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回眸【岳麓版课件】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9009218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回眸【岳麓版课件】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一轮复习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回眸【岳麓版课件】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一轮复习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回眸【岳麓版课件】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一轮复习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回眸【岳麓版课件】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一轮复习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回眸【岳麓版课件】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回眸【岳麓版课件】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回眸【岳麓版课件】讲解(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 选修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回眸历史上重大改回眸 改 ? 调整_以适应_的发展 生产关系 生产力 第一部分:整体把握第一部分:整体把握 生产关系: 生产力: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工具标准: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铁犁牛耕机械化 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间关系 生产资 料归属 产品 分配 人与人 的关系 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奴隶主 按资 分配 上缴/剩余 全部归 奴隶主 地主资产阶级 完全归属 人身依附雇 佣 谁更进步/自由? 原因? 改 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方式还有? 命 比较?比较? 现代中国有两项改措施明

2、显违背这一原则 的,它们分别是? 改是否一定成功? 1.前提 2.关键 3.其他因素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生产力)(生产力) 掌握政权/人民支持 肯定/否定一次改/命的标准是? 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社会在不断发展,改也在不断前进社会在不断发展,改也在不断前进 改什么时候才算结束? 古今中外重大改规律总结 一、古今中外重大改的分类: 1、奴隶社会的改梭伦改 2、封建性质的改 (1)确立封建制度: 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王安石变法、阿里改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 (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 性质): 北魏孝文帝改 3、资本主义性质的改 (1)思想文化领域:欧

3、洲的宗教改 (2)确立资本主义:农奴制改、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二、古今中外重大改的背景归纳(目的 ) 1、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 ( 缓和矛盾、挽救危机、维 护统治) 2、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改弦更张、移风易 俗、解放思想) 3、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 三、古今中外重大改的成败原因归纳 1、成功的改: 梭伦改、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欧洲宗教改、农奴制改 、 明治维新 2、失败的改:王安石变法、 阿里改、戊戌变法 3、成功改的共同原因: (1)改本身顺应时代潮流根本原因 (2)改领导者的杰出才干和灵活决策 (3)改者的坚定意志和强硬手段 4、失败改的共同原因: (1

4、)改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者本身的局限 (2)反对势力的强大 历史上重大改回眸 课标解读:课标解读: 了解改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 了解改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 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 评价改,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评价改,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学习改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学习改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 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 改开放的伟大意义。改开放的伟大意义。 梭伦改 (一)雅典的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对经济政治发 展的影响: 多山/多岛/环海1.特点: 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 绕着水塘

5、 柏拉图 2.影响: 大海文明大海文明 经济生活多样性 经济: 政治: 思想: 大河文明大河文明 小国林立 农业/手工业/工商业 难以统一 小农经济 幅员辽阔 追求民主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武力统一 竞争 开阔 积极 专制 满足 保守 公元前 8世纪 雅典城 邦萌芽 公元前6 世纪初 梭伦改, 雅典民主制 度基础奠定 公元前6 世纪末 克利斯提尼改 ,雅典民主 政治确立 公元前5 世纪 伯里克利执政, 雅典民主政治发 展到顶峰 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 一、梭伦改的背景: 1、雅典贵族与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的阶级矛盾尖锐 2、解决危机的尝试失败 3、萨拉米危机是改的直接原因(导火线) (

6、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的失败)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矛盾表现: 政治:没有地位 经济:富裕 阶级矛盾尖锐: 出身:平民 (与平民站在一起) 出现原因: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 工商业奴隶主 (最尖锐) 国内社会 矛盾加剧 社会动 荡不安 严重阻碍社 会经济发展 萨拉米岛 的丧失 从政治、经济、个人三方面概括梭伦改的历史必然 性。 政治:雅典的贵族政治和债务奴隶制,导致阶级矛盾 激化,平民武装暴动,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分享权力, 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改势在必行。(社会矛盾发展 的必然产物) 经济:尖锐的社会矛盾,严重阻碍了雅典社会经济的 发展。工商业奴隶迫切要求改,反对反对旧贵族专

7、权,发展海外贸易。(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个人贡献:梭伦拥有丰富的知识,具有强烈的爱国主 义精神,得到人民拥护,适应改的需要。当选执政 官,承担起改的重任。(改的可能性) 二、梭伦改的措施和作用 进一步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 断,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 改国家权力机构:四百人 会议和民众法庭 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为雅典 工商业奴隶主参政开辟道路 按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 促进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壮大了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 鼓励发展工商业,鼓励出 口,限制进口 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为平 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 障 颁布解负令:废除一切债 务和债务奴隶制;规定土 地占有的最高限额 政 治 领

