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2019年度信访工作总结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119015540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篇2019年度信访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篇2019年度信访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篇2019年度信访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篇2019年度信访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篇2019年度信访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篇2019年度信访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篇2019年度信访工作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篇2019年度信访工作总结 一、2019年信访工作总结2019年,xx市信访工作按照年初确定的“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五个重点、服务三个加快、助力六大行动”工作思路,狠抓机制建设、载体活动和积案难案化解,信访形势总体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全市市、区(县)两级信访部门统计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8.6%。1、信访工作形势整体向好。一是持续畅通信访渠道,完善全市信访系统及重点市级部门“人民满意窗口”创建任务、“市长信箱”网络投诉平台改版升级。二是强化初信初访办理,区县属地的信访问题到市信访与到本区县信访件(人)次流向比更加合理。三是深入开展排查研判。四是建立访调对接机制。启动多元化解

2、信访矛盾纠纷探索,与市司法局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参与信访问题化解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五是传导落实信访责任,全市信访源头防范有力,信访总量大幅下降。2、突出矛盾化解深度推进。一是集中开展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集中开展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排查重点事项化解率89.7%。二是扎实开展市级领导包案活动,摸排梳理具有化解价值的信访积案,落实“五包”措施,化解率达85.7%。三是深度开展突出信访问题化解协调推动工作。市联席办负责人先后40余次召开突出信访问题专题研判、协调、会商会,累计约访20余次。四是全面完成上级转交事项办理。3、信访秩序治理稳妥有效。一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二是全力做好宣

3、传引导工作。三是全力做好依法规范秩序工作。4、服务大局作用充分发挥。一是圆满完成中央第四巡视组转交信访事项转交上报工作。二是积极承担央督生态环保“回头看”信访件转交上报工作。三是聚力脱贫攻坚工作。建立健全了案件交办、推动化解、审核把关、定期汇总分析研讨等一整套工作机制,在全市启动扶贫领域信访问题攻坚行动。四是全力做好市内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信访工作。落实重大项目群众工作组驻点办公、派驻人员进入项目指挥部或办公室,全程参与做好群众工作,保障了市内各重大项目的正常推进。五是抓好市内重要会议和活动举办期间信访保障工作。5、信访干部队伍活力持续提升。一是切实抓好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局机

4、关党支部委员,抓好党支部组织生活相关制度的落实,切实规范机关党建工作。二是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领悟相结合,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大调研,信访法治化、多元主体参与信访矛盾化解等成果运用初见成效。三是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培养,不断加强年轻信访干部培养使用。二、2020年信访工作要点2020年,全市信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关于信访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助

5、力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四件大事”和“八项任务”,为建设城乡一体繁荣幸福坚强保障,奋力推动我市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主要指标和工作目标是:坚持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和满意度事项参评率进一步提高;继续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进一步减少积案库存。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强化五项基础建设,巩固提升稳中向好整体形势强化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信访系统干部思想政治引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引领新时代信访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不断强化干部学习教育,进一步夯实做好信访工作的思想根基。强化

6、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党建和党风廉政责任制,继续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持续开展正风肃纪,强化党员干部廉洁教育,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信访干部队伍;完成本局和指导区县局机构改革,进一步优化职能职责,配强信访工作力量。强化信访渠道建设。深入推进全市信访系统“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活动,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接访场所软硬件建设;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信访”工作,优化现有网络投诉平台,探索网络约访,拓展新的网络投诉渠道。强化信访法治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引导合法信访、控制无理信访、处置违法信访;进一步推动解决信访问题的方式由过去“行政主导”为主向“法治主导”为主的转变,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坚持

