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题201906110318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8980270 上传时间:2020-01-02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5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题201906110318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题201906110318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题201906110318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题201906110318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题201906110318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题20190611031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题201906110318(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 20192019 届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题届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 (一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先秦两汉时期,就诗礼文化中的诗教与礼制的互动关系而言,两者或离或合,大略经 历了五次历史性演变。 先周时期,诗教与礼制天然遇合,生成诗礼文化的初级国家形态。诗教争礼制最初经历 了从自然状态,过渡到舜以来初级国家形态的漫长历程。当原始部落社会迈进初级国家的门 槛时,朴素自然的民间礼俗一变而为初级国家形态的礼

2、制。于是,礼制建设向诗教提出了前 所未有的新要求 : “命汝典乐,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尚书舜 典)这是帝舜发出的对子弟开展诗教的命辞。从此,诗教与礼制相结合,共同启动了诗礼文 化建构的历程。 西周时代,诗教与礼制水乳交融,生成诗礼文化的高级国家形态。西周初创,即十分重 视诗礼文化建设。在周太师整理规范前代已有诗作的基础上,以周公旦、成王诵为代表的诗 人群体创制了大量新诗,以施于王室与公室典礼。其中,以“五礼”为核心的礼仪制度规范, 重在明等级;以“六艺”为核心的贵族教育内容,重在调人情。于是,诗教与礼制二者相互 倚重,相与为用,紧密结合,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 春秋时期

3、,诗教与礼制渐次分离,制度之教演变为文化之教。平王东迁,王室渐次衰微, 原本以和合礼制为主要任务的诗教,逐渐从礼制系统中淡出。转而演变为儒、墨、名家的道 德修身和言辞进身手段。此时开始盛行的歌诗 、引诗以“言志”的文化活动,显示出 诗教脱离典礼轨道的倾向。此时的诗已不再仅仅是一种艺术化的礼制,而是独立的大学 文本了。诗教因西周传统礼制的变革崩坠而趋向没落,诗教对建构诗礼文化的影响力自然就 减弱了。 战国时期,诗教与礼制相互乖离, 诗成为少数经师传习的文学文本。当时,七雄争霸, 礼崩乐坏,就连儒家在传播诗上也有心无力,其他学派如纵横家引述诗句完全是出 于论辩术的需要,法家则危言耸听地说如果用诗、

4、书、礼、乐治国, “敌至面削,不至必贫” (商君书去强)。秦王朝建立后,更是以焚书坑儒的极端手段毁灭诗礼文化, 诗既在 被灭之列,诗教自然也无施展空间,这样它就从国家和民间两个领域完全退出。只能奄奄一 息地苟活于少数经师之手了。 - 2 - 两汉时期,诗教与礼制完美结合,诗礼文化上升为皇权制国家的政教样板。汉武帝独尊 儒术以后,诗教走向了它的终极形态政教化。当时,上有官学,下有私学,形成了诗教 彬彬之盛的局面,国家政教道德得到了强化。当时的学者翼奉说, 诗和易 春秋一 样, “皆列终始,推得失,考天心,以言王道之安危”(汉书吴奉传)。足见诗和其 他儒家经典一道,参与了汉代国家礼制的建设。 从诗

5、教与礼制关系的离合与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诗与礼共生互动的基本类 型;进而从诗礼文化的起落兴衰中,既可透视出历史文化的运行与演变规律,也可以为实现 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提供历史借鉴。 (摘编自郝建杰诗教与礼制的离合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尚处在原始社会的帝舜要求对子弟开展诗教,标志着诗教开始与礼制相结合。 B.西周时代周公旦等人创制新诗用于王室和公室典礼,诗教与礼制已水乳交融。 C.春秋战国时期诗教与礼制渐行渐远,秦朝时达到极点,诗教从全社会彻底消失。 D.汉武帝时期官学、私学都重视诗教,诗教与礼制完美结合,诗教走向了政教化。 2.下

