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第二阶段及反法西斯同盟成立教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9010230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战第二阶段及反法西斯同盟成立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二战第二阶段及反法西斯同盟成立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二战第二阶段及反法西斯同盟成立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二战第二阶段及反法西斯同盟成立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二战第二阶段及反法西斯同盟成立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战第二阶段及反法西斯同盟成立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战第二阶段及反法西斯同盟成立教材(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战第二阶段及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一、苏德战争 二、太平洋战争 三、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战争爆发前的力量对比与分布 德国: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9个国家 ,这些国家几乎所有资源落入德国。在波 兰、丹麦、荷兰建立纳粹“新秩序”经济 上载1940年至1941年将众多部门纳入为战 争服务的部门,更新工业设备,加强剥削 人民。军事上德国及其盟国军队数量达 1040万,其中德军占70%,拥有作战飞机 13691架,火炮9万余门,坦克6677辆。 苏联:拥有的军队总数达537.3万人,其中 陆军455.3万人,空军47.6万人,海军34.4万人 ,6.7万门火炮,1861辆坦克。2700余架作战 飞机。但是

2、由于国内的大清洗运动使军队失 去了大批有实战经验的高级将领,缺乏指挥 人员,因此军队战斗能力减弱。国内单一的 公有制经济能迅速调集国内资源。在国际环 境中苏联已得到英美部分的支援,但是还是 少量的反法西斯同盟尚未建立各国还处在松 散的状态 英国:在敦刻尔克战役中大败,国力大为衰 弱,而且并未正式得到美国的大批援助,军 队总数为327.8万,其中陆军222.1万,空军 66.2万海军39.5万,其中相当一部分军队不能 有效参与到战争中,英国不指望战争的胜利 ,当时英国政府所关心的是有效防止国力的 进一步的削弱,通过其他力量来削弱德国。 正由于英国国力的不足,英国希望苏联能够 参与对德作战,分担英

3、国面对的空中压力, 并且期望美国能够介入欧洲战争。 1941年6月欧洲战区战略情况 v德国进攻重心撤离英国与地中海东部,军队 沿苏联西部边境展开,共纠集150多个陆军师 进攻苏联,总计500多万人,占全部兵力的近 80%,其余军队主要驻扎于法、比、荷,部分 调动于本国、北欧与巴尔干之间协助意大利 的活动,海军则主要活动于大西洋打击英国 舰队。 v苏联在西部边界设170个师2个旅,共屯兵 268万,37.5万门火炮,1475辆K-B型坦克和 T34型新式坦克(苏联乃至当时世界上最先进 的两种坦克类型),1540架飞以及相当一部 分的旧式轻型坦克和作战飞机。但是苏联军 队大部分集中在波兰境内,对德

4、国的军队调 动和战术战法缺乏深入的了解,缺乏纵深防 御,是的在战争一开始就陷入被动局面。 美英两国对苏态度 v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晚对全国国民的广播讲话 中这么说:“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里,没有一个人像我 这样始终一贯的。我并不想收回我说 过的话。但是同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下已 黯然失色了。因此,俄国人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 ,正如俄国人为保卫家乡而战是世界各地的自由人 民和自由名族的事业一样。 v罗斯福在参议院讲话:“毫无疑问,我们决定在可能 的范围内全力支持俄国。 苏德战争兵器展示 苏联KB-1重型坦克 德国88厘米高炮 苏联T34重型坦克 v1941年6月22日,德国集结前所未有

5、的巨大兵力, 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该军事行动代号为“巴巴罗 萨”,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不宣而战,190个 师又三个独立旅、共约550多万人,47000门火炮, 4500架飞机,4500辆坦克,分北方,中央,南方三 个集群向苏联发起突然袭击,德军就象在进行军事 演习一样,十分顺利地实施着“巴巴罗萨计划”,北 方集团军群目标为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群的目标 是苏联首都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的目标是基辅和 高加索油田,而苏联方面毫无防备。德军航空兵猛 烈轰炸了苏联西部的,66个飞机场,重要城市、交 通枢纽、铁路吊车厂,陆海空军基地及正在像国界 线开进的部队,苏军在半天内损失1200多架飞机。