7、法律途径优先。强化责任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工作力度,强化领导干部信访工作责任;进一步强化督查督办,压实首接首办责任,提高信访事项一次性办结率,健全落实“谁首次办理、谁跟踪督办”日常督办责任制。(二)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全力维护全市和谐稳定大局深入开展化解突出信访问题专项行动。建立定期调度机制,每月定期召开专项行动调度会、每季度召开会商分析会,研究解决信访问题和总结成绩找差距;开展“百名领导包百案、信访工作带头干”活动。持续开展急难愁盼问题化解专项行动。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办信接访中梳理一批涉及群众生产生活、民企发展、营商环境、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群众反映的急

8、难愁盼问题,督促相关地方相关部门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同推进问题化解。(三)完善联席会议机制,着力强化联动配合工作格局完善工作机制。由市信联办完善我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工作规则,调整补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采取定期+不定期的会议制度,更好的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强化研判推动。坚持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定期沟通分析,信访形势研判等重点工作,加大对信访形势研判和突出问题会商力度。强化条块联动。加强与成员单位联络协调,督促检查联席会议议定事项的贯彻落实。强化各地各部门责任担当,进一步抓好源头预防和问题化解,推动“三跨”信访问题的协调配合和联动处置。(四)推动各方主体参与,探索构建多元参与化解体系丰富第三方主体

9、。将律师、公证员、心理咨询师等相关专业人员,“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专业性调解组织,社会团体等作为化解信访矛盾纠纷的重要参与者,注重发挥全市专业调解室、人民调解员”“调解明星”的作用。加强阵地建设。落实人民调解参与信访问题化解工作的访调对接阵地建设,在市本级、各区(县)群众工作中心建立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市本级、各区(县)群众工作中心建立律师工作室,同时挂法律援助工作室牌子。完善参与机制。建立完善访调对接工作中可调信访事项的移送机制、信访部门与各第三方参与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联合会审机制和提前介入、协同化解机制。强化工作保障。加大第三方参与信访矛盾多元化解的人员补助补贴、场所建设

10、、运行经费工作经费保障力度,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和标准,不断促进纠纷化解社会组织孵化与壮大。2019年度信访工作总结我县信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群众工作中心(市信访局)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信访会议精神、县领导指示精神和信访积案包案化解工作要求,紧紧抓住“去存量、降增量”为目标。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着力抓好排查、化解、包案责任。现将2019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强化组织保障,压实工作责任。始终坚持把社会政治稳定作为衡量党委、政府工作成效的第一要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县委政府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乡(镇、

11、社区)党委书记和县直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做到人人头上有担子,在全县上下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二、畅通群众信访渠道,解决合理合法诉求。按照息烽县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工作制度,将县领导接访日程安排公告1485份张贴到乡镇、社区及村组,实现每个工作日均有2名县级领导在县群工中心坐班接待群众,对合理合法诉求进行转交办包案化解。三、创新治理机制,全力攻坚克难。为深入推进创新县域管理模式和积案排查化解“百日攻坚战”活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一是加强组织保障。二是制定创新工作措施。三是制定包案措施,

12、全力攻坚克难。四、抓领导干部包案下访。层层落实领导包案责任,把突出问题全部分解到县领导、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对疑难信访问题和积案逐一纳入县领导包案,使疑难信访突出问题化解责任层层落实,一些信访突出问题得以有效解决。联系乡(镇、社区)的县级领导干部定期或不定期到所联系的乡(镇、社区)听取信访工作情况汇报达18次,督促乡镇认真履行信访第一责任,到问题多、困难多的地方去研究和解决问题7次。五、建立第三方参与接访机制,搭建新型群众工作平台。建立律师参与接待来访群众制度,为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文书代理等,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解决合理合法诉求,搭建新型群众接访平台。将每周二位确定为律师接访日,上月月底将次月律师接访日程安排公告张贴到村(居)、乡镇(社区)。截止目前,共参与接访律师33人次,接待信访群众达103人次。六、建立社会风险预警机制,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素。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库,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大的重大政策、重大决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等事项必须实施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对拟实施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等因素进行研判、论证和评估,切实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截止目前,组织重大项目风险评估6件,准予实施6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