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个国家公祭日感想四篇与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五篇

上传人:李****8 文档编号:118988324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个国家公祭日感想四篇与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六个国家公祭日感想四篇与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六个国家公祭日感想四篇与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六个国家公祭日感想四篇与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六个国家公祭日感想四篇与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个国家公祭日感想四篇与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个国家公祭日感想四篇与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五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个国家公祭日感想四篇与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五篇第六个国家公祭日感想四篇【篇一】2019年12月23日10时01分,防空警报划破南京上空,全城鸣笛致哀,在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现场,人们用这样的方式来缅怀30万遇难同胞。或许是因为我身处南京,活动带来的这种情感更加刻骨铭心。设立国家公祭日,不仅是缅怀那些逝去的人们,更是中国作为大国向世界传递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和决心。它告诉世人,与欧美国家众所周知的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死难者一样,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反法西斯战争留下的伤痕,这个伤痕时刻警醒我们,反对战争,热爱和平,任何形式的战争,最后受

2、伤的都是人民。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先辈们留下的惨痛教训,敬畏生命,尊重人权。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悼念仪式正式升格到国家层面,沉重打击日本右翼试图歪曲、抹杀历史的意图,激起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警钟长鸣,落后就要挨打,要富国强军,锐意进取,居安思危。振兴中华,吾辈自强。【篇二】列宁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我们接受历史教育的目的就是了解过去,把握现在,以史为鉴,鞭策和激励我们创造美好的未来。今年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六年来,在12月13日纪念遇难同胞,已从官方仪式成为国人自发的习惯。铭记历史不是为延续仇恨,而是提醒我们,乱世

3、如麻绝不能重演,和平发展才能带来锦绣年华,愿你我自强自立,守护最爱的种花家。我们清楚地记得: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日本侵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虐杀中国人民,30万生灵惨遭杀戮,无尽文化珍品遭到掠夺,无数物资财富遭到搜刮!曾经繁华的、文明的六朝古都,瞬间成了血腥的、死寂的人间地狱!人类文明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黑暗。现今的南京城的上空一直有和平鸽在飞翔,它们飞过中山陵,飞过中华门,飞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它们看见了这座城市82年前曾历经劫难,也看见了这里的人们一直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当和平大钟敲响,它沐

4、浴着和平之光飞来。国家公祭日不是为了让我们记住仇恨,而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的死难死难同胞,还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努力提高自己,不再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国家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更是为了让我们不忘初心,立志报国,维护和平。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篇三】1937年12月13日,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2年前的这一天,南京沦陷,由此掀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苦难深重的一页。时光荏苒,点一盏明灯,于民族苦难的历史长河中搜寻光辉力量。解读历史,传承自立自强的精神信仰。1937年“遇难者3000

5、00”,这个数字代表着国家的苦难、民族的悲怆,却也是实实在在的落后必亡的教训。在祖国遭受欺压、人民遭受苦难之际,有部分爱国青年意识到唯有中国人才能拯救中国,唯有自强不息方能解救人民于水火。也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支撑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在当下人民摆脱苦难、祖国发展腾飞之际,我们共产党人更要于历史记忆中传承自立自强的精神信仰,在工作岗位上不懈努力,充分发挥才能,着眼于小事细事,为祖国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聆听苦难,弘扬以身报国的使命担当。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孙晋良讲述了自己1937年的真实南京记忆,“眼前的景象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哭的喊的,活人死人躺在一起。”听到

6、这样的描述,让人感觉声声带泪、字字泣血。正是因为国家积弱、贫穷,才使得民族遭此劫难。但在这样苦难的年代里,依然有无数爱国分子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为拯救万民于水火而奔走付出。从临终前仍旧反复念叨着“北上抗日!消灭敌人!”的革命烈士寻淮洲到“党指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打到哪里”的本色英雄张富清,无一不是如此。我们当代青年应当从过去的苦难中学先辈忍辱负重,一心一意为国家奋斗的理想信念,把坚定理想贯穿到工作中去,在任何时候都要高举爱国旗帜,敢于用生命担当使命。铭记屈辱,凝聚和平统一的思想理念。1937年侵华日军制造的惨绝人寰大屠杀,烧杀奸淫,无恶不作。给中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耻辱和伤痛。2019年已有13

