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8993032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8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总分48分)1.1.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内外朝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材料反映分封制下的天子与诸侯的权力与义务关系。故选B.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2.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

2、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主要反映出A. 历朝皇帝关注先帝的言行举止B. 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 清代君主专制制度到达了顶峰D. 记注官记载的史料有误不实【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汉、唐到宋再到清,皇帝对起居注的控制力越来越强,以至于最后取消起居注,从本质上反映了皇权的不断加强。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3.3.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A. 城邦

3、公民的平等B. 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C. 共同的宗教信仰D. 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答案】A【解析】材料“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可以看出墓碑不显示身份,表明强调城邦公民的平等,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城邦对战士的死后的一种礼遇,没有体现出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宗教信仰的信息,故C项错误;不写明家世体现了要否定家族和血缘在城邦中的作用,故D项不符合题意。4.4.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A. 法律至上原则B. 人文主义精神C

4、. 自由公正意识D. 天赋人权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人文主义是指以人为中心,重视人和人的价值。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罗马法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体现了这一精神。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名师点睛】罗马万民法特点:对象上,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即罗马人和外邦人。程序上,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侧重私法。内容上,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核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5.5.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

5、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 共和制将被君主制推翻 B.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C. 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必然 D. 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答案】B【解析】1875年法国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君主派仍然强烈反对共和政体和共和派,据此可知法国国内封建势力斗争激烈,共和体制的确立艰难。材料的一票之差、君主派的叫嚣,都反映了君主派的反复阻挠,共和制建立的艰难,故B正确;材料确实反映了君主派力量强大,但不是材料论述的主旨,排除A;C与材料和实际的历史事实都不符,故C错误;实践证明,法国共和制适应了法国

6、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成为到目前为止法国存在时间最长的宪法,故D错误。6.6.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反映了A. 秦律严苛细密B. 中央官职互相制约C. 皇权至高无上D. 丞相大权独揽【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的“出一”“皆决于上”等字眼,其中“上”指的是皇帝,由此可以看出皇帝处理天下之大小事,这反映了皇权至高无上,故C项正确;AB是C项的具体表现;D项不符合史实。7.7.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

7、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答案】D【解析】科举制度是自由投考是要考试的,这样必然就会提升社会文化水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到文化水平但并不涉及到道德水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科举制度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自由投“考”,考试、读书必然就会提升社会文化水平。8.8.某学者在评价鸦片战争时指出:“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该观点强调的是中

8、国A. 国际地位的变化B. 社会的变迁C. 战败的结局D. 经济的落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观点强调的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迁,即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故B正确。材料主旨不在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故A错误。材料重点也不是反映战败的结局,故C错误。材料信息也没有反映中国经济的落后,故D错误。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影响【名师点睛】鸦片战争影响有:1、社会性质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9、。经济上:中国逐渐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了开始解体,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外商企业开始在通商口岸建立。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9.9.巴黎公社将会议讨论的重要问题、形成的重要决议等及时刊登在它出版的公报上,公社的许多法令和施政措施都是经过各俱乐部提出,在得到民众同意的情况下陆续颁布和实施的。这些举措A. 提高了公社的工作效率B. 保证了公社政策的正确C. 有利于巩固工农革命联盟D. 体现了政权的民主性原则【答案】D【解析】材料“法令和施政措施都是经过各俱乐部提出,在得到民众同意的情况下陆续颁布和实施”

10、反映了巴黎公社的法令和决议具有民主的基础,体现了民主性原则,故D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公社的工作效率提高,故A错误;法令和决议具有民主的基础,也不能完全保证公社政策的正确,故B错误;巴黎公社并没有发动农民阶级,故“巩固工农革命联盟”说法错误,故C错误。故选D。10.10.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中说:“我只想把香港留在英国的治下。但这不可能。于是我想到了邓先生的一国两制,这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材料中“香港的独特性”是指A. 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B. 保留英国对香港的治权C. 自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D. 保持香港既有的社会制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一国两制”的构想

11、,题眼是“独特性”。“长期繁荣稳定”是“一国两制”的影响,并非制度本身,故A项错误;“一国两制”之下,英国不再对中国香港有治权,故B项错误;“自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与“一国两制”没有关联,故C项错误;“一国两制”允许香港保留既有制度,从而保持了香港的独特性,故D项正确。11.11.“这不仅改变了美国过去在和平时期不参加美洲大陆以外任何军事集团的传统对外政策,而且标志着美国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部署业已初步完成。”这评论的是A. 北约组织成立B. 杜鲁门主义提出C. 实施马歇尔计划D. 柏林危机的爆发【答案】A【解析】材料“军事集团”“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部署”反映了冷战时期美国建立北大西洋公

12、约组织,企图遏制苏联,夺取世界霸权,故A正确;杜鲁门主义并不属于“军事集团”,故B错误;马歇尔计划属于经济援助计划,也不是“军事集团”,故C错误;柏林危机的爆发是冷战的产物,也不是“军事集团”,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A。12.12.19691974年勃兰特任联邦德国总理期间,在外交方面推行“新东方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实现与苏联、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关系正常化,承认欧洲现存边界不可侵犯,与中国建交等。其目的在于A. 加强东西欧的政治经济联系B. 缓和紧张的东西方关系C. 消除东西方意识形态的矛盾D. 摆脱美国的控制与束缚【答案】D【解析】联邦德国并不能代表西欧国家,故A项错误;勃兰特任职处于“

13、冷战”时期,“冷战”时期世界局势紧张,故B项错误;从联邦德国推行的“新东方政策”看,它在外交上采取了与美国不同的指导思想,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西德逐渐要求自主外交,说明西欧摆脱美国的控制与束缚,故D项正确;此时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并未消除,故C项错误。13.13.战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产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贫富差距也明显扩大。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是A. 各国税制的改革B. 土地买卖的加剧C. 铁犁牛耕的推广D. 井田制度的瓦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农业产以也有很人程度提高但社会贫富差距明显扩大”说

14、明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社会出现较大转型,这主要原因是铁犁牛耕的推广,故C项正确;A是C原因的推动,B和D是C项导致的因素。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发展铁犁牛耕的推广14.14.两汉时期,中国逐渐建立完善以祭祀农神和籍田为中心的农事祀典制度,形式有封禅、请雨、立春礼、立秋礼、祠社稷等。这反映了A. 当时农业技术的进步B. “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由此确立C. 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D.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基本特征【答案】D【解析】【详解】农事祀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不能说明农业技术的进步,故A错误;“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确立,不是两汉时期,故B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在春秋战国时

15、期已经出现,故C错误;统治者建立完善农事祀典制度,体现了对农业的重视,表现出“以农立国”的基本特征,故D正确。故选D。15.15.汉代丝绸之路起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进行贸易往来;唐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南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等地的海上对外贸易走向兴盛。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A. 东南沿海文化影响力上升B. 造船航海技术的不断提高C. 统治者对外政策渐趋开放D.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中商业贸易地点向南方转移,说明我国的经济重心的南移,故D项正确;A项没有体现变化趋势,故排除;两条丝绸之路都属于商业之路,重心南移是关键,航海技术不是主要趋势,故B项错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属于对外开放,故C项错误。16.16.唐代长安城坊市格局井然,尊卑秩序鲜明,宋代开封、临安却展现一种开放式的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混杂毗邻。这一变化出现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