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课件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8989028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5.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辛亥革命课件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辛亥革命课件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辛亥革命课件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辛亥革命课件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辛亥革命课件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辛亥革命课件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亥革命课件资料(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辛丑条约的签定对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 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的艰危, 中国的各阶层民众开始展开救 亡图存的斗争。 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采取什么方式救国呢?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国父孙中山国父孙中山 连战敬谒中山陵 毛泽东说:“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 他领导了伟大的,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 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 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 鲁迅说:“中山先生一生历史俱在,站出世间来 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 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 江

2、泽民在纪念九十周年大会上说:“孙 中山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 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 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 的精力。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 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 、毛泽东、邓小平。” “ 第一次是,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 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 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 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而奋斗。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

3、的第二代领导集 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 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孙中 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广义的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全过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 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 的概念 学法指导 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 我们一般是从事件的 背景(原因)、经过、影响(意 义)等三个方面进行学习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2、革命爆发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4、 2、的历史功绩 3、的失败 (背景篇) 1、的背景与条件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 危机更加严重 1899年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怎么啦! ! 清政府干什么去了! ! ! 1、的背景与条件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 危机更加严重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 清政府为了平息民怨,也装模 作样地搞所谓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等,其实也是换汤不换药,封建 腐朽的政治制度依然没有变

5、化。 背景材料 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太 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统治下去了1901年, 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 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 “新政”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加重剥 削人民。 及到庚子年闹出了弥天的大祸,才晓得一味守 旧万万不可,稍稍行了些皮毛新政。其实何曾行过 ,不过借此掩饰国民的耳目,讨讨洋人的欢喜罢了 ;不但没有放了一线光明的,那黑暗反倒加了几倍 。 陈天华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 2、根本目的:维护统治 3、直接目的:平内乱、消外患、固皇位 4、动机:反动 5、客观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

6、展,为资产 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经济、阶级) 1、的背景与条件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 危机更加严重 (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客观促进 )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甲 午战争后登上了历史舞台(戊戌变法等)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情况 的背景资料: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 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 50余家,即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投资 总额合计470万元,每年新增投资额平均约 20万元。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

7、上的 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 ,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 1、的背景与条件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 (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条件、 武器、中心、代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1、条件: 2、思想武器: 3、两个中心: 4、三个思想家: 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使革 命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上海、东京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1、的背景与条件 一、武昌起义

8、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 (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条件、 武器、中心、代表) (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兴中会、同盟会等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 兴中会的创立: 时间:1894年 创立人:孙中山 地点: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团体 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 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 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兴中会 蔡 元 培

9、 华兴会 光复会 1、的背景与条件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 (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条件、 武器、中心、代表) (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兴中会、同盟会等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A、时间: B、地点: C、成员组成: D、政治纲领: E、主要领导人: F、机关刊物: G、性质: H、意义: 同盟会的建立及意义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

10、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05月年8 日本东京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 孙中山、黄兴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报 为什么说同盟会是一个政党? 思考: 同盟会和以前的兴中会、华兴会、光 复会等革命团体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 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 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 党,因为它 A、成立时间最早 B、实现了所以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 组织系统 1、的背景与条件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

11、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 (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条件、 武器、中心、代表) (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兴中会、同盟会等 (7)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浙皖 起义 萍浏醴 起义 黄花岗 起义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 1、的背景与条件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 (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

12、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7)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8)革命条件:武汉成为革命的摇篮 (9)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过程篇)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2、革命爆发( 1911.10.10 )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的历史功绩 3、的失败 1911年10月10日晚 ,武昌起义发动, 当夜起义军占领楚 望台军械库 1911年10月11日, 武昌成立湖北军政 府 2、革命爆发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北京

13、 武昌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1、的背景与条件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2、爆发: 1911年10月10日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改号中华民国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 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1)时间 : (2)主力 : (3)结果 : (4)影响 : 1911年10月10日晚,武 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 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1911年10月11 日,武昌成立 湖北军政府 黎元洪 说明了 革命潜伏失败危机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2、革命爆发( 1911.10.10 )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4、革命的高潮 1、 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的历史功绩 3、的失败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概况 : 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五色旗 南 京 公 历,民国纪年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员 临时总统:孙中山 外交部长:王宠惠 陆军总长:黄兴 教育总长:蔡元培 参谋本部总长:黄兴 秘书处秘书长 :胡汉民 法制局长:宋教仁 印铸局长:黄复兴 (以上成员都是同盟会员,各部次长初1人外,其余都是 同盟会重要骨干) 从政府成员组成来看,南京 临时政府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概况 :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五色旗 南 京 公 历,民国纪年 性质: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2、革命爆发( 1911.10.10 )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革命的高潮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的历史功绩 3、的失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讨论:临时约法的各项内容和封建专制相比分别 有那些进步? B. 国内各民族一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