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野下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9011772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视野下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新课程视野下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新课程视野下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新课程视野下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新课程视野下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视野下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视野下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春师范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新课程视野下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 姓名:姜丹丹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指导教师:李春超 2010-06-02 I 中 文 摘 要 中 文 摘 要 本文研究了从传统的、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之上的学习方式向 主动、发现、合作的学习方式转变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认为在学习方式变革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对学习方式变革 的理解不到位;主观能动性不强,推动变革的欲望不是很强烈;学习方式变革的成果没 有得到及时的鼓励与褒奖。并从学生自身、学科、教师、社会四个角度来分析了影响学 习方式变革的各个因

2、素。 在仔细分析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之后, 文章针对在这 些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方法;其次,我们还要建立适应推动学 习方式变革发展需要的评价体系;最后,要从传统的学习方式向新型学习方式转变。 文章还特别提出,在推动变革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在学习方式变革的过程中主动参 与、积极配合,并在坚持实用原则的基础上,对变革中所采取的措施作出客观评价且及 时反馈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使变革顺利进行,真正地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II Abstract The problem investigated in this t

3、hesis is how to realize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studying style to a new studying style which is more go ahead , discoverable and team-spirit. We analyze the problem in the transition and have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are three obvious problems which should be noticed: superficial unders

4、tanding of the transition, poor activeness to promote the transition and not timely encouragement when achievement occurs. Analyses from four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bout the facts which can affect the transition are also given. After the analysis is done, suggestions with the purpose to solve these

5、 problems are proposed: first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ir ways used in the education, also, a new evaluating system which can push the transition forward should be constructed. Last, by the traditional ways of learning to new learning mode. The thesis pointed out that psychological method the stude

6、nts have to participate to the transition forwardly; furthermore, they must evaluate the methods done in the transition basing on the principle of practicality and feedback the information in time. Only by doing this can the studying style transition well shape up with least cost. Keywords: The new

7、curriculum reform;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style; Change 独 创 性 声 明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 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 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长春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即:长春师范学院有权保留并

8、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长春师范学院可以将 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日 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电话: 通讯地址: 邮编: 长春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一、引 言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迈 出了坚实的步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中,要改变

9、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逐步实 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另一种 是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式的学习方式。前者主要是以被动接受为主,忽略了 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聆听和接纳,后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构建与整合,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独立性及合作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这两种学习方式是相辅相承、 互相融合在一起的。此次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以往被动、单一、封闭的学习方

10、式,培养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 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因此,在新课程视野下重新审视学习方式变革问题就更有其价值。 (二) 相关概念解析 (二) 相关概念解析 1.学习方式 1.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行为, 学习方式也是学校教育领域里诸多教学概 念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对象。它与课程、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 习结果也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到一个 相当高的高度来强调,仅从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新课程的诸多期待与理 想。 钟

11、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8。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5-47。 长春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学习方式(learning approach) ,它是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Herbert Thelen) 于 1954 年首次提出的。五十多年来,学习方式已成为教育心理学、学习论、课程论等 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研究者通常用学习方 式来解释人们在学习和保持信息或概念过程中使用的不同方式, 并因而形成了学习方式 的多种界定

12、,如“学习方式是个体在认知组织和认知活动方面表现出的一贯的、持续的 特点。 ” “学习方式是一组用以表明学习者如何理解学习环境、如何与学习环境交互及如 何对其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指标,由认知、情感和心理等方面特质构成。 ” “学习方式 是人在从环境中学习并适应环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行为。 ” “学习方式是指 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 。 国内学者就学习方式概念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 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从这一定义中看出,学习方式主要是一种行为和认知 取向,反映了学生倾向于以什么样的行为和认知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学习方式不

13、 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而是高于策略和方法层面,影响并指导学生对具体策 略和方法作出选择的有关学习行为的基本特征。 ” “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 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它 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完成学 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步骤,其中某一特定步骤称为学习方法。学习倾 向包括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 ” 虽然对学习方式的定义各有千秋,但它们在本质上有共同之处,即“学习方式的实 质是学习者喜欢的或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学习策略, 它反映

14、的是学习者对不同教学方式的 偏爱和学习倾向。学习方式不是孤立存在、与世隔绝的,它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家庭、 学校教育方式和社会文化习得方式的影响。 ” 2.学习方式与一些相关概念的关系 2.学习方式与一些相关概念的关系 学习方法是学习者为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而采用的办法, 它也是比学习方 Wilson,Vicki A. Learning how to lear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Learning StylesJ.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98. Biggs,J.B. The Process of LeaningM.N

15、ew York: Prentice Hall,1993.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8。 刘树仁.新基础教育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1-4。 吴永军.再论影响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J,当代教育科学,2004(20):8-10。 长春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3 式更下位和更具体的学习问题。 相对于学习方法而言, 学习方式是学习方法的上位概念。 学习方式除了包含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等外在内容外, 强调更多的是学习的一种内在品 质、态度和精神。与学习方法相比,学习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完整,更关注学习过程 中的心理体验。对于学习方式的研究,更具有时代意义,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素质和内 在品质,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 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 各种学习方式通常可 以用多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或策略去实现或体现。 比如, 接受性学习方式, 就可以用听讲、 观察、模仿等不同的方法去体现;在探究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