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科学教案谁先迎来黎明教科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9060691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科学教案谁先迎来黎明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科学教案谁先迎来黎明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科学教案谁先迎来黎明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科学教案谁先迎来黎明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科学教案谁先迎来黎明教科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科学教案-谁先迎来黎明教科版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除了昼夜交替以外,还有天体的东升西落、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等。2.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这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3.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实验、联系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有关的证据。2.通过生活经验和体验活动,理解相对运动,根根据天体视运动的方向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并用来解释太阳等天体的视运动。.。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知道因参照物的不同,对物体的运动需要从多角度去认识。2.培养尊重事实、重视证

2、据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这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教学难点:理解相对运动。三、教学准备:给每小组学生准备:地球仪一个。教师准备:相对运动的视频资料、写有“北京”、“乌鲁木齐”、“太阳”字样的卡片。4、 教学流程:(一)导入。1.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那么,地球上不同的地区2.那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板贴)这两个城市,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同吗?学生交流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说明理由。(同时迎来黎明、北京先迎来黎明、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有三种意见。(二)模拟实验。1.那到

3、底它们谁先迎来黎明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从实验中找找证据。2.首先让我们来观察地球仪,找到北京和乌鲁木齐的相对位置。(从抽屉中拿出地球仪,小组观察,师巡视。)交流:有什么发现?(北京在乌鲁木齐的右边或乌鲁木齐在北京的左边)在地图上一般是左西右东,也就是说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面,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面。3.位置确定了,我们可以做模拟实验了。教师指导六名学生手拉手、面朝外围成一个圈模拟“地球”,其中两个同学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再请一个同学站在圈外代表“太阳”。在自转的过程中,这两位同学看到太阳的时候就喊一声“天亮啦”好吗?开始。(自西向动转两圈,自东向西转两圈。)4.模拟实验后交流:通

4、过这个模拟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在什么情况下,北京先迎来黎明?在什么情况下,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是啊,地球自转的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同。看来,只做个模拟实验还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得收集证据。到底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呢?(三)确认地球自转方向。1. 认识相对运动。让我们来联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看一段视频资料。(1)当汽车快速向前行驶的时候,我们看到窗外的树、房子等景物是怎样运动的?指名一学生回答。 (人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路旁的树、房子等物体向后退。) 树、房子这些物体真的在向后运动吗?如果看到车窗外的景物向前运动

5、,你能判断我们乘坐的车向哪个方向运动吗?(向后运动)的确,当我们随同车一起运动的时候,会看到车外的景物向相反方向运动;这就是科学上所说的相对运动。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车外的景物的运动方向,判断出车的运动方向。2. 通过相对运动的概念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我们能不能根据星球间的相对运动,推想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呢?我们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地球周围的星体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如太阳、月球等。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你们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了吗?(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的其它星体东升西落,这其实正是地球与他们相对运动的结果。而地球自转的方向,正好与它们自东向西运动的方向相反,是自西向东。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

6、黎明?(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方的北京比西面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四).认识时区和时差。1、问题:既然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那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几个小时迎来黎明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向大家介绍个新朋友,这是一张世界时区图(投影),它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的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昼夜,也就是24个小时,时区图上就把地球分成了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一个小时。2、请同学们查阅时区图,找出北京和乌鲁木齐所在的时区,并说说它们日出的时间相差几小时。3、分组查阅世界时区图,讨论:北京、巴黎和纽约谁先迎来黎明?相差多少小时?(五)总结地球运动的特点

7、:同学们,这单元我们都在研究地球的运动,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让我们来整理一下。请同学完成p81书上的表格。谁先迎来黎明自转证据: 傅科摆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周期: 24小时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除了昼夜交替以外,还有天体的东升西落、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等。2.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这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3.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实验、联系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有关的证据。2.通过生活经验和体验活动,理解相对运动,根根据天体视运动的方向推导地球

8、自转的方向,并用来解释太阳等天体的视运动。.。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知道因参照物的不同,对物体的运动需要从多角度去认识。2.培养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这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教学难点:理解相对运动。三、教学准备:给每小组学生准备:地球仪一个。教师准备:相对运动的视频资料、写有“北京”、“乌鲁木齐”、“太阳”字样的卡片。四、教学流程:(一)导入。1.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那么,地球上不同的地区2.那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板贴)这两个城市,迎来黎明的时