6、 苏军面对敌人猛烈突袭在一个月内损失60多个师, 160万人,战线全线溃退。 巴巴罗萨计划 v战争特点:德国进攻苏联过程中重视夺取制 空权,在战争的开始,苏联西部特别军区的 26个机场,基辅特别军区的23个机场,波罗 的海沿岸特别军区的11个机场,敖德萨军区 的6个机场全部遭到毁灭性打击,在苏德开战 第一天苏联就损失1200余架飞机 思考问题 v国内大清洗运动错杀了许多爱国将领,五个元帅杀掉三个, 还有很多高级将领,军区的司令员、集团军的司令员、军长 、师委被杀的有一万多人,大大削弱了苏军的作战和指挥能 力。新任将领对突如其来的“闪电战”一筹莫展。 v苏联党政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对战争爆发的时间,

7、德国人进攻 的时间判断错误 。 v斯大林对希特勒的判断失误,他认为高加索的石油和煤炭都 是希特勒很需要的战略物资,因此把重兵86个师放在乌克兰 西南战线,对中线和莫斯科这一些防御反而力量不大。希特 勒战争初期恰恰相反,以中线为重点 。 v德国突然袭击,希特勒在进攻苏联之前39年的9月1号就发动 了对波兰的进攻,已经有将近两年的作战经验,而且他控制 了西欧的大部分人力物力资源,所以财大气粗,资源丰富。 部队用的是闪电战术,飞机、坦克合成突然袭击,所以打得 苏联一个冷不防。 v苏联过分高估自己的实力,苏联领导人不惧怕德国进攻,这 种自大心理跟轻敌心理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v德国对苏夏季攻势所得到的

8、优势成果:苏联被德国 的闪电战措手不及,丢失了本国最富裕、工业最发 达、人口最稠密的土地,德国取得了这部分地区的 资源,苏联在相当一部分时间内无法发动对德国具 有威胁性的进攻。 v震慑了美英两国,美英联军不敢轻易进军法属西北 非,欧洲战场更加失去反攻的信心。 v德国潜艇在波罗的海的潜在威胁基本消除,使得德 国海军出击更加频繁,德国潜艇平均每月击沉美英 舰船70万吨 莫斯科会战 v莫斯科保卫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 中一次会战,于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间 ,苏联军队保卫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后反攻德 军的战役。莫斯科保卫战包括苏军为保卫莫 斯科并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 团军

9、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 (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进攻战役(1941 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 会战结果 v苏联红军先后解放了罗加切沃,亚穆加,亚赫罗马,红波利 亚纳,白拉斯特,索城,克林,沃洛科拉姆斯克,晓基诺, 阿列克辛,塔鲁萨,卡鲁加,别廖夫,莫斯科会战胜利。 德军的失败使德军士气低落,在冬季战局中,35名高级将领 ,其中包括布劳希奇元帅、博克元帅、古德里安上将、施特 劳斯上将等被撤职。 根据几个可信的来源指出,大约700,000的红军士兵在战斗 中死亡,受伤或失踪。 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损失兵力50多万,投降9万,丢失坦克 1300辆,火炮2500门,汽

10、车1.5万辆以及其他技术装备。 会战意义 v彻底打击了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使德军 再也无力在全线发动进攻。为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v德国在莫斯科会战中第一次遭到重大战略性 失败!纳粹德国企图快速征服苏联的计划破 产,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使其遭到无法弥补的物质损失。 v1941年12月初,苏联武装力量经过5个月的 积极防御转入战略反攻,这标志着德国闪电 战的彻底破产,苏德战场开始出现转机。与 此同时,日本在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全力 参加到反法西斯一方作战,力量得到大大增 强。并且在德国最紧要关头的时候日本拒绝 给予直接援助使德国陷入被动。在此间,

11、德 意关系开始恶化,法西斯同盟实际已经名存 实亡。 1942年初资源对比 生铁钢煤石油 德意 日 34.147.34929.1 美苏 英 76.3105.3875.3236.3 单位均为百万吨 苏德战争爆发的意义 v苏德战争的爆发,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军 事、政治形势,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新 时期。从苏联对法西斯作战起,使超越了资 本主义体系的范围。一个占世界领土1/6,人口 达2亿,拥有巨大军事经济和精神政治潜力以 及庞大武装力量的强大社会主义国家加入这 场战争.扩大了战争规模,改变了战争性质不仅 是军队间的冲突更是两种社会体系的冲突。 太平洋战争 远东形势 v日本在与美英争夺远东霸权的斗

