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轮堆取料机的主要故障处理上传教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9009668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斗轮堆取料机的主要故障处理上传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斗轮堆取料机的主要故障处理上传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斗轮堆取料机的主要故障处理上传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斗轮堆取料机的主要故障处理上传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斗轮堆取料机的主要故障处理上传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斗轮堆取料机的主要故障处理上传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斗轮堆取料机的主要故障处理上传教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斗轮堆取料机的主要 故障处理 * 课程目录 一、回转机构检修 二、行走机构检修 三、斗轮机构检修 四、带式输送机检修 五、液压装置检修 六、常见故障处理 * 检修课程目标 为了让卸储煤设备检修工充分的了解和 掌握斗轮堆取料机的检修内容、检修项目 及技术规范要求,从而提高检修工的检修 技能,满足检修的需要。 * 一、回转机构检修 1、回转减速机润滑油过滤或更换,油位在油标尺处 2、回转减速机输入轴每2000小时添加锂基润滑脂5ml 3、回转减速机输出轴每2000小时添加锂基润滑脂5ml 4、回转轮齿轮齿无裂纹,销齿无异常磨损,啮合间隙 均匀。工作结束时齿间涂润滑脂 5、回转台车检查检查轴套无

2、异常磨损、冲洗润滑油管 ,各轮添加润滑脂,清扫块完整,转动自如,无异音 * 二、行走机构检修 1、行走减速机润滑油过滤或更换,油位在油标尺处; 2、行走制动器制动器油质、油位合格,无泄漏,无卡 涩,闸片与制动轮间隙均匀; 3、行走减速机输出轴涨盘涨盘连接无松动,螺栓防脱 措施可靠; 4、行走减速机齿轮箱检查检查更换齿轮箱润滑油,检 查齿轮啮合,无异常磨损; 5、行走轮用100T液压千斤可靠支撑,然后拆卸行走轮 的构件结合检修工艺,将行走轮拆下用专用工具将轴 * 顶出用毛刷和煤油将轴承清洗干净,检查轴承内外座 圈无变色、滚珠、保持架完好装配时径向间隙 0.020.03mm,轴向间隙0.20.3m

3、m油路通畅,行 走轮完好无裂纹、变形回装、加油量为轴承室容积的 1/22/3 三、斗轮机构检修 1、斗轮轴轴承清洗斗轮轴轴承、加注润滑脂,加油量 为轴承室容积的1/22/3 2、斗子、斗齿检查轮斗、斗齿的磨损清况,无漏煤现 象,斗齿头部磨损不超过1/2。衬板磨损达到原厚度 * 的2/3时应更换。更换用吊车时注意安全 3、扇形板与轮斗间隙检查调整扇形板与轮斗间隙,间 隙为6mm 4、滚筒:检查滚筒外观,表面无裂纹及严重磨损情况 ,包胶滚筒无脱胶现象 放松皮带拉紧装置,在皮带上打好卡子,使主动滚筒 可自由转动 松下轴承座螺栓,吊起滚筒,用划针在滚筒轴承座和 基座上做好明显标记以保证原来的安装位置

4、拆开轴承座清洗检查轴承座、透盖、端盖,应无严重 * 磨损、裂纹、锈蚀的现象。透盖的迷宫密封圈每次拆 装必须清洗 清洗检查轴承,轴承保持架应完好无损,内外套无裂 纹、剥皮、锈蚀、变色等异常,且应盘动灵活。径向 间隙值0.020.05 回装轴承座,轴承外套与轴承座内孔有0.01mm的配 合间隙 用调整垫片的方法调整轴承压盖与轴承断面间的间隙 ,保持0.51mm 轴承座添加润滑脂,加入量为轴承室空间的23 * 回装透盖、轴承端盖,用螺栓紧固,结合面间隙均匀 ,不大于0.03mm 测头尾滚筒宽度中心与机架中心的垂直度,垂直偏差 小于40/ 用专用工具检查滚筒的水平情况,滚筒宽度中心与机 架中心线的误差

5、小于3mm 检查滚筒轴中心线与机架纵向中心的垂直度,滚筒相 对于机架的不平行度小于1mm(如超过标准应调整垫 片来调整)。 滚筒轴中心线与机架纵向中心应相互垂直。 * (如不垂直时应调整滚筒轴承座位置) 按拆卸前做好的标记就位,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就 位,紧固地脚螺栓 四、带式输送机检修 1、带式输送机机架:机架支腿外观检查,应无弯曲变 形,如变形量大应校正或更换检查机架支腿的垂直度 或对建筑物地面的不垂直度,支腿相对建筑物地面的 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3%支腿无下沉或不平现象机架 两侧槽钢无变形,接头正规平齐机架横向水平误差应 小 * 于1mm(超过标准应调整支腿高低位置) 2、抱闸制动装置更