8、域 经 济 领 域 作 用 措 施 三、特点 2、打击对象: 1、改理念: 3、获益者: 平民、工商业奴隶主(最大) 奴隶主贵族 中庸、公平、平等和谐 “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 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的占据优 势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 ,一视同仁。” 四、评价: a、物质基础: b、政治基础: c、制度保证: 废除债务奴隶制 巩固了贵族、工商业奴隶主、平 民三足鼎立局面 四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 1、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 2、积极: 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3、局限: a、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克里斯提尼改(公元前508年) 1、出发点:以地域组织取

9、代氏族组织。 2、进一步改造国家政权机构,设500人会议。 3、陶片放逐法。 内容 梭伦改 伯里克利改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高级官员的财产资格被取消,政府发放津贴,保障 中下层平民参政资格。 官员的选举采用抽签或举手表决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 了平民的参与和选举结果的公证性。 公民大会及500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成为了雅典国家的最高权 力和执政机构。 意义:进一步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 使雅典的文化事业高度发达,国力鼎盛,赢得邻邦的仰慕。 梭伦改 克里斯提尼改 1、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公 民大会的根本在于它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是 雅典城邦民意普遍表达和集中的最高形

10、式。 公职人员产生的途径。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 官职,这种选举可通过抽签方式进行;任职资格 没有财产的限制,一切职位个人不得连任。任职 期间比较短。 监督官吏制度。陶片放逐法,是全体雅典公民 高级官吏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最严重的手段。 2、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机构体现: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 、民众法庭 制度体现:差额选举制、任期制、 议会制、陶片放逐法 3、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或评价) 积极: 促进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商业、航海业的发展,对 外贸易迅速扩大); 科学文化的繁荣(民主政治下形成的自由宽松的学术 条件和允许个人才能自由全面地发展的氛围); 公民表现出极高的爱国

11、主义热情. 消极: 民主范围狭小,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奴隶、外 邦移民、女性被排斥于民主政治之外) 一切公职抽签与选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的特点并不 能保证德才兼备的人稳固执政,极有可能极端民主化、 无政府主义,导致民主制的最终衰落与夭折。 解读下图: 立法大 权 司法大 权 行政大 权 请回答: (1)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下列序号各代表美国的什么部门: , , 。 (2)与 三个机构类似的梭伦改时代的国家机关是什么? (3)“四百人会议”相当于美国的议会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国会 总统 最高法院 公民大会;执政官;民众法庭 不同。美国国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而四百人会议是雅 典公民大会的常

12、设机构,主要职责是为公民大会拟订议 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实际上执掌最高统治权。 商鞅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 1、经济 井田制瓦解 铁器 牛耕 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发展 封建土地私有制 封建阶级关系:新兴地主 自耕农 井田制的瓦解井田制的瓦解 井田 私田 国有 奴隶主私人占有 产品要向周王进贡 不用进贡 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 建立在井田制之上的,两者都是奴隶制 存在的重要条件。两者的瓦解预示着奴 隶制的消亡。 私田越来越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 1、经济 井田制瓦解 铁器 牛耕 农业发展 手工业商业发展 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阶级关系:

13、新兴地主 自耕农 2、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 分封制宗法制破坏的表现分封制宗法制破坏的表现 礼乐征伐出自诸侯 礼乐征伐出自大夫 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 1、经济 井田制瓦解 铁器 牛耕 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发展 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阶级关系:新兴地主 自耕农 2、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 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争霸、兼并 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 1、经济 井田制瓦解 铁器 牛耕 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发展 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阶级关系:新兴地主 自耕农 2、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 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争霸、兼并 富国强兵风起云涌的改 社

14、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改变法的根本原因。 称霸天下的欲望是改变法的直接动力 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 1、经济 井田制瓦解 铁器 牛耕 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发展 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阶级关系:新兴地主 自耕农 2、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 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争霸、兼并 富国强兵风起云涌的改 3、思想: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法家顺应时代需求 (理论武器 ) 大动荡、大变 4、秦孝公变法图强,重用商鞅 实行什伍、 连坐制度 加强户籍管理, 为收税、征兵提 供了依据;同时 加强了对百姓的 控制 法 治 奖励军功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 力,提高了秦国的战 斗力,使秦军成为“ 虎狼之师”

15、建立 县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奖励耕织, 重农抑商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 展,为战争获胜提供 良好的经济基础 农 战 废井田, 开阡陌 摧毁了奴隶制的经 济基础,促进了社 会经济的发展,壮 大了地主阶级的力 量 统 一 度 量 衡 促进经济、文化 的发展 促进国家统一 习俗:“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 同居一室同居一室 增加财政收入;巩固统治增加财政收入;巩固统治 先秦时期家庭是国家管理的基本单位,收税 、征兵、服徭役等都与此有关 评价商鞅变法(性质、影响) 1、性质:是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改运动 2、积极影响: 商鞅变法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一切 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使秦国农业生产迅速 发展,加强中央集权,实力大增,成为战国时期最 强大的诸侯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富国强兵,奠定统一基础 积极:1、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政权 消极: 1、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导致经济结构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