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图书馆现代流通阅览工作的实践与分析——以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例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9013484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0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高校图书馆现代流通阅览工作的实践与分析——以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于高校图书馆现代流通阅览工作的实践与分析——以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于高校图书馆现代流通阅览工作的实践与分析——以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基于高校图书馆现代流通阅览工作的实践与分析——以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基于高校图书馆现代流通阅览工作的实践与分析——以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高校图书馆现代流通阅览工作的实践与分析——以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高校图书馆现代流通阅览工作的实践与分析——以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外形势的情报、国内外媒体论调、学者建议等进行搜集、分析后,将其重要内容定期或随时向 首相、官方长官汇报;二是与相关省厅定期联合召开有关情报的搜集、分析的协调会议;三是在 发生大规模灾害或突发事件时,由内阁情报调查室下设的内阁情报汇总中心负责各有关省厅 与首相官邸之间的情报传递,并根据需要从民间的公共机构收集相关情报。u 副 举这一例子无非是想说明,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服务部门不仅需要多侧面地延伸 服务,还需要不断加大情报工作的密度,将自己的业务与国事结合得紧密、再紧密些,这是提高 参考咨询馆员情报意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对政府决策支持力度的不二选择。 结束语 我们处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

2、发展与危机同在的时代,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持,要求 参考咨询馆员一定以q 隋报人”的身份现身职场:情报人更知晓情报工作针对性、超前性和缜密 性的特点;情报人更专注危机信息的捕捉、分析及解决策略;情报人更擅长对决策者潜在需求 的挖掘和实现。 参考文献 1 皮介郑信息素质理论与教育研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文献情报中心) ,2 0 0 3 一0 8 2 0 ( 博士论文2 0 0 3 ) 2 “端午节成为他国遗产”只是虚惊一场吗? 浙江日报,2 0 0 4 0 5 1 l ( 0 9 ) 3 韩国夺得“端午节”遗产成都晚报,2 0 0 5 1 1 2 6 ( 晚报世界) 4 卢泰宏情报的多重功能和

3、多种服务工作模式技术与市场,1 9 8 2 ( 3 ) 5 G i l 丑d B e n j a m i n E a a yw a r n i n g :u s i n gc o m p e t i t i v ei n t e l l i g e n c et oa n t i c i p a t em a r k e ts h i f t 8 ,c o n t r o lr i s k ,a n dc r e a t e p o w e r f u ls t r a t e g i e s B e nG i l a d N e wY o r k :A M A C O M ,c 2 0 0

4、4 6 ,8 ,9 王秀成,吴栩情报意识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初探情报学报,1 9 8 9 ( 2 ) 7 ,1 0 马国泉,张品兴,高聚成主编新时期新名词大辞典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 9 9 2 1 1 陈建龙情报意识的理论研究情报学刊,1 9 9 0 ( 3 ) 1 2 龚灏从“末次资料”看新闻与情报之关系厦门大学,2 0 0 7 - 0 5 2 5 ( 硕士论文2 0 0 6 ) 1 3 卢泰宏社会的情报意识和社会的情报能力情报科学,1 9 8 3 ( 3 ) 1 4 邓发云基于用户需求的信息可信度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 0 0 7 0 3 0 5 ( 博士论文2 0 0 6 ) 1 5

5、卢泰宏再论“适用情报”技术与市场,1 9 8 3 ( 2 ) 1 6 冯小婵基于用户隐性需求显化的互动式服务组织情报杂志,2 0 0 6 ( 1 0 ) 1 7 邓发云基于用户需求的信息可信度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 0 0 7 0 3 0 5 ( 博士论文2 0 0 6 ) 1 8 池建新,朱庆华日本的危机事件管理与情报意识中国信息导报,2 0 0 5 ( 1 0 ) 1 8 4 基于高校图书馆现代流通阅览工作的实践与分析 以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例 张丽园王晓燕郭紫虹( 中山大学图书馆) 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界同仁长期以来讨论的话题。近些年来,一个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 方式逐步替代了传统的“以文献为中