6、换制动片,抱闸活动灵活。更换液 压油。制动片与制动轮有1mm的间隙 3、联轴器找中心四脚各加垫最多不超过三片、总厚度 不超过2mm。轴向最大偏差0.03, 径向最大偏 差0.05 4、托辊检查托辊中心与机架中心线重合情况,托辊中 心线与机架中心线重合度不小于1mm检查各组托辊的 轴中心线与机架纵向中心的垂直度,应相互垂直,不 垂直高度不超过3mm检查各组托辊的高、低位置,各 组托辊的高、低位置应水平或缓慢升降。 (不合格时 * 应调整托辊支架位置)检查各组托辊的平行度,相邻 两组托辊采用拉对角线方法校验平行度,误差不大于 23mm托辊运转灵活,无缺托辊现象 5、胶带胶带磨损程度不应超过原厚度的

7、1/3聚脂帆布面 无严重损坏或边缘胶无磨损情况胶带接头数不应超过 5个皮带接口处无严重跑偏现象。(如有以上缺陷或超 过标准应更换胶带或重新更换) 6、拉紧装置拉紧装置配重检查,重锤配重与地面最高 距离不超过1.5mm 7、导料槽导料槽的侧板厚度不应小于3mm,无开焊、 无孔洞。导料槽侧板与输送带的垂直高度保持在 * 1020mm之间导料槽档皮检查,导料槽两侧挡皮的 宽度一般为200mm衬板磨损厚度不超过2/3,安装牢 固 五、液压装置检修 1、俯仰液压站:拆卸已卸压的液压站油箱盖板,放净 液压油,液压油放到空油桶内。按顺序拆卸电磁阀检 查更换密封元件,密封圈完好,无裂纹和老化现象清 洗油箱,油

8、箱无裂缝,箱内无杂质清洗阀体,用油将 阀体油道清洗干净回装、加油,回装时按顺序,防止 密封圈的挤伤。添加液压油 2、俯仰液压油泵油泵密封件检查更换,密封圈无裂纹 、老化及漏油现象在安装油泵的联轴器时,不要用 * 力敲打,以免损伤油泵转子,也可以加热安装,但应 注意保护前端盖转子密封圈油泵、电机就位找正,径 向偏差0.05mm,轴向偏差0.03mm 3、液压油缸的检修:拆卸检查液压缸油管,清洗油管 ,检查油管的完好性拆卸液压缸上下铰座销轴卡板, 拔出上下销轴。将销轴及孔用细砂纸打磨干净,使销 轴安装顺畅用起重工具吊下液压缸,解体液压缸。吊 下过程中注意安全,抽出缸芯时防止磕碰测量活塞杆 及各配合

9、面的公差尺寸,检查结合面的磨损情况检查 各密封圈的损坏情况,密封圈应完好、无损 * 伤、变形、老化现象油缸回装,回装时活塞杆应与缸 筒保持同心油缸进行打压试验。按工作压力的1.25倍 保压5min,各结合面无渗漏油现象,且活塞杆升降自 如液压缸就位,连接油管。就位时注意安全,油管连 接紧密,无漏油现象 4、夹轨器拆卸检查清洗液压管路,油管完好、无裂纹 。(下腔液压油管不通油,只起排气的作用,由于油 缸存在内泄,下腔有存油。)拆卸夹轨器夹钳销轴, 用砂纸将销轴打磨干净,安装顺畅用撬棍将油缸活塞 杆压下,拆卸油缸连接环检查油缸密封圈,密封圈完 好,无裂纹和老化现象。更换不能继续使用的密封圈 液压缸

10、回装,回装时按顺序进行,防止磕碰及 * 密封圈的挤伤夹轨器夹钳与铁轨的距离调整。夹轨 器夹钳与铁轨侧面的间距相等,间距为:3-6 mm。 六、常见故障处理 故 障原 因解 决 办 法 皮带空载 跑偏 (一)驱动滚筒、改向滚 筒轴线不平行;(二)重 锤张紧装置偏心; (三)托辊不转动;(四 )胶带粘接不平行。 (一)调整驱动、改向滚筒 轴承座,使轴线平行; (二)调整重锤块消除偏心 ; (三)换托辊或加润滑油; (四)重新粘接胶带。 皮带打滑 (一)重锤张紧配重块太 轻; (二)丝杠张紧松弛 (一)增加配重块; (二)调整丝杠张紧。 * 故 障原 因解 决 办 法 下覆盖胶 纵向起沟 或裂纹 (

