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研究》资料全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983740 上传时间:2020-01-02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研究》资料全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研究》资料全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研究》资料全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研究》资料全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研究》资料全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研究》资料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研究》资料全(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自考资料A、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的开创者,被尊为描写农民的“铁笔”和“圣手”。文革中被迫害致死。代表作小二黑结婚(1943)、李有才板话(1943)、长篇小说三里湾(1955)。1、赵树理“问题小说”的来由。赵树理写的小说,都是下乡工作中所碰到的问题,想到这个问题不解决会妨碍工作的进展,应该把它提出来,且每一篇小说都要解决一个问题,都有具体实在的目的。由于注意力集中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上,“问题”也就成了赵树理作品在内容上的核心特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就是作品的主题,他写作的目的在于指导现实,写作的过程即解决

2、问题的过程,并归类命名为“问题小说”。2、赵树理的写作模式给他的创作带来的一系列特点和问题。一是问题:赵树理表现的是工作中的一些问题,“问题”就是一些事情,事情要牵扯到各种各样的人,就容易写出许多人,而人成为事的附庸,以事带人,这对周到地描写人的个性和内心世界有不利的影响。二是特点:A、重在研究问题、表现问题,完备地叙述事情来由,而人物性格的描写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挖掘得不深,形象不够丰满,比较简约,只用一个外号就可以概括,鲜明单薄,这是以事为主的必然结果。B、其写作模式是以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依据,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这使他在写作中采取严格的现实主义态度。因他的思维的依据是眼见的实际,也就不会无

3、事生非杜撰问题去解决,要见到问题才写这个问题,这使他对整个社会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态度,不容易受到理论的干扰和左右,表现在作品上,这种方法不容易出现虚假的描写。C、特别说明的,他深感遗憾没有写出阶级敌人的破坏性。3、赵树理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铁笔和圣手,他是如何在农村描写上取得卓越成就、形成巨大影响的?他形成了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和处世原则?一、原因:对农民的深刻了解,对农民评议的精确把握,对农村艺术的广博知识和由衷热爱,本真而幽默的性格,以及他为农民写作、用农民容易接受的形式使农民能够接受新思想的艺术志愿等等,更重要的是始终坚持的农民立场和农民气质。二、这种立场和气质保证了他的思想方法和处世原则

4、。他平时说话质朴和求实,不会跟风、谗上、无中生有地迎合权势者,不会被似是而非的高深理论所蒙蔽和欺骗,基本上没受新文艺时尚的影响而继续走他现实主义问题小说的道路。作品虽不多,但仍维持了那个时代农村写作的最高水平。4、赵树理对新、旧人物创造上不平衡的原因。原因主要是他对旧人物极为熟悉,而新人物即那些进步的干部、积极分子这类只是浮光掠影,了解不全面、不够深刻,大半是在开会的时候碰碰头,无法掌握各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各种关系的全貌,无法写出生动细致的作品来,写新人物只有概念没有形象。5、以三里湾为例,说明赵树理的艺术观念表明他要的是“土”而非“洋”。他的作品更突出的特点是农民化和民族化,更注重传统的技巧

5、和手段,其作品风格最显眼的一面是土气。一般认为,他不采用的方法都是洋的方法,也就是新文学惯用的方法。小说三里湾是他艺术观念的集中体现,各个方面都表明他要的是“土”,最多是略加修改。具体地讲:一是叙述和描写的关系。西式小说的写法是把叙事融合在描写中,而中国评书式的写法是把描写融合在叙事中。中国的听众也爱听描写,但写景往往要从人物的眼中看出。人物相貌的描写也是一样的。所以三里湾的写法就是以人带影,没有充满文学意味的描写,并不是他不会写,而是有意照顾农民的欣赏习惯。二是从头说起,接上去说,即故事和人物关系清楚、完整连贯,且人物一进来就解决这个问题,不让读者猜。章与章之间有衔接和交代,不会让人感到突兀