6、心”的服务方式。一个“藏、借、阅、咨询 1 1 于一体的开放 管理方式正在被国内图书馆采纳。中山大学图书馆自2 0 0 4 年新馆舍启用之时,就开始了这种 新型管理方式。【2o 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新型的管理方式不仅受到馆员和读者的欢迎,而 且对提高图书的借阅量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关这种新型的管理方式的文献多是从意 义与形式上进行分析,就实践做分析的不是很多。【33 本文基于中山大学图书馆流通阅览管理方 式的实践进行分析,期望与图书馆的同仁分享这种新的管理方式,更好地指导流通阅览服务 工作。 中山大学图书馆系统由总馆、医学图书馆、珠海校区图书馆、东校区图书馆和经济与管理 学科分馆、生

7、命科学学科分馆、化学学科分馆组成。【4 1 教职员工主要集中在南校区和北校区。 南校区是原中山大学,其学生主要是研究生,北校区是原中山医科大学,其学生是医科学生,而 本科生主要集中在珠海校区和东校区教职员工1 19 2 7 人,占2 1 7 ;学生4 31 2 7 人,占 7 8 3 。 5 1 高校图书馆流通阅览服务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1 1 网络应用为图书馆流通管理创新提供了技术保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山大学图书馆于上个世纪9 0 年代中期,逐步将网络技术包 括L i b r a r y2 0 引用到图书馆。M i c h a e lE C a s e y 等认为,【6 J L i

8、b r a r y2 0 就是图书馆内部直接将 服务传递到读者的工具,其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改变,以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为目的,它对图 书馆的改变包括各个环节,这将是一次彻底打破传统的变革。它是图书馆服务的现代形式,读 者通过O P A C 系统检索图书馆的书刊信息,至此图书馆从根本上改写了传统的读者服务方 式。【7J 一个有限的图书馆资源因此而变为没有围墙、没有服务时限的信息大世界。我们的读者 只要在有网络的环境下,可随时进入到图书馆的网络系统并获取资料。应用的L i b r a r y2 0 ,读 者不需要与馆员接触就能检索图书馆的书目数据,通过自助处理终端可以借还图书馆的书刊 资料,为图书馆

9、流通管理创新提供了技术保障。图书馆编目部门通过网络发布新书通报,有专 门为读者开通的E m a i l 服务,传送各类服务信息,如馆际互借申请、文献传递、网上预约借书、 续借图书和咨询等。以前向地处北京的国家图书馆借书,最快也要半月的时间,现在网上申 请,读者拿到书最快只要3 - 5 天。 1 2 服务理念创新 图书馆网络技术的运用带动了管理理念的改革,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借还书的方式受到冲 击,迫使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必须适应现代化潮流。中山大学图书馆程焕文馆长提出的“智慧与 服务”的馆训逐渐被馆员领会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继而“全开放式服务”、“平等服务”、“自由 利用”、“免费服务”和“人性化服务

10、”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的实施,让师生逐渐改变了对图书馆 的印象,网上好评不断。1 随之而来,借书量出现飞跃性的上升。图1 是中山大学图书馆读者 1 9 9 1 年以来借书量的变化情况,2 0 0 5 - - 2 0 0 7 年的借书量成倍增长。这其中除了读者数量增加 的原因外,图书馆管理与技术上的改革是引起借书量上升的主要因素。 1 3 管理方式创新 本世纪初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图书馆领域出现两个方面的重要变化,一是高等 1 8 5 学校的合并与扩招,很多学校形成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 见表1 ) ;另一方面是馆舍环境大为改 善为高校图书馆管理方式改革提供了前提条件。基于这两个重要的原因,

11、以往传统的管理方 式不再适应高校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图l 中山大学( 南校区) 图书馆读借书量变化图 襄1 税圈部分高校合井殛图书馆系统一览裹 图书馆合并时间学校合并情况 校区图书t t l 分馆( 个) 总馆和,3 个校区分馆, 中山大学图书馆 中山医科大学井人中山大学 3 个专业分馆 北京大学国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1 ” 北京压科大学并人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同书馆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和陕西财经学院并 西安交通钱学森圈书馆和医学、 图书馆 大学 财经2 个馆 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井 浙江大学图书馆 “3 总馆和5 个分馆 浙江大学 2 m O O 年吉林工业大学、自求