11、一)滚筒面积垢;(二 )托辊不转。 (一)清理积垢; (二)加润滑油,换托辊。 漏斗撒料漏斗下部挡板间隙过大(一)调小间隙; (二)更换橡胶板。 磁滞式电 缆卷筒磁 接手夹住 不转动 磁接手处高温轴承损坏 按厂家供货提供的说明书拆开 ,加润滑脂或更换已损坏的高 温轴承。 (一)断路器处于“OFF”状 态; (二)操作台、控制柜内 故障; (一)检查后闭合断路器; (二)检查、修理、更换不良 部件; * 故 障原 因解 决 办 法 不能操作 (三)电缆断或接触不良 ; (四)限位开关动作不灵 敏或误动作;(五)多个 信号联锁,有的接触不良 (三)检查、修理、更换; (四)检查、调整、更换或调 整

12、碰块; (五)检查、修理必要元件。 不能走行 (一)多个信号联锁,有 的接触不好或不到位;( 二)限位开关误动作;( 三)防碰撞开关动作; (四)主回路断路器“OFF” 状态; (五)主回路保护动作; (六)电动机故障; (一)检查、修理必要元件; (二)检查、恢复 (三)确认后,恢复 (四)检查确认后,闭合主断 路器; (五)检查确认,排除 (六)详细检查、确认、修理 或更换 * 故 障原 因解 决 办 法 (七)液压推杆制动器未打开 ; (八)减速机齿轮损坏; (九)驱动齿轮、移动齿轮损 坏; (十)驱动齿轮、移动齿轮间 有异物阻塞 (七)检查、修理;(八) 更换; (九)更换; (十)清

13、除异物。 制动器制 动不灵 (一)液压推杆制动器调整不 佳; (二)导轨面上有油污; (三)强风吹动大车,造成停 不住车的假象 (一)检查、调整、修理; (二)抹去油污;(三)停 止工作,用夹轨器、锚定器 固定大车。 * 故 障原 因解 决 办 法 车轮踏面 异常磨损 (一)走行制动器制动力过 大; (二)轨道上残留粉类。 (一)检查、调整;(二) 清理轨道。 走行时的 异音和振 动 (一)电机故障;(二)驱 动齿轮、移动齿轮与异物相 撞;(三)驱动齿轮、移动 齿轮、车轮齿轮磨损; (四)轴承损坏;(五)润 滑油不足;(六)安装螺栓 松动; (七)减速机故障;(八) 车轮偏磨损。 (一)检查、

14、修理或更换; (二)清除异物; (三)更换; (四)更换; (五)补油; (六)拧紧; (七)检查、修理;(八) 更换。 * 故 障原 因解 决 办 法 发热 (一)油箱油量不足; (二)油粘度过高(温度 低); (三)阀设定压力同设定 值不一样; (四)阀或传动装置内漏 过多。 (一)观察油位计,不足则补 充; (二)同上; (三)达到设定压力; (四)更换正常元件或垫圈。 压力不稳 定 (一)管路中进气;(二 )油中有灰尘;(三)调 压阀阀芯工作不正常 (一)给系统排气;(二)拆 洗,油污染严重时更换;(三 )同上。 (一)泵转向相反; (一)查验铭牌,确认后改变 ; * 故 障原 因解

15、决 办 法 油泵 不排油 (二)油箱液位低;(三 )泵转速过低;(四)油 粘度过高(油温低); (五)进油管或吸油管道 过滤器堵; (六)进油管路端积有空 气; (七)进油管漏气;(八 )轴或转子损坏;(九) 叶片在槽内卡住 (二)检查油位,不足则补充 ; (三)检查电机是否按规定转 速运转,使其高于规定的最低 转速; (四)检查油温,低则加热; (五)清洗过滤器,冲洗管道 ;(六)自排油侧接头部放气 ,旋转油泵以使其吸油排气; (七)圈类损伤或管路松动, 更换垫圈和拧紧螺栓;(八) 更换新件;(九)拆开油泵, 取出转子,除掉灰尘,清除生 刺。 * 故 障原 因解 决 办 法 泵噪音 过大 (一)油粘度过高(油温 低); (二)油泵与吸油管接合 处漏气; (三)泵传动轴处密封不 严进气; (四)过滤器网眼堵塞; (五)油泵与电机轴不同 心; (六)油中有气泡。 (一)检查油温,若低加温; (二)检查漏气部位,加固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