6、。他认为应牺牲一点艺术性,不让农村读者去猜谜。三是设置悬念,刺激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四是粗细问题。由于他主要是讲故事,所以描写以粗为主,对天气、场景、人物的衣着相貌都不作细致的甚至根本不作描写,以使故事更快地推进。这与西洋小说描写精细、故事缓慢的特点不同。叙述技法上主要借鉴中国的评书,并批判地吸收,是中国农民习惯的和可以接受的技法。B、周立波(19081979):现代著名作家。主要著作有:暴风骤雨(获斯大林文学奖)铁水奔流山乡巨变,短篇集铁门里禾场上,散文报道集晋察冀边区印象记战地日记,译著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等。1978年发表的湘江一夜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1、为什么说周立

7、波的文学观中渗透着明晰的科学意识?周立波是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以农村生活为创作题材的小说家。他力图发现、把握和真实地反映客观规律,体现出独立思考和实事求是的品格。一是他注重观察和分析。要求文学在认识和反映生活的过程中,像自然科学那般严谨、精细、一丝不苟。他十分推崇巴尔扎克的“观察方式”,认为“新的现实主义要求作家无限多样的反映现实,依照巴尔扎克的方法,用经常的观察补足心血来潮的灵感”,他完全认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源泉说”,深入生活、深入工农兵以及观察、体验、研究和分析五个“一切”的思想。二是他十分强调文学创作中思想理性的作用。其思想理性是对客观规律的把握,对现实本质的认识,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

8、之中的。这观念基于把文学看作“科学工作的基本思想”,他反复强调“要从事实的逻辑中生出幻想”,认为“离开了对于现实生活和现实中的人的思想感情的仔细的体味和科学的研究,幻想就会变成没有根基的可笑的空想”,而“空想与幻想,有如纸花和鲜花”。三是表现在他对艺术规律的探讨方面。表现出他一直强调的“研究科学的睿智”,表现出一种科学的批判精神。四是其文学观中的科学意识也构成他对艺术技巧和艺术表达方式的独特认识,构成他独特的审美观。真实、自然、朴质是他对艺术表现的最基本的要求。即艺术表现既要表现生活的本质,又没有造作痕迹,达到一种返璞归真的“无技巧”的境界,总之就是应当科学地认识和反映生活。2、周立波文学观中

9、的科学意识如何在他的创作实践中最具体地体现出其创作实践和他的理论完全一致?一是其创作是一部真正的“社会生理学”。从他30年代创作报告文学起步,到1978年湘江一夜终笔,总是从时代的大处着笔,通过真实深刻地描写现实关系(绝非仅仅是阶级关系),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这个“科学实验室”里错综复杂的情形,切实表现历史发展的趋向。 二是其创作是“写日常事的文学”,是“接近自然的艺术”。作品善于将时代风云和社会矛盾的表现生活化、风俗化,把他对于现实生活规律的把握还原和溶解于生活,通过日常具体逼真的生活场景表现出来,使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和生活本身一样的真实、自然、朴质,真正做到返璞归真:A、体现在其作品情节的构成

10、中,很少戏剧性、巧合、悬念和故作惊人之笔,“服从于现实事实的逻辑的发展”。B、人物塑造,他笔下的人物也“是我们的亲切的兄弟,而不是没有生气的、不相干的美人勇士”。他未过滤人物性格中的非英雄因素,未将其性格加以拔高和纯化,保留了生活的原色。C、文学语言方面,与其艺术追求一致,写东北农民的暴风骤雨就用地道的东北农民方言土语,写湖南农民的山乡巨变就用地道的湖南农民的方言土语,增加了生活气息,增强了真实程度。D、作品中乡土风俗的描写,艺术结构的顺乎“自然”,以及对抒情、幻想、渲染等十分有限的运用,都和他作品真实、自然、质朴的艺术风格相统一。总之,在周立波的文学观和文学创作中,科学意识和革命意识是高度统