9、间相同吗?学生交流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说明理由。(同时迎来黎明、北京先迎来黎明、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有三种意见。(二)模拟实验。1.那到底它们谁先迎来黎明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从实验中找找证据。2.首先让我们来观察地球仪,找到北京和乌鲁木齐的相对位置。(从抽屉中拿出地球仪,小组观察,师巡视。)交流:有什么发现?(北京在乌鲁木齐的右边或乌鲁木齐在北京的左边)在地图上一般是左西右东,也就是说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面,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面。3.位置确定了,我们可以做模拟实验了。教师指导六名学生手拉手、面朝外围成一个圈模拟“地球”,其中两个同学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再请一个同学站在圈外

10、代表“太阳”。在自转的过程中,这两位同学看到太阳的时候就喊一声“天亮啦”好吗?开始。(自西向动转两圈,自东向西转两圈。)4.模拟实验后交流:通过这个模拟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在什么情况下,北京先迎来黎明?在什么情况下,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是啊,地球自转的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同。看来,只做个模拟实验还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得收集证据。到底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呢?(三)确认地球自转方向。1. 认识相对运动。让我们来联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看一段视频资料。(1)当汽车快速向前行驶的时候,我们看到窗外的树、房子等景物是怎样运动的?指

11、名一学生回答。 (人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路旁的树、房子等物体向后退。) 树、房子这些物体真的在向后运动吗?如果看到车窗外的景物向前运动,你能判断我们乘坐的车向哪个方向运动吗?(向后运动)的确,当我们随同车一起运动的时候,会看到车外的景物向相反方向运动;这就是科学上所说的相对运动。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车外的景物的运动方向,判断出车的运动方向。2. 通过相对运动的概念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我们能不能根据星球间的相对运动,推想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呢?我们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地球周围的星体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如太阳、月球等。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你们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了吗?(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

12、的其它星体东升西落,这其实正是地球与他们相对运动的结果。而地球自转的方向,正好与它们自东向西运动的方向相反,是自西向东。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方的北京比西面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四).认识时区和时差。1、问题:既然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那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几个小时迎来黎明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向大家介绍个新朋友,这是一张世界时区图(投影),它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的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昼夜,也就是24个小时,时区图上就把地球分成了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一个小时。2、请同学们查阅时区图,找出北京和乌鲁木齐

13、所在的时区,并说说它们日出的时间相差几小时。3、分组查阅世界时区图,讨论:北京、巴黎和纽约谁先迎来黎明?相差多少小时?(五)总结地球运动的特点:同学们,这单元我们都在研究地球的运动,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让我们来整理一下。请同学完成p81书上的表格。谁先迎来黎明自转证据: 傅科摆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周期: 24小时当我抽到这课后,我觉得我摊上大事了,因为地球在自转,这个概念太抽象了;一节课,40分钟,这么短的时间,无法用实验做出明显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感知;五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抽象思维比较薄弱。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傅科摆原理,怎样让学生从摆的摆动方向不变性推理认识到地球在自转

14、,我觉得真的太难了。当昨天我的老同事朱发玉老师上这课时,所有听课的老师都非常用心的听课,有的老师甚至忍不住走到学生中间,仔细琢磨学生的实验材料,看学生怎么实验,看老师怎么在课堂上突破难点,我想,应该是平时大家都觉得这课难上,都想找到突破口,看看别人是怎么上的。 这课虽然难上,但是我并没有放弃,想了很多的办法来突破重难点。 首先是在“摆”教具的准备上。最开始我是用学校的铁架台来做“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实验的,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转动底盘的时候,摆锤很容易撞到铁架台上,影响实验效果;而且,转动过程中,摆的重心也跟着转动了,这是不科学,不规范的。所以我想到了用我们这里常见的竹子扎成三角形的

15、支架来做摆的支架,解决了摆撞到支架的问题,而且转动底盘时,摆的重心一直没有变,“摆摆动的方向不变”现象非常的明显。只是有时学生做实验时,缺乏规范性,稍用力一拉,摆幅过大的时候,三角型支架由于自重较轻,会随着摆锤的摆动而出现轻微的晃动。为了规范实验,我再次对实验的器材进行了改进,做成了底部是圆形,上面是两根支架,中间一根横梁的钢筋支架 ,学生实验时,观察视野开阔,支架稳定性好,现象明显,科学规范。在今天上课时,我们看到,学生用这种装置来做实验,是非常成功的。 其次,在突破难点“理解傅科摆可以证明地球自转”时,我经过 反复的思索和试教,发现突破这一难点的瓶颈是学生的思维: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建立和思维转换能力。为此,在开课前,我精心准备了几个小游戏地球的运动,对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严格地说,地球的运动是多种运动的复合。本单元只研究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五年级的学生,通过电视、网络、书籍已经知道了地球自转、公转的这一科学事实,但如果让学生说出证据,那就太少了,深入地了解学生有关地球运动的前概念,就会发现一些真实、朴素但错误的观点 。本单元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多角度地、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