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 六年级下册 《第六单 整理和复习 课时20》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18984123 上传时间:2020-01-02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 六年级下册 《第六单 整理和复习 课时20》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 六年级下册 《第六单 整理和复习 课时20》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 六年级下册 《第六单 整理和复习 课时20》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 六年级下册 《第六单 整理和复习 课时20》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 六年级下册 《第六单 整理和复习 课时20》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 六年级下册 《第六单 整理和复习 课时20》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 六年级下册 《第六单 整理和复习 课时20》教学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理和复习 第 20 课时 数学思考 学习目标 1、通过合作探讨和交流,初步学习并掌握利用列表法进行 逻辑推理的方法。 2、能够搜集信息并借助列表法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与应 用。 3、在交流探讨中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和问题解决策 的多样化,并在问题与信息的逻辑关联中体验事物间的辨证 联系。 【重点】让学生能自觉运用列表法进行逻辑推理。 【难点】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 课堂导入课堂导入 游戏:趣味抢答,我说一句话,请你们根据我所说的 话进行推理,说出你想到的结论。 (1)王云不是学生。 (2)李叔叔上班从不走路。 (3)不是女生的同学请站起来。 (4)刘胜是沈凡的哥哥,但是沈凡却不是刘胜

2、的弟弟。 (5)百米赛跑跑了前三名的小红既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三 名。 课堂导入课堂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狄仁杰吗?他为什么被称为神探呢 ? 示范案例: 家仆说:我在后花园采梅花时,被蛇咬了一口。狄大 人因此断定这位家仆就是窃贼。 你能从家仆的话中发现破绽吗? 新知探究新知探究 我们用列表的方法把题意表示出 来。 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开班长会时,每次 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A、B、C; 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请问哪两位班 长是同班的? 列表法 新知探究 ABCDEF 第一次到会 第二次到会 第三次到会 用数字“1”表示到会,用数字“0”表示没到会。 列

3、表法 新知探究 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名班长。开班长会时,每次每班只要一名 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 有A、E、F。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ABCDEF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11000 010110 100011 排除法 新知探究 ABCDEF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11000 010110 100011 A和谁同一个班? A B C D E F 第一次到会的情况: A只可能和D、E或F同班。 第二次到会的情况: A只可能和D或E同班。 第三次到会的情况: A只可能和D同班。 排除法 新知探究 ABCDEF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1100

4、0 010110 100011 B和谁同一个班? A B C D E F 第一次到会的情况: B只可能和D、E或F同班。 第二次到会的情况: B只可能和F同班。 排除法 新知探究 ABCDEF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11000 010110 100011 C和谁同一个班? A B C D E F 结论: A和D是同班, B和F是同班, C和E是同班。 用“1”表示到会,用“0”表示没到会。 逻辑推理 总结: 新知探究 逻辑推理中常用的方法:列表法、假设 法、枚举法、统计推断、归纳法等等。 1 课堂练习 王阿姨、刘阿姨、丁叔叔、李叔叔是工人、教师、军人。王阿 姨是教师;丁叔叔不是工人;只有刘

5、阿姨和李叔叔的职业相 同。请问他们的职业各是什么? 王阿姨 刘阿姨 丁叔叔 李叔叔 工 人 教 师 军 人 答:王阿姨是教师,刘阿姨是工人,丁叔叔是军人,李叔叔是工 人。 2 课堂练习 一家钟表店被盗,经查可以肯定是甲、乙、丙、丁中的某一 个人所为。审讯中,甲说:“我不是罪犯。”乙说:“丁是 罪犯。” 丙说:“我不是罪犯。”丁说:“甲是罪犯。”经 调查证实四人中只有一个说的是真话。谁是罪犯呢? 甲说:“我不是罪犯。”乙说:“丁是罪犯。” 丙说:“我 不是罪犯。”丁说:“甲是罪犯。”只有一个说的是真话。 甲乙丁丙 2 课堂练习 甲说:“我不是罪犯。”乙说:“丁是罪犯。” 丙说:“我 不是罪犯。”

