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致病菌检验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9058298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PPTX 页数:98 大小:3.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致病菌检验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致病菌检验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致病菌检验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致病菌检验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致病菌检验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致病菌检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致病菌检验(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致病菌的检验 食品药品检验所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致病菌的检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微生物常规检验 技术 致病菌的检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 4789.1-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 GB 4789.2-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5-2012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B/T 4789.7-2008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GB 4789.10-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2、T 4789.11-200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 4789.15-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4789.18-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与乳制品检验 GB 4789.30-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 氏菌检验 GB 4789.35-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 GB/T 4789.36-2008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埃希菌O157: H7/NM检验 GB 4789.40-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阪崎肠杆菌检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实验室环境应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室的工作区域应与办公室区域明显分开。 实验

3、室工作区域面积和总体布局应能满足从事检测工作 需求,实验室布局应采用单方向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污 染。 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照度、噪声和洁净度等应符合工 作要求。 环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一般样品检测应在洁净区域(包括超净工作台或洁净 实验室)进行,洁净区域的应有明显标示。 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工作应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Biosafety level 2 BSL-2) 进行(超净工作台不能替代生物 安全柜)。 环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BSL2实验室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参考菌株可以从国际菌种保藏中心如ATCC、国内具 资质菌种保藏中心或室间质控活动中获得,准确鉴定过的 分离株也可使用。 实验

4、室要准备好足够种类和数量的参考菌株,满足培 养基、试剂盒和试剂质量测试的需要。 菌种: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平板划线分离: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形态结构观察: 染色特性 形状 大小 排列方式 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鞭毛、 芽孢等)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革兰氏染色: 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Gram所创立。革兰染色法可 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 (G-)两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革兰氏染色: 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 且

5、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 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 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石炭酸复红复染后 就成红色。 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 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 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革兰氏染色: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革兰氏染色: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细菌的运动性观察: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细菌的运动性观察: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设计生化实验的原则: 在实验中加入某些 化学物 质,使细菌代谢途径中 分解代谢产物与加入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某些变化或

6、出现某种特征。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实验原理: 2H2O2 过氧化氢酶 2H2O+O2 过氧化物酶:RH2+H2O2 过氧化物酶 R+2H2O 阳性:细菌变为黑褐色,有气泡产生; 阴性: 不变色。 阳性 阳性阴性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细胞色素氧化酶实验原理: 细胞色素C 细胞色素氧化酶 氧化型细胞色素C +对苯二胺 + -奈酚 靛酚兰(蓝色) 阳性: 2分钟内生成蓝色为阳性; 阴性:无变化。 阳性阴性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氰化钾实验: 阳性: 不抑菌,变混浊 阴性:抑菌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硝酸盐还原实验原理: KNO3 还原酶 KNO2 KNO2+对氨基苯磺酸+ -萘胺

7、 (立刻或数分钟内 ) 红色化合物 阳性阴性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糖发酵实验:分解糖产酸,PH值下降,使培养基的酸碱指 示剂发生变化。 阳性:产酸产气 阴性阳性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氧化发酵实验(O/F实验) : 有些微生物分解葡萄糖必须有氧参加,此种细菌称为氧 化型; 有些细菌有氧无氧均可分解葡萄糖,称发酵型; 有些细菌任何条件都不能分解葡萄糖,称产碱型。 阴性 灭菌琼脂(厌氧)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甲基红实验(MR实验)原理 :一些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 酮酸,丙酮酸可被进一步分解为甲酸、乙酸、乳酸和琥珀酸 而使培养基的pH值下降到4.5以下,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出现 红色反应。 微生物常规检验

8、技术 V-P实验原理:一些细菌分解葡萄糖为丙酮酸,进一步脱羧 产生乙酰甲基甲醇,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溶液中被空气中的 氧氧化成二乙酰丁二酮,进而与培养基内蛋白胨中所含的精 氨酸的胍基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 阴性阳性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柠檬酸盐实验(枸橼酸盐实验)原理: 一些微生物可以以铵盐作为唯一的氮源,以柠檬酸 盐作为唯一的碳源,在柠檬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分解柠檬酸 盐生成碳酸盐,使培养基变成碱性,酸碱指示剂变色。 阴性阳性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丙二酸钠实验原理: 一些微生物可以以丙二酸钠作为唯一碳源,分解 丙二酸钠生成碳酸钠,使培养基变成碱性,酸碱指示剂变 色。 阴性阳性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

9、术 马尿酸盐实验原理: 一些细菌可以水解马尿酸生成苯甲酸和甘氨酸,苯 甲酸 和Fe3+反应生成有色的苯甲酸盐沉淀。 阳性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明胶液化实验原理: 一些细菌可产生胞外酶,使明胶蛋白分解为氨基酸,而 失去明胶的凝固能力。 苯丙氨酸脱氨酶实验原理: 一些细菌有苯丙氨酸脱氨酶,可以使培 养基中的苯丙氨酸脱氨 生成苯丙酮酸,其与 FeCl3反应产生蓝绿色 。 阳性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氨基酸脱羧酶实验原理: 一些细菌可以产生氨基酸脱羧酶使氨基酸脱酸, 产生胺类物质,使培养基变碱,酸碱指示剂变色。 阳性阴性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脲酶实验原理: 一些细菌能产生脲酶(尿素酶),可催化尿素分解