12、恩医科大学、长春 吉林大学图书馆1 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和2 0 0 4 年解放军军5 个拉区图书馆 需大学并 吉林大学 湖南医科大学、长抄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 中南大学t l t - t f 馆 5 十较区图书馆 学台并成中南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1 9 9 9 年上海农学院、2 0 0 5 年上海第二医科大3 个柱区图书馆 图书馆 学J t - A k - 海交通大学2 个专业图书馆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湖 武汉大学图书馆m 4 个图书馆分馆 北医科大学并人武汉大学 1 8 6 1 3 1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使高校图书馆系统形成 我国一些高校重组与合并,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

13、契机。在这种大环境的背景下,许 多高校图书馆由原来的一个馆变为多个馆并组成了庞大的图书馆系统,例如中山大学图书馆 系统由总馆、医学图书馆和两个基础图书馆和3 个专业图书分馆组成。针对上述变化图书馆 通过改革管理方式,借助校园网将各分馆无缝连接,并有机结合在一起,缩短了总馆与各分馆 的距离,使读者可以在同O P A C 系统中检索书刊信息和借还书。 1 3 2 以人为本的一体化服务 由于高校连年扩大招生,【l 钊作为学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其馆舍不足的矛盾日益 明显。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中山大学图书馆在旧馆舍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改造工程。其旧馆 舍是上个世纪8 0 年代末期建的,有1 5 万多

14、平方米,高达八层的书库、约占5 0 的馆舍面积, 基本以传统封闭式“以藏为本”的设计,这与赵雷曾经提到我国2 0 世纪8 0 年代新建的几个公 共图书馆,5 0 左右的面积为书库相近。m 1 2 0 0 4 年馆舍改造扩建后,新的馆舍变为3 万多平方 米。图书馆在新馆舍启用的同时,一个以“藏、借、阅、咨询于一体”的新型管理方式开始实行,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大开间、多功能于一体的阅览大厅,与旧馆舍的藏、借、阅分离的格局泾渭 分明。馆舍环境的改善为新型的一体化管理提供了物质保障,其本身并非创新,但是在良好的 馆舍环境下开展人本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图书馆成为读者向往的场所,可称得 上管理

15、的创新。 2 强化图书馆流通阅览服务质量 图书馆在学校投入重金的条件下,图书馆的硬件改善了,而软件环境是否得到改善? 也就 是说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是否能跟上图书馆的发展? 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远比改善图书馆 的硬件环境难度大多了,这是图书馆同仁面临的又一新课题。 2 1 强化服务意识,实践服务理念 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表现在对读者服务的层面上,最受读者欢迎的就是延长开馆时 间。实行“藏、借、阅、咨询”一体化的开放式管理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改革开馆时间,以前那种 读者上班我上班的开馆时间一去不复返。图书馆开馆没有工作日和周末的区别,每天8 :0 0 一 2 2 :3 0 不间断开放( 见表2 )

16、 。由于为读者提供了便捷的借书通道,读者的借阅范围有所扩大, 这样满足了不同层次的读者借书,从而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借书量大幅度增长( 见图1 ) 。 表2 中山大学图书馆流通服务开放时间 合计借书量 时间周一至周五周末备注 ( 小时)( 万册) 借书量为2 0 0 3 2 0 0 4 年以前8 :0 0 1 2 0 0 :1 4 :3 0 1 7 :3 08 :0 0 1 2 :0 0 3 92 2 5 2 0 0 4 的平均数 借书量为2 0 0 5 2 0 0 4 年以后8 :0 0 之2 :3 0 1 0 1 55 1 2 2 0 0 7 的平均数 1 8 7 在高校图书馆,其服务的对象既有一般的学生,也有教职员工,还有年逾古稀的老教授。 在服务的层面上对不同的读者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对新生开展如何使用大学图书馆、电 子文献信息讲座等形式的培训方式,使他们一进入大学,就能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