6、丁说:“甲是罪犯。”只有一个说的是真话。 假设乙说了真话,其他人都是假的,那么会得到什么结论呢 ? 甲(假)乙(真)丁(假)丙(假) 甲是 罪犯 丁是 罪犯 丙是 罪犯 甲不是 罪犯 2 课堂练习 甲说:“我不是罪犯。”乙说:“丁是罪犯。” 丙说:“我 不是罪犯。”丁说:“甲是罪犯。”只有一个说的是真话。 假设丙说了真话,其他人都是假的,那么会得到什么结论呢 ? 甲(假)乙(假)丁(假)丙(真) 甲是 罪犯 丁不是 罪犯 丙不是 罪犯 甲不是 罪犯 2 课堂练习 甲说:“我不是罪犯。”乙说:“丁是罪犯。” 丙说:“我 不是罪犯。”丁说:“甲是罪犯。”只有一个说的是真话。 假设丁说了真话,其他人

7、都是假的,那么会得到什么结论呢 ? 甲(假)乙(假)丁(真)丙(假) 甲是 罪犯 丁不是 罪犯 丙是 罪犯 甲是 罪犯 2 课堂练习 甲说:“我不是罪犯。”乙说:“丁是罪犯。” 丙说:“我 不是罪犯。”丁说:“甲是罪犯。”只有一个说的是真话。 假设甲说了真话,其他人都是假的,那么会得到什么结论呢 ? 甲(真)乙(假)丁(假)丙(假) 甲不是 罪犯 丁不是 罪犯 丙是 罪犯 甲不是 罪犯 2 课堂练习 一家钟表店被盗,经查可以肯定是甲、乙、丙、丁中的某一 个人所为。审讯中,甲说:“我不是罪犯。”乙说:“丁是 罪犯。” 丙说:“我不是罪犯。”丁说:“甲是罪犯。”经 调查证实四人中只有一个说的是真话

8、。谁是罪犯呢? 根据以上假设推断:丙是罪 犯。 怎么假设能更快找到答案: 从相矛盾的两句话,假设其中一句。 课堂小结 1 课堂作业 在学校运动会上,1号、2号、3号、4号运动员取得了800m 赛跑的前四名。小记者来采访他们各自的名次。1号说:“3号 在我们3人前面冲向终点。”另一个得第3名的运动员说:“1 号不是第4名。”小裁判说:“他们的号码与他们的名次都不 相同。”你知道他们的名次吗? 1 课堂作业 1号说:“3号在我们3人前面冲向终点。”另一个得第3名的运动 员说:“1号不是第4名。”小裁判说:“他们的号码与他们的名 次都不相同。”你知道他们的名次吗? 1号2号3号4号 第一名 第二名

9、第三名 第四名 答:1号是第二名,2号是第四名 3号是第一名,4号是第三名。 2 课堂作业 老师为了表扬好人好事核实一件事情,老师找到A、B、C 、D四位同学,A说:“是B做的。”B说:“是D做的。 ”C说:“不是我做的。”D说:“B说的不对。”这四个人中 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问这件好事是谁做的? 1.假设A说的是实话,则C说的也属实话,不符合 题意,所以A说的是假话。 2 课堂作业 老师为了表扬好人好事核实一件事情,老师找到A、B、C、 D四位同学,A说:“是B做的。”B说:“是D做的。”C 说:“不是我做的。”D说:“B说的不对。”这四个人中只有 一个人说了真话,问这件好事是谁做的? 2.

10、假设B说的是实话,那么好事应该是D做的 ,C说的应该是实话,显然这与只有一个人 讲了实话相矛盾,所以B说的是假话。 2 课堂作业 老师为了表扬好人好事核实一件事情,老师找到A、B、C、 D四位同学,A说:“是B做的。”B说:“是D做的。”C说 :“不是我做的。”D说:“B说的不对。”这四个人中只有一 个人说了真话,问这件好事是谁做的? 3.假设C说的是实话,即好事不是C做的,也因 为1、2已分别说明B和D未作,则只剩下A做,那 么D说的也是真话,这与题设相矛盾,所以C 说的也是假话。 2 课堂作业 老师为了表扬好人好事核实一件事情,老师找到A、B、C、D四位 同学,A说:“是B做的。”B说:“是D做的。”C说:“不是我做 的。”D说:“B说的不对。”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问 这件好事是谁做的? 4.假设D说的是实话,那好事应该不是D做的,是 C做的,符合题意,所以D说的是实话。 答:好事是C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