6、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首段开宗明义,概括说明先秦两汉时期诗礼文化中诗教与礼制互动的总体情况。 B.中间五段结合不同的时代特征,具体论述诗教与礼制离合关系的五次历史性演变。 C.文章末段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本文所作研究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D.文中引述尚书 诗 春秋 商君书 汉书等古典文献,有力支撑了作者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诗教与礼制离合的五次历史性演变中,第一次是开端,经历了最漫长的过程。 B.诗教与礼制的离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第五次完全又回到了第二次的状态。 C.从诗教与礼制离合的不同状态来看

7、,诗教只有与礼制相结合,才有其历史价值。 D.两汉时期诗教与礼制完美结合,这种状态后来应该一直持续,直到清王朝灭亡。 ( (二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叶嘉莹叶嘉莹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 “我一生,70 年从事教学,我觉得这真是我愿意去投入的一个工作。如果人有来生,我 就还做一个教师,我仍然要教古典诗词”庆典上,叶嘉莹将自己与诗词的情缘娓娓道来。 她满头华发,却散发着诗意的青春;她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她要以悲观之体认, - 3 - 过乐观之生活 “莲实有心应不死

8、,人生易老梦偏痴” 叶嘉莹对诗词的兴趣,从幼年便开始了。1924 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四合院内。三 四岁时,父母便教她背诵诗词。旧学修养很深的伯父叶廷又,常与侄女谈诗吟词。如今大家 听叶嘉莹讲课,往往觉得她的吟诵最具特色。殊不知,当今年轻人很难掌握的平仄声律,她 从幼时便已熟知。 叶嘉莹一生命运多舛。 “七七事变”后,其父随国民政府南迁,与家中断绝音讯;17 岁时 再罹丧母之痛。带着两个弟弟在厄运中挣扎,她开始试着用诗词去抚平内心的创痛。 “窗前雨 滴梧桐碎, 独对寒灯哭母时” “本是明珠掌上身, 于今憔悴委泥尘”这些引人恸哭的诗句, 成为她一生诗词创作的开端。 1941 年,叶嘉莹考入辅

9、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成为古典诗词名家顾随先生 最得意的门生。顾随曾在给她的信中写道:“假使苦水(顾随别号)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 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 ”他希望叶嘉莹不仅要继承自己衣钵,更要“别有开发,能自建树, 成为南岳下之马祖。 ” 20 世纪 40 年代末,叶嘉莹离开故乡,开始了一生的漂泊。从北平到上海,从台北到波士 顿, 从密歇根到温哥华, 时空变换, 唯有诗词是她不变的追求。 “我一生一世都喜欢古典诗词。 ” 叶嘉莹如是说。对她而言,诗词融进了她的生命,她也将生命写成了诗词。 “我想到古人说的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那去来之间是怎样的匆匆? ”回首来路,叶嘉莹表

10、示,自 己的一生趣向就是“把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美好的精神文化传承下来,不要把它断绝。 ” 70 年的教书生涯,叶嘉莹为无数人传道授业。从天真孩童到耄耋老者,无不从她的讲授中品 味诗词之大美,体悟中华文化之深邃。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1948 年, 24 岁的叶嘉莹离开祖国大陆时不会想到, 再次回归故土时, 已是 26 年以后。 1974 年,叶嘉莹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北京,写下一首 2700 字的长诗祖国行 : “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30 多年来,叶嘉莹讲授古典诗词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1993 年,她受邀担任南

11、开大 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并捐献出一半退休金,约 10 万美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 言学术基金”奖掖后学。2010 年,叶嘉莹领衔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从事“中华吟诵的抢 救、整理与研究”工作。2012 年 6 月 15 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紫光阁,亲自为 叶嘉莹致送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的聘书。那一年,叶嘉莹 88 岁。 - 4 - “我的愿望只是想把我自己心中的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作为一点星火,希望能借此也点燃 其他人,特别是年轻人心中热爱古典诗词的一点星火,相信我国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生命与 智慧,必将在神州大地上展现出一片璀璨的光华。 ”叶嘉莹说。 “古典诗词是宝贵的传统

