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政治三大产业_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_2课件人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9007880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一年级政治三大产业_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_2课件人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一年级政治三大产业_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_2课件人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一年级政治三大产业_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_2课件人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一年级政治三大产业_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_2课件人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一年级政治三大产业_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_2课件人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一年级政治三大产业_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_2课件人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一年级政治三大产业_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_2课件人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复习提纲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一、 三大产业的划分 二、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三、农业的含义 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五、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六、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 七、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八、产业化经营 九、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十一、高考试题分析 第一产业: 农业 按人类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行业的性质可划分: 第二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 除第一、二产业外的所有行业 1、三大产业的划分 处理好三大产业的关系: A、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B、存在问

2、题和相关政策: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 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的关系还不协调。今后必须 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C、意义:处理好三者关系,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 社会的稳定。 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 中状况,通常通过其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 重来表示。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各自含义: GNP: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 终产品的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GDP: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内, 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 和劳务 总量的货币表现 。 关系: 区别:

3、A、计算方法、计算范围不同 B、含义不同 联系:都是综合反映一国国民经济活动 的重要指标。 意义:统计这二项指标,能把三大产业的水平和劳务成果 反映出来,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也便于进行国际 经济的横向比较。 3、农业的含义 农业的含义: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长机能 ,采取人工培养和养殖的办法,以取得产品 的物质生产部门。 分类:按生产经 营的范围分 狭义农业:种植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广义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 渔业 4、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 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 是工业等

4、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 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 要条件。要条件。 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 进步的保障。进步的保障。 5、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农业基础地位仍然仍然比较脆弱,发展速度仍然仍然相对 滞后,农业仍然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具体表现在: 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 平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 。 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 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 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国 情,农业资源 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于 低水平,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

5、 素。 6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粮食是农业的基础粮食是农业的基础 农业的基础 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 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 发展。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 独立自主的大问题。 因此,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 础地位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 7、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两高一优 ” 具体要求具体要求 一靠政策 二靠科技 关键 三靠投入物质基础 保证 重要措施 四靠产业化经营 五靠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前提 8、产业化经营 必然性: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 产生小 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实行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 进入市场-扩大农

6、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推动农 业现代化。 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龙头企业 为纽带,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经营方式。 意义 A、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 C、促进了农技的运用,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D、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B、有利于农产品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9 9、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A、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优化品种,提 高质量,面向市场生产。 B、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畜牧业、水 产业的发展。 C、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展 特色农业,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 原因:农产品相对过剩 ,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 意义:

7、有利于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 入增长缓慢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措施: 10、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含义:它包括农村中镇、乡、村举办的集 体企业,各类型的合作 企业,个体企业及股 份制企业等形式。 地位、作用: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已 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 乡镇企业是繁荣我国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 A、肩负着农业现代化的重任。 B、肩负着转移农村剩余劳力的重任。 C、肩负着实现农民小康水平的重任。 11、高考试题试题分析 1 “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 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

8、 济的现代化。”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如此重要,是因为: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 B、农民收入水平比较低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D、农村改革首先取得突破 (98、上海) 分析:题干问的是农村、农民、农业问题重要性的 原因,应从地位上找原因。A项是就农业在社会生 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和农业的性质来说的,不选 。B、D项与题意不存在因果关系。 C 12、高考试题分析 2 江主席说,在我国,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始终是一 种战略性的特殊商品。如果农业长期得不到应有发展,工 业早晚也要掉下来,最后不得不进行大调整。这说明 A、农业起着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B、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直接关

9、系着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国 家安危 C、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D、任何时候都应先发展农业再发展工业 99、广东 分析:题干是说明农业和粮食生产对于国民经济的 重要意义。A项错误,因为工业才是国民经济的主 导。D项也是错误的。因为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应 该是相互协调,而不是谁先发展的问题。 BC 13、高考试题分析3 某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开发出优质、高效、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 使这些产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这个事例说明 A、传统产业能够改造成高新技术产业 B、高新技术产业将完全取代传统产业 C、技术进步是是产业创新的动力 D、技术进步是市场开发的结果 (98、上海) 分析 :某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开 发出优质、高效、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使这些产业重 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这个事例生动说明技术进步是产业创新 的动力,C项是正确的。传统产业能够改造成高新技术产业 是因果颠倒;传统产业不可能被高新技术产业将完全取代; 这里不涉及技术进步和市场的关系,因此,不选A、B、D项 。 c 谢谢 大家 知识回顾知识回顾 Knowledge Knowledge ReviewRevie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