10、为氨和二氧化碳,使pH变高,培养基变为碱性,酚红指示 剂变为红色。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靛基质实验(吲哚实验)原理:一些细菌具有色氨酸酶,可 以分解蛋白胨的色氨酸,产生靛基质,靛基质可与对二甲氨 基苯甲醛作用,生成玫瑰吲哚而成红色。 阳性阴性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ONPG实验( 检测-半乳糖苷酶)原理: 邻硝基苯-D-吡喃半乳糖苷 -半乳糖苷酶 邻硝基苯酚+ -D半乳糖 阳性阴性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淀粉酶实验原理: 一些细菌可产生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双糖或单糖, 加入碘不变色。 接种菌,可 产生淀粉酶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卵磷脂酶实验原理:一些梭状芽孢杆菌产生卵磷脂酶,经钙 离子作用,能分解卵

11、黄或血清中的卵磷脂产生混浊沉淀状的 甘油酯和水溶性的磷酸胆碱,在菌落周围形成一个乳白色的 沉淀或浑浊带。 乳白色 浑浊带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脱氢酶实验原理: 一些微生物有脱氢酶,可使氯化三苯四氮唑( TTC)还原,由无色变为红色。 阳性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硫化氢实验原理: 一些微生物分解含硫氨基酸(胱氨酸或半胱氨酸) ,产生硫化氢与二价铁盐或铅盐生成黑色沉淀。 阳性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七叶苷水解实验原理: 一些细菌能分解七叶苷生成七叶素,七叶素与培养 基中的枸橼酸铁的二价铁离子发生反应,形成黑色化合物。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石蕊牛奶实验原理: 细菌对牛奶的利用分为 : 产酸及酸凝固 产碱

12、 胨化作用 凝乳酶凝固 石蕊还原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三糖铁实验(TSI): 成分:牛肉膏、蛋白胨(氮源) 三糖:葡萄糖0.1%、乳糖1%、蔗糖1% 硫酸亚铁 琼脂 pH值调到7.4 培养基摆成高层斜面 黄 pH7 接种:(1)穿刺接种 (2)斜面划线接种 36oC培养18-24小时 三糖铁实验(TSI):观察结果。 (1)分解葡萄糖、乳糖、蔗糖:斜面产酸变为黄色(阳性) ,底层产酸变为黄色(阳性)。 (2)分解乳糖、蔗糖,不分解葡萄糖:斜面、底层都产酸变 为黄色(阳性)。 (3)分解葡萄糖、不分解乳糖、蔗糖: 斜面:产碱显红色 (阴性) 底层:产酸显黄色 (阳性) (4)分解含硫氨基酸 产硫

13、化氢 硫化氢与Fe2+生成黑色沉淀, 培养基变黑(FeS)。 (5)分解糖类产气,培养基中有气泡。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1)(2)(3)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血清学实验:抗原与抗体在体外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叫血 清学试验。 抗原:能在体内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 抗体:抗原刺激产生的物质 玻片凝集实验 Ag+Ab Ag+生理盐水(对照)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生化试验阳性对照菌株阴性对照菌株 靛基质试验大肠埃希氏菌产气肠杆菌 甲基红试验大肠埃希氏菌产气肠杆菌 VP试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 尿素酶分解试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 硫化氢产生试验普通变形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 苯丙氨酸脱氨酶奇异变形杆菌大

14、肠埃希氏菌 丙二酸盐利用试验肺炎克雷伯菌或亚利 桑那沙门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生化试验阳性对照菌株阴性对照菌株 赖氨酸脱羧酶鼠伤寒沙门氏菌 或粘质沙雷氏菌 普通变形杆菌 鸟氨酸脱羧酶鼠伤寒沙门氏菌 或奇异变形杆菌 普通变形杆菌 精氨酸双水解酶鼠伤寒沙门氏菌 或阴沟肠杆菌 普通变形杆菌 邻位硝基苯 -D半乳糖苷 大肠埃希氏菌奇异变形杆菌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生化试验阳性对照菌株阴性对照菌株 明胶液化试验铜绿假单胞菌硝酸盐阴性杆菌 硝酸盐还原试验铜绿假单胞菌硝酸盐阴性杆菌 凝固酶试验(兔血浆 )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触酶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胆盐溶菌试验肺炎链球菌绿色链球菌 七叶苷分解试验肠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6.5%氯化钠肉汤肠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微生物常规检验技术 生化试验阳性对照菌株阴性对照菌株 氧化酶试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 氰化钾抑制试验产气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 Dnase试验粘质沙雷氏菌阴沟肠杆菌 杆菌肽试验A群链球菌B群链球菌 致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