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9011637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充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南充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南充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充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充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充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高青云吴刚 ( 四川省南充市气象局) 科普教育基地是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中国气象事业发 展战略研究总论指出:“充分依靠气象科技推动文化的发展,利用气象科普基地和影视、广播、报刊、 图书、网络及其他有效手段,宣传气象科技和气象事业取得的成就。把发展与传播先进文化和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气象科学普及和宣传的重要方向,围绕中国气象事业发展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科 技成果广泛开展科普活动,采取有效措施使气象科学技术走近民众、走向社会,提高全民台理利用 气象资源、防灾减灾意识和气象科技素质,增进全社会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的科技意

2、识”这是今 后我国气象科普工作的主要思路和重要的指导思想,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奠定 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作为市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如何贯彻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成 果? 如何加强学会与科普教育基地的联系、调动科普教育基地的积极性、发挥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 科普教育基地如何加强科普内容、设施、队伍等支撑建设,促进自身科普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呢? 针 对这些问题,我们对南充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以便能为科普教育基地的发 展提供一点参考。 1 发展现状 1 1 管理体制 南充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创立于1 9 9 8 年,最早的牌子是“南充市青少年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3、由 南充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局、科学技术协会、气象局、教育委员会、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青少 年辅导协会和气象学会共同创建。由市气象局出资搭建基地框架,市气象学会及秘书长进行兼职管 理。2 0 0 1 年南充市青少年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晋升为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教育基地”2 0 0 3 年被 中国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学会命名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基地的维持和日常管理体制不变。 12 运行机制 基地依托高坪区气象局的地面观测和南充市气象台的雷达及预报分析设施,依托观测员、预报 员和其他气象科技人员的科技知识及经验,依托南充市气象局科普活动经费的支持,进行日常运作。 主要设施除气象基本站、气象台、雷

4、达站的基本仪器和设备外,还购置了气象科技知识展板、多媒 体设备。由气象学会向社会公布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开放时间、开放项目和联系方式。社会各界根 据自身的科普需求,向市气象学会提出科普申请和科普内容,同时决定开放时问和开放项目。科普 人员由第一线的业务骨干分批次临时组织和组成,采取无偿和有偿结合的方式,进行气象科普知识 宣讲。 13 主要成效 自基地开放以来,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准确、及时、客观地把气象信息特别是重要的天气、气 候和气候变化信息传达给了社会公众。利用世界气象日与其他科技周、科普日,发动科技人员积极 开展了气象科普活动,加强了大、中、小学的气象知识教育,提高了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气象

5、意 识。近6 年来,通过展板、观摩、影视和宜讲等方式共接受参观者l O 万人次,接受专访3 1 次,发 1 3 2 放科普资料万余份,播放科普影视2 7 场次,主动开展具有主题明确的大型科普室外宣传活动1 1 次。 同时在充分依靠先进文化推动区域气象科技创新,发挥先进气象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导向功能、激励 功能、媒介功能和催化功能的同时,促进了南充区域气象科技的发展和传播,_ | = j 先进的理念带动了 区域气象科技的创新,推动了区域气象科技的向前发展。通过建立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与市教委、科 委、科协和其他有关部门( 团体) 间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基地科普能力建设。 2 存在的主要

6、问题 2 1 科普教育基地的体制不健全任务不明确 按照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标准和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的规定,气象科 普教育基地一方面应接受所在省( 市、区) 气象局、气象学会和当地科普工作主管部门的工作指 导,另一方面还应接受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的工作管理。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基地建立后存在 几不管的现象,没有专门机构和管理人员。南充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原则上由学会秘书长兼职管 理,由于群团组织的权限、经费和条件限制,科普任务不明确,科普计划难以实施,影响了基地 的进一步发展。 2 2 科普教育政策使用不充分资源浪费明显 科普教育基地作为社会团体的一个知识和物业实体或者一个科技咨询机构,在

7、一定条件F 享有 投入和产出的优惠政策。基地建立了,品牌出去了,作用却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活动开展了不少, 气象咨询电话拨打率上升了,资源浪费却明显存在,:# 要表现在科普展示功能发挥小够,闲置了部 分设备资源,与市教委、科委、科协和其他有关部门( 团体) 问的沟逋和坍调不充分,人人和终身 接受科普教育的市场资源占有率低,初略测算不到1 0 9 6 。 2 3 科普教育基地场所设施简单落后 南充市科普教育基地场所设施除地面观测仪器更新为自动观测仪器外,气象知识展板、科普展 示功能和手段都停留在上个世纪末期的水平,互动能力差。科普教育基地的网络场所没有得到开发, 气象科普内容和领域的拓展受到抑制

8、,科普能力建设滞后。 2 4 科普教育基地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在现代经济社会罩,市场运作规律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要实现科普教育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必 须适应市场规律,适应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用科学的发展观分析问题和搭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 运作平台是时代的要求。南充市科普教育基地发展到今天感到疲惫,除了科普模式单一、简单外, 其根本原凶就是没有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投入产出比例失调,制约了基地的发展,影响了基 地建设的积极性。 3 几点思考和建议 3 1 建立健全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体制并纳入不同时间尺度的目标考核 气象科普是一种人文资源,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构建以人为

9、本的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管理体系是必要的。根据科普法、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 研究的成果,建议建立逐级指导的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管理系统:根据公众对气象科普的不同需求, 探索建立适应不同群体的多种科普模式;根据基地管理部门的成效,纳入不同的管理层次和不同时 问尺度的目标考核。 1 3 3 3 2 切实加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科技水平 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科学普及原理,切实加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能力建设,不断提高 科普队伍的科技水平和科普设施的现代科技含量。在科普网络上下功夫,通过网络游戏和Q Q 实现上 游科技知识( 产品) 的人一机交互;在科普新知识上

10、傲文章,通过科普队伍的培训和实习获得与人分 享的、反思的科普经历和科学趣味。提高包括对未来气象科技发展趋势的预见和评估能力、组织高 水平跨领域科技活动的引导和综合协调能力、气象科技和新知识的传播能力等存内的综合能力。 3 3 注入充满活力的市场运作机制实现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在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具体运作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进行 科普教育的同时考虑调整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在进行科普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与科普需求者人文形象 有关的用于科普事业的发展经费。 3 4 充分使用科普政策资源积极开发科普项目拓宽科普领域 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时期,政策资源是最大的资源,就像管理效益是最大的效益样。随着改 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科普工作优惠政策相继出台。充分使用科普政策资源,开发和拓宽气 象科普的项目和领域,开拓在占代气象、天文气象、古生物气象、生肖气象砖片和污染气象等方 面的科普项目,丰富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内容,做到科普展示可视化、互动交流人性化、知识获 取过程化。 1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