11、一的,并使革命意识能够脱离相互的阶段而上升到科学的自觉的高度。其文学观和文学创作既能在整体上,在总的方面上服从于党和阶级的利益,又能在党的指导思想出现失误和党内的阴谋家、野心家掀起浊风恶浪时,执著地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而不至出现大的迷误。3、周立波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为什么堪称中国革命生动形象的史诗?一、暴风骤雨真实细致地反映了土地改革中农村的社会现实关系,表现了在土改斗争的发动阶段至初胜阶段,农民和地主那种错综复杂、相互渗透的关系,显现出各式各样的形态和不甚分明的状况。二、山乡巨变的艺术构思基本从生活出发,对社会现实关系进行真实、深刻的描写,在新背景下,具有不同于前的特色,现实关系是作品

12、的主体和有机构成,最真实地展现了在生产力极为落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极不发达这样一种历史条件下,进行高度公有化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过程中中国农民的心灵史和命运史,表现他们在这种唯意志的社会大变动中的惶惑、痛苦、自私、狭隘、不得已、眷恋土地、忧虑前途等心态。当代描写农村集体化的所有作品中,无一部作品对现实关系的描写达到了山乡巨变的真实度、生活度。4、周立波的文学观和文学创作的不足之处。不足之处是相对忽略了文学的本体和主体作用。他受卢卡契的文学理论影响较深,强调反映论,把农村现实生活的反映,作为科学认识和说明现实生活的手段,强调文学是“社会生理学”,相对忽略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面,强调“接近自然艺

13、术”,同时对形象思维的某些规律注意不够,为了“自然”,常影响了人物的典型化。5、分析比较老孙头和“亭面糊”盛佑亭的描写,简述精细观察和客观描写使人物具有的一种“科学”标本的价值,至今不减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一是老孙头的艺术形象具有历史的逼真感和较高的美学价值。典型意义:在旧中国饱经苦难的老一代农民,既是革命的一种基本力量,又需经过长期的教育,才能摆脱自己身上因袭的旧思想和习惯势力的沉重负担,跟上时代的步伐。二是“亭面糊”的典型意义:中国老一辈贫苦农民的愿望、命运和前途,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选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既是劳动者又是小私有者的两重性。通过“亭”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内涵的喜剧

14、性格,具体生动地体现出来了,达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其劳动人民的美德和小私有者的劣根性,新思想的影响和旧意识的烙印,辩证地统一在一起。“亭”的形象,深刻表现了老一代农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大变动时期的精神状态和前进轨迹。三是两个人物形象无论在描写分寸的把握上,还是在性格的开掘上,都有新的突破。精致的观察和客观的描写,使其具有了一种“科学”标本的价值。C、郭小川(19191976):原名郭恩大,笔名马铁钉,他始终称自己是乡村诗人,是劳动人民,所以被称为劳动战士诗人。主要著作有:平原老人、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鹏程万里、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昆仑行等。郭小川是新中国最高亢激越的歌手,是政治抒情诗

15、的代表人物,他又是一个个人真情的表达者和人性的探索者,他的人生包含了新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学的主要密码,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意义。1、真情战士。一、郭小川战士意识浓厚,战士是他坚持终生的人生定位。战士就是革命战士,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身份,其诗作以抒发政治感情为中心,是政治信念的诗歌化,但又以战士情怀和战士的心理为基础,这个战士就是郭小川本人,因此他的政治抒情诗呈现出强烈的个人特点。二、“战士”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道德形象,郭小川用诗句展现的战士都有浓烈的道德色彩,这也是对完美的战士形象的追求。无论“文革”前后还是和平时期,郭小川都要求自己是个战士,要继续革命。这种战士情怀和理想有浓重的反省色彩和自我斗争的性质。他在进行自励和自我完善,总在激发和保持着自己的革命激情,以把自己塑造成完美的战士。2、战士的悲剧。郭小川向人的内心的发掘也促使他向革命历史的纵深处挺进,他要写出在革命队伍中抹不去的异样体验,因为他渴望表达真实的情感和真实的故事,其叙事长诗一个和八个是革命队伍某个侧面的真实写照,虽然是文学的胜利,却是郭小川革命生涯上的失败。在以敌我斗争为法定框架的文学时代,这部作品所表现的革命队伍的复杂性、革命者经历的曲折性、人性内容都使他成为一种异端,他因此受到了无法摆脱的纠缠,遭到长期的迫害,使他的后半生生活在浓重的阴影下。3、诗里诗外。虽然郭小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