12、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华盛顿会议中各项条款大大有利于日本发展,西 太平洋地区基本处于日本控制之下,日本陆军盘踞 于中国东部地区,美英被迫承认日本在中国的势力 范围。 v英国专注于本土安全全力对付德国对于英国的威胁 性进攻无暇东顾。 v美国在远东地区无论在军事或者政治上处于不利地 位。 美英对日不完善的威胁 v美国要求苏联出借海参崴给美国作为美国限 制日本的军事基地。 v丘吉尔命令“威尔士亲王号”与“反击号”航空母 舰驶入印度洋,并增兵新加坡要求美国增兵 菲律宾。 v美国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资产,要求日本 撤出中国境内的所有军队。 美日“临时协定” v美国临时协定的最后草案规定,在暂时和解的三个

13、月期间,日本可以在印度支那北部的军队限制为两 万五千人,关于是否停止给国民党人援助的事却有 意含糊其词。草案明确提出美国与日本谈判在菲律 宾进行,美国不再冻结日本的财产,并且有限制的 贸易,就是说,给日本提空民用石油但不提供军用 燃料。日本表示能够接受大部分内容后,但提出保 证日本军队撤到印度支那北部暂时不做“武装进军” 。要求美国停止对中国国民党援助。 苏联对日政策 v苏联与德国战争一触即发,迫于形势改变不 干涉政策,实行联合蒋政府对抗日本,已中 国军队牵制日本陆军。并与日本签订苏日 中立条约,互相承认满洲国与外蒙古。划 清各自的势力范围。 偷袭珍珠港 v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

14、航空母舰舰载飞 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 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瓦胡 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日本仅以损失29飞机的代 价击毙美军2402人,摧毁8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 1艘驱逐舰和272架飞机,美军伤亡总计达3400多人 ,美国海军丧失在太平洋的主动权。太平洋战争由 此爆发。 v珍珠港事件是美国的战略失误还是 日本战略失误? 直接结果 v就其战略目的而言,对珍珠港的袭击从短期和中期 的角度来看是一次辉煌的胜利,它的结果远远超过 了它的计划者最远的设想,在整个战争史上,这样 的成果也是很罕见的。在此后的六个月中,美国海 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无足轻重。没有美国太

15、平洋舰队 的威胁,日本对其它列强在东南亚的力量可以彻底 忽略,此后它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太平洋西南部, 它的势力一直扩张到印度洋。 历史意义 v这场战役是有历史决定性意义的。由于日本未能击 沉美国的航空母舰(企业号、大黄蜂号、列克星敦 号,它只有一个小的军事作用。但即使日本击沉了 美国的航空母舰,从长远角度上来看它还是不能帮 助日本。这次袭击彻底地将美国和它雄厚的工业和 服务经济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轴心国在 全世界的覆灭。此后盟军的胜利和美国在国际政治 上的支配性地位都是由此及彼的。 v 从军事史的角度来看,对珍珠港的袭击标志着 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海军主力的转折点。 长期影响 v从长

16、期的角度来看珍珠港对日本来说是一个彻底的灾难。事 实上,计划珍珠港的山本上将本人预言即使对美国海军的袭 击成功,它不会,也不能赢得一场对美国的战争,因为美国 的生产力实在太高了。美国海军主力舰四艘被击沉,三艘受 伤。日本的主目标之一是美国的三艘航空母舰,但当时没有 一艘在港内:企业号正在返回珍珠港的路上,列克星敦号数 日前刚刚开出,萨拉托加号正在圣地亚哥维修。世界各地的 海军和其他观察家都认为,将美国大多数战列舰创伤击沉是 这个战役的最大的成果。没有了这些战列舰,美国海军只有 依靠它的航空母舰和潜艇,实际上当时美国海军只有这些舰 船了,而这些舰船也是抵抗和后来反击日本的主要力量。后 来证明将战列舰摧毁的作用远比预想的要小得多。 v最重要的可能是珍珠港事件立刻将一个本来 意见不齐的国家动员起来了。它将美国团结 起来,一起要战胜日本,它可能也是后来盟 军要求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有些历史学家认 为,不论当时日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