7、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离开了我们,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只剩下78人。幸存者们终将离去,但这段屈辱历史也仍旧会由我们的记忆传承下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我辈不能忘,亦不敢忘。铭记屈辱,却也不是记住仇恨,要知道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温暖、包容的民族。“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我们要做的是从这深重苦难中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以包容之心谋发展,凝聚民族力量、捍卫民族尊严、实现民族复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勿忘历史,方能矢志前行、继往开来!【篇四】12月13日,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沉痛的日子里

8、,让我们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深切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深切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82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缅怀那段惨痛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共筑和平。82年来,全党全国人民接续传承家国之情,将个人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全面融合在一道,不忘初心、牢记使

9、命,奋力迈进了新时代。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铭记历史,就是要进一步传承家国之情,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不断开启新的征程。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国家公祭日里,在缅怀中涵养家国情怀,在悲痛中汲取前行力量,使得我们对历史、现实和未来有了再一次的深刻把握。历史演变的道路注定不是坦途,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我们定能与更多人同心同向同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

10、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五篇【篇一】又到一年1213国家公祭日,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征程上,这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国家以立法形式将这个日子确定为国家层面的纪念日,集中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心声。这是一个令无数人为之疼痛的日子,这是一段需要不断被铭记的历史。81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在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30万同胞惨遭杀戮,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

11、,山河破碎的血泪、生灵涂炭的悲剧、满目疮痍的痛楚,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记忆,每一次回想起来总是让人痛彻心扉,每一次重温之时总是让人悲痛不已。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所有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值得我们永远悼念。昭昭前事,警惕后人。远离战争的烽火,告别亡国灭种的危机,今日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任何时候,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通过立法形式确立公祭日,让中国人民缅怀先烈,纪念为抗战作出贡献的人们,为的就是要牢

12、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同时,也是为了警醒全世界人民时刻共同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上曾这样宣示。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翘舌抵赖而消失。今天我们纪念死难同胞、铭记那段屈辱历史,就是要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珍惜和平、捍卫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意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要铭记历史,越不能忘记

13、我们所走过的艰辛曲折的道路,越不能忘记无数英烈先辈所作出的贡献和付出的牺牲。在铭记历史中砥砺民族复兴的坚强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13亿人民就必定能完成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篇二】今天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全国人民以各种形式哀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我们不仅要铭记这个日子,更要汲取引人奋发图强的力量,坚定民族复兴的信念并为之奋斗。历史不可忘。1937年30万同胞惨遭杀戮,给历史留下永久的伤痕,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正是为了纪念这场重大民族灾难,为了缅怀抗日救亡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是为了让国人发

14、愤图强、保家卫国。在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中,中华儿女也向世界展现了宁死不屈的民族节气。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砥砺前行的精神源泉。和平不敢弃。举行公祭日是为了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是为了让历史不再重演,更像是一面镜子警醒世人和平的珍贵,进一步向世界传递国人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理念。南京大屠杀的加害者们更不应该逃避,而我们,我们铭记历史也是让仇恨的种子继续蔓延,而是为了更好的前进。中国一向都是维护和平的坚定者,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前进不能止。吾辈当自强,这段历史我们不能忘,更不敢忘。昭昭前事,惕惕后人。爱国不是光喊口号,当迈出最真实的奋斗者的步

15、伐,筑梦中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中化民族正在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我们当始终保持前进的步伐,踏实坚定,担当责任,实实在在用自己的力量去开创更好的未来。【篇三】今天,是我国第五个法定的国家公祭日,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戮。我们设立国家公祭日,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习总书记在国家公祭仪式上发表讲话,宣示了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81年前的今天,是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血流成河,惨绝人寰,震惊世界。昭昭前事,警惕后人。民族的历史

16、必须被民族记忆。南京大屠杀更不应该随着历史时空的变迁而淡出历史。往事已矣,必须铭记,铭记历史才能以史为鉴,前事不忘乃为后事之师。当今中国远离战争的烽火,告别亡国灭种的危机。新时代的中国已经崛起,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国家公祭日设立的5年来,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爱国情感的力量在汇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矢志不渝,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铿锵有力。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是苦难历史带来中国的深刻教训。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在曾经被侵略者蹂躏的这块土地,在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这块土地,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这何尝不是对历史最深沉的祭奠、对先辈最好的告慰!但历史同样启示我们,要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但也要看到改革发展进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