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_民族复兴的_中国梦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007936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_民族复兴的_中国梦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7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_民族复兴的_中国梦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7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_民族复兴的_中国梦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7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_民族复兴的_中国梦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7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_民族复兴的_中国梦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_民族复兴的_中国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_民族复兴的_中国梦(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11.292012.11.29习近习近 平参观平参观复兴之路复兴之路 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 “中国梦中国梦”的概念。的概念。 习近平说: 习近平说:“大大 家都在讨论中国梦。家都在讨论中国梦。 我以为,我以为,实现中华民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就是中 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 大的梦想。大的梦想。” 中国梦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专题梳理 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化的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 的民主化。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 的思想文化三个阶段。中国逐步实现从传 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专题专

2、题一一 民族复兴民族复兴的的中国梦中国梦 历史事件主要政治力量目的及口号学习伧面评价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奕 、曾国藩 、李鸿章、张之 洞、左宗棠等。 维护清朝的统治 ;口号自强 (军工企业) 求富(民 用企业)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引进机器、设备;创 办军事、民用工业; 创办海军;派遣留学 生)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 救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 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 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 派康有为、 梁启超、谭嗣 同、严复等 救亡图存;口号 维新、变法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发展 农工商业;训练新式 军队;创办报刊,开

3、发言论;开办新式学 堂培养人才。 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 的改良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 想启蒙作用。 辛亥革命 领导阶级革命 派孙中山 等 推翻清朝统治 ;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主张建立资产阶 级共和国 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 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 人心。 新文化运动 先进知识分子 陈独秀 李 大钊 胡适 鲁迅 。 反对封建礼教 和封建儒家思 想;口号:民 主、科学 早期传播资产阶级 民主自由思想,后 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 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 想的热情,促进人们冲破封 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 民的新出

4、路。 专题启示 1、对外开放,学习世界先进技术,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2、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3、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先进思想的引领。 三、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 名称 时间 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中共一大1921年 上海、 嘉兴南湖 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中心任 务、建立了党的领导机构。 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 命面貌焕然一新。 遵义会议1935年贵州遵义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 确领导。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 转折点。 中共八大1956年北京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 家的工业化。 这是

5、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 良好开端。 十一届三 中全会 1978年北京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 想路线。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 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 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共十四 大 1992年北京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 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共十五 大 1997年北京 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立邓 小平理论为全党和改革开放的指导思 想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题启示

6、1、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 2、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 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二、新民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国 内大学生大规模进行游行示威;6月初以后,上海工人罢工,商日罢市,声援学生运动. 工人阶级走上政治舞台,新民主义开端 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开国大典新中国的诞生及历史意义。 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 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新中国诞生了

7、。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人民结束 了100多年来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 民站起来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 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 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 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土地改革 的

8、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 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 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分得土地的农民兴高采烈 专题专题一一 民族复兴民族复兴的的中国梦中国梦 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的机床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南京长江大桥 长春一汽生产的红旗轿车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9531957年,为了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 主义工业化迈进。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 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 第一架喷气式飞

9、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东北工业基地形成;1957年武 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新藏公路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9531957年,为了改变我国工 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 划。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4、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定了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 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有史 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5、三大改造。1

10、9531956年,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引导手工业生产 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和赎买的政策。对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 国建立的标志。 五、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富强中国。(五、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富强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专题专题一一 民族复兴民族复兴的的中国梦中国梦 (1)背景:人们要求纠正长期以来的“左”的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文革);当时 党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思想理论界展

11、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 得出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 (3)主要内容: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 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标志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1)开始时间:十一

12、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2)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公有制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农民使 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即:“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专题专题一一 民族复兴民族复兴的的中国梦中国梦 (3)进程: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 后在中央指导下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发展:取消人民公社,设立乡 人民政府。促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一批 新型中小城镇随之出现。 (4)作用: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连年获得丰收;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3、城市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

13、建立,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1)对外开放的过程: 1980年,设四个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 厦门。其中,深圳最早,为80年代对外开放的代表,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扩大: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开辟珠三角、 闽东南、长三角、环渤海4个经济开放区),增设海南省经济特区(最大);1990年设立 了上海浦东开发区,它成为90年代对外开放的代表。 格局:4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4大沿海经济开放区西部大开发,这 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经济特区的作用:利于引进

14、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利于中国融入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利于培养人才;利于中国现代化。 专题专题一一 民族复兴民族复兴的的中国梦中国梦 4、进一步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1)法律上:为了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全国人大先后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等。 (2)思想上: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南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 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明了方 向,带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正式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

15、导地位。邓 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 国的马克思主义。(十五大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思想、邓小平理论 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3)制度上:1993年,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批国有企业开始进行公司制、 股份制改革。 专题专题一一 民族复兴民族复兴的的中国梦中国梦 (4)就业上:为了配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开始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 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制度。人们在就业观念上告别了“铁饭 碗”、“大锅饭”。

16、 (5)社会保障上:为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发展稳定的需要,我国建立起养老、医疗 、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的社会保障体系。 (6)教育上:1977年底,恢复高考制度。为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7)国际上:为了融入经济全球化,1991年,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我国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 专题启示 1、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富强中国。 APEC WTO 专题专题一一 民族复兴民族复兴的的中国梦中国梦 16题:近代以来,炎黄子孙致力于民族富强的探索,南粤 大地勇开先河,南粤儿女翘立潮头,在民族复兴之路上 留下了一页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