,反应应为吸能反应。,3.(2017福建莆田二十五中月考,13)如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 ) A温度 BpH C淀粉液量 D唾液量,C,【解析】改变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

5、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即产物的最终产量不变,图中实验组的还原糖生成量明显减少,A错误;改变pH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即产物的最终产量不变,图中实验组的还原糖生成量明显减少,B错误;改变底物的量,产物的量则会减少。图中对照组的还原糖生成量一直多于实验组的还原糖生成量,故改变的是淀粉液量,即降低了淀粉液量,C正确;改变唾液量,即唾液淀粉酶的量,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即产物的最终产量不变,图中实验组的还原糖生成量明显减少,D错误。,【解析】酶具有高效性是通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即2号与3号实验)得出的;1号和3号实验是两种酶催化一种

6、底物,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3号和4号实验对比能说明高温会降低酶的活性;3号和5号实验的自变量是pH,说明pH会影响酶的活性。,D,4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 0.5 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4号试管 B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有专一性 C各组实验都不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D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影响,1对酶在细胞代谢中作用的理解 (1)酶只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反应。 (2)酶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在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将保持不变。 2有

7、关酶的特性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的几点注意事项 (1)高温、强酸、强碱、低温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但影响原理不同,高温、强酸和强碱是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失活,而低温只是降低酶的活性,并未破坏酶的空间结构,所以当温度恢复时酶活性还会恢复。 (2)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都是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 (3)底物浓度和酶的量是通过影响底物与酶的接触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并不影响酶的活性。 (4)pH的变化不影响酶的最适温度,温度的变化也不影响酶的最适pH。,1酶的高效性曲线,(1)图中曲线A、B、C代表酶的是_。 (2)与_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3)酶只能缩短化学

8、反应的_,不改变化学反应的结果。 2酶的专一性曲线,(2)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B,反应速率和未加酶时相同,说明_。 3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1)在最适温度(pH)时,酶的催化作用最强,_最适温度(pH),酶的催化作用都将减弱。 (2)在一定温度(pH)范围内,随温度(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_,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_。,(1)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A,反应速率较未加酶时的变化是明显加快,说明_。,【考点知识突破答案检索】 1(1)A (2)无机催化剂 (3)时间 2(1)酶A能催化该反应 (2)酶B不能催化该反应。 3. (1)高于或低于 (2)增强 减弱 (3)未被破坏,4底

9、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1)图甲: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情况下,酶促反应 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值后, 受_和_的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2)图乙: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 _。,【教材深挖】 1分析下面曲线酶的最适温度是多少?,【考点知识突破答案检索】 4(1)酶数量 酶活性 (2)正比,不低于30 。,(3)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_,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 (4)从图丙可以看出: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2当唾液淀粉酶溶液的pH从1上升到8的过程中

10、酶活性怎样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不变,因为酶已经失活。 3若将1题图中的横坐标改为底物浓度或酶浓度,曲线又该如何画呢?请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绘出。,如图所示,【解析】图3显示该酶能催化麦芽糖水解,对蔗糖没有催化作用,说明本实验研究的酶为麦芽糖酶,A错误;分析图1可知:图1曲线是研究温度对该酶活性的影响,B错误;图1显示,在图示的三种温度条件下,30 时酶的活性最高,说明该酶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但30 不一定为该酶的最适温度,图2显示该酶的最适pH为7,C错误;pH为2时,因过酸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变性失活,温度为20 条件下,酶活性减弱的原因是低温降低了酶的活性,但酶的空间结构没

11、有遭到破坏,D正确。,D,1.(2017吉林白城通榆一中月考,22)下图为用同一种酶进行的不同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研究的酶是淀粉酶 B图1曲线是研究该酶具有高效性的结果 C实验结果表明,该酶活性的最适温度是30 、最适pH是7 DpH2与温度为20 条件下酶活性减弱的原因不同,2(2017湖南株洲二中月考,15)在3支试管中均加入等量的5%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分别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鲜猪肝研磨液、唾液,一段时间内测得底物含量变化如下图。则对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解析】A为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B为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A与B的对照不能反映无机催化剂的专一性特点,错误;

12、A为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C为猪肝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唾液淀粉酶不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A与C对照反映了酶的专一性特点,正确;B为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C为猪肝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正确;A为唾液的催化作用,由于唾液淀粉酶与该底物不能形成酶底复合物,底物的量没有减少,正确。故选择D。,D,曲线B表示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A与B的对照反映了无机催化剂的专一性特点 曲线C表示猪肝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A与C对照反映了酶的专一性特点 曲线C与B的对照可以说明酶的高效性 曲线A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唾液淀粉酶与该底物不能形成酶底复合物 A

13、 B C D,3.(2017安徽马鞍山二十二中开学考试,6)图甲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解析】由于图乙为最适pH下酶的作用曲线,故当pHa时,酶的活性下降,反应速率降低,故e点不移,d点右移,A错误;pHc时,酶失去活性,过氧化氢没有催化剂也能分解,e点不是0,B错误;当温度降低,酶活性下降,e点不移,d点右移,C正确;当H2O2量增加时,e点上移,d点右移,D错误。,C,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BpHc时,e点为0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

14、d点右移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动,d点左移,4某同学在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 B曲线作为实验对照 C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A点持续上移 D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解析】由曲线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即随着底物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增强,故A正确;曲线是对照组,曲线为实验组,故B正确;若不断提高反应温度,会导致酶失活,反应速率降低,故C错误;由于曲线在曲线的下方,说明化合物P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故D正确。,C,“四步法”分析酶促反应曲线,1实验原理 (1

15、)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鉴定原理: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根据_ _来判断酶的活性。 (2)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反应原理(用反应式表示):,2H2O2过氧化氢酶()2H2OO2,鉴定原理:pH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_,可用带火星的卫生香燃烧的情况来检验O2产生量的多少。,2实验步骤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考点知识突破答案检索】 1(1)蓝色 无蓝色出现 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 (2)氧气的生成量 2. (1)冰块 碘液 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2)pH对酶活性的影响,【考点知识突破答案检索】 2. (1)冰块 碘液 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 (2)1 mL 过氧化氢酶 气泡的产生量,【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实验时应先将各组试管溶液pH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合,A正确;在pH为3和9时两支试管中的淀粉剩余量相同,但pH为3时,酶可以催化淀粉水解,酸也会促进淀粉水解,而pH为9时只有酶的催化作用,所以两种pH下酶的催化效率应该是不同的,即pH为3和9时酶的活性不同,B错误;pH为13时,酶已经变性失活,因此再将pH调为7时,反应速率不变,即淀粉含量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