12、文化瑰宝,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 者。 ”叶嘉莹,满头华发,一袭黑裙,百花罩衫,一枚珍珠胸针90 岁的她站在那里,就是 一首诗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4 年 5 月 12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中的“有心”一词含蕴深厚,包含了叶嘉莹先生 在苦难人生中对诗词的坚守与热爱。 B.恩师古典诗词名家顾随先生在给叶嘉莹的信中不仅对她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还对其 开创一派词学有着深厚的期望。 C.从“独对寒灯苦母时”到“眼流涕泪心狂喜” ,我们分明能够看到叶嘉莹先生的坎坷人生 和投身祖国怀抱时的欣喜之情。

13、 D.70 年的教书生涯中,叶嘉莹先生为她的学生传道授业,他们无不从她的讲授中品味诗词 之大美,体悟中华文化之深邃。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交代“她满头华发,却散发着诗意的青春” ,正好与文章结尾她那清荣、高雅的 气质相呼应,塑造了叶嘉莹先生清俊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 B.因为挚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瑰宝古典诗词,叶嘉莹先生以“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 骚李杜魂”的责任与坚守仍旧奋战在教育第一线。 C.回归故土的叶嘉莹先生,设立奖学金、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积极参与诗词文化的普 及工作,受到了温家宝同志的亲切接见。 D.数十年的漂泊困苦和晚年设

14、置奖学金奖掖后进,就是叶嘉莹先生“以悲观之体认,过乐 观之生活”的真实反映。 6.请结合材料说说你对标题“叶嘉莹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的理解。 (6 分) ( (三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家有门户石家有门户石 - 5 - 吴昌勇 汉江由陕入鄂前,在陕南白河环环绕绕,被两岸青山搀着挽着。白河之所以得此名,是 因为有条白石河,碎银一样的白火石铺满河床和河岸,太阳底下泛着银光。和白石河齐名的, 是县里当做景区打造的红石河。红石河铺满赭红色的卵石,大小不一,密密麻麻,远看河水 浸着石头激起层层细

15、浪,近看俨然石头抬着河流一路欢歌。 红石河附近的村庄,百姓房前屋后尽是从河里捡回来的石头,柴垛一样码着,各家各户 门前修着花坛,花坛四壁镶嵌着核桃大小,或拳头大小的石头,看上去亲切自然。稍大一点 的石头放在屋门口,当做凳子坐。到了夏季,在屋外乘凉,坐着石凳摇着蒲叶扇,神仙一样 快活自在。 在红石河中下游有个石梯村,一道名曰“阳坡梁子”的大山成为陕鄂分界线,山这边是 陕南白河,山那边是湖北郧县。相对于其他村组,这是一个好不容易有个平坦处的小山村。 镇上干部想,既然村子是湖北的老乡到了陕南的第一脚,就当做门脸一样建设,村子里的屋 舍整整齐齐地建在路旁,徽派民居的建筑格调,门前有花坛,屋后是红石河,

16、各家各户房连 房,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很安静,也很悠然。 房子建好后,镇上想着得有点文化气息,让村子既有面子,也有里子。动脑一想,首先 想到的是红石河,以及红石河里一窝一窝的石头,于是就将重好几吨的大石头从河岸上搬进 村子。很快,这个只有百十户人家的石梯村,卧着的,躺着的,站着的,蹲着的,尽是各色 各样的石头。和花花草草在一起,石头就有了文化,也就成了一道自然景观。老百姓都说, 真真地没有想到,这些普普通通的石头也能为村子壮门面。 日子一久,镇上又生出新主意,能不能借助石头把文化往家里送,让河里的石头学会说 话,让每家每户都有一块像样子的门户石,把核心价值观镌刻在石头上,让百姓出门进屋一 眼就能看到石头上的字。镇上干部心存忐忑地进村开会征求意见,没想到老百姓满口答应, 都说有了门户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