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新课标河流地貌发育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8976206 上传时间:2020-01-0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一新课标河流地貌发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新课标河流地貌发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新课标河流地貌发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新课标河流地貌发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新课标河流地貌发育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一新课标河流地貌发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一新课标河流地貌发育(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3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地貌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 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_地貌和_ 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_作用有关。 一、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 形成_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侵蚀堆积 外力 侵蚀 长江流经的省区及水电站.swf 安安 徽徽 江江 苏苏 江江 西西 湖湖 南南 湖湖 北北 重重 庆庆 云云 南南 四四 川川 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青青 海海 上上 海海 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 唐古拉山 东 海 川 江 宜宾 城陵矶 枝城 洞庭湖鄱阳湖 南京 扬州镇江 沱沱河 通 天 河

2、 金 沙 江 荆 江 玉树 扬子江 长 江武汉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问题探究一:长江不同河段河谷形态的差异问题探究一:长江不同河段河谷形态的差异 青青 藏藏 高高 原原 云云 贵贵 高高 原原 四川盆四川盆 地地 长长 江江 中中 下下 游游 平平 原原 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 长江河源地区 长江水系图 岷 江 宜宾 乌 江 嘉 陵 江 重 庆 洞庭湖 武 汉 宜昌 汉 江 湖 口 鄱阳湖 赣 江 上 海 湘 江 雅 砻 江 雅砻江嘉陵江乌江 鄱阳湖洞庭湖 长 江 水 乡 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重庆 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武汉 长江下游最大的城市上海 在河流发育初期,河流落差,流速,

3、 能量,河流侵蚀作用以向和向侵 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和 。这时的河 谷,谷壁,横剖面呈“”型。 大 一、河流侵蚀地貌 快 集中 下源头 加深延长 深而窄陡峭 V 溯源侵蚀溯源侵蚀 headward erosionheadward erosion 定义:河流或沟谷发育过程中,因水流冲刷作用加剧,下定义:河流或沟谷发育过程中,因水流冲刷作用加剧,下 切侵蚀不仅加深河床或沟床,受冲刷的部位随着物质的蚀离,并切侵蚀不仅加深河床或沟床,受冲刷的部位随着物质的蚀离,并 使其向上游源头侵蚀后退的现象。又称向源侵蚀。使其向上游源头侵蚀后退的现象。又称向源侵蚀。 原因: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必然引起河流的再塑造。当侵蚀

4、原因: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必然引起河流的再塑造。当侵蚀 基准面上升时,水面比降减少,水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减弱,河流基准面上升时,水面比降减少,水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减弱,河流 发生堆积。相反,当侵蚀基准面下降时,因基面下降而出露的河发生堆积。相反,当侵蚀基准面下降时,因基面下降而出露的河 床坡度增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开始在新出露的河段发生侵蚀床坡度增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开始在新出露的河段发生侵蚀 ,然后逐渐向上游发展,导致溯源侵蚀。所以侵蚀基准面变化是,然后逐渐向上游发展,导致溯源侵蚀。所以侵蚀基准面变化是 引起溯源侵蚀的最主要原因。引起溯源侵蚀的最主要原因。 n n 例证:溯源侵蚀在河流源头和河口

5、地段最为明显。河谷或例证:溯源侵蚀在河流源头和河口地段最为明显。河谷或 沟谷源头,因河床纵剖面较陡,下切侵蚀作用加强,引起向上游沟谷源头,因河床纵剖面较陡,下切侵蚀作用加强,引起向上游 不断侵蚀,从而加长河谷的长度。在黄土地区溯源侵蚀现象最为不断侵蚀,从而加长河谷的长度。在黄土地区溯源侵蚀现象最为 明显,因为黄土土质松散并多节理,降雨后沿冲沟向上侵蚀。沟明显,因为黄土土质松散并多节理,降雨后沿冲沟向上侵蚀。沟 头地区每年向源侵蚀可达数十米,这是黄土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之头地区每年向源侵蚀可达数十米,这是黄土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之 一。河口地段由于侵蚀基准面的下降,可以引起河流下切,产生一。河口地段由于

6、侵蚀基准面的下降,可以引起河流下切,产生 溯源现象,形成多级阶地。溯源现象,形成多级阶地。 n n 溯源侵蚀现象在河流中极为普遍,除上述河口段因基面下降溯源侵蚀现象在河流中极为普遍,除上述河口段因基面下降 引起的后退侵蚀以外,主支流上游的沟谷源头向河间地的侵蚀、引起的后退侵蚀以外,主支流上游的沟谷源头向河间地的侵蚀、 河流上各个跌水的向上游后退侵蚀等均属于溯源侵蚀。溯源侵蚀河流上各个跌水的向上游后退侵蚀等均属于溯源侵蚀。溯源侵蚀 使河床向纵深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引起河流纵剖面的变化。使河床向纵深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引起河流纵剖面的变化。 庐 山 三 叠 泉 问题探究二:图中a、b哪一处的堤坝要特殊

7、加固? b a 凹岸 凸岸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 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 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 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一、河流侵蚀地貌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荆江大堤 荆江Ching River亦作Ching Chiang或Jing Jiang 中国长江自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 段的别称。全长360公里。藕池口以上称上荆江,以 下称下荆江。下荆江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 之称。荆江以北是古云梦大泽范围,以南是洞庭湖, 地势低洼,长江带来的泥沙在此大量沉积。1600年前 的东晋时代开始筑

8、堤防水,围垦云梦大泽,至明代形 成北岸荆江大堤。由於泥沙不断沉积,河床已高出两 岸平原,成了地上河。北岸靠180多公里的荆江大堤 保卫富饶的江汉平原。大堤经多次全面整修,防洪能 力有了提高。为解除洪水威胁,保护荆江大堤,1952 年兴建荆江分洪工程。19661968年又在中洲子和上 车湾进行人工截弯取直,而在1972年沙滩子发生自然 裁弯,使荆江河道缩短约78公里,提高了泄洪能力。 “”型河谷形成后,河流落差。这时河 流向的侵蚀作用减弱,向的侵蚀作用 加强。河流在凹岸,在凸岸,使河流 更为,河谷。 变小 一、河流侵蚀地貌 下河谷两岸 侵蚀堆积 弯曲拓宽 经过漫长的过程,河谷,横剖面呈宽而浅 的

9、“”型。 展宽 一、河流侵蚀地貌 侧蚀 下蚀减弱 侧蚀增强 下游 中游上游 V型谷U型谷 下蚀和溯源侵蚀 一、河流侵蚀地貌 河谷深而窄 谷壁陡峭 河谷宽而浅 分析张家界“V”型河谷的形成过程,应综合 考虑内力、外力的共同影响。内力作用使地壳发生 垂直运动,外力作用使河床不断下切,河谷处在发 育的早期阶段。 活动题湖南张家界 被河流搬运的 物质,在河流搬 运能力减弱的情 况下会_下 来形成_地 貌_是 比较典型的一种 河流堆积地貌类 型,包括_ _、_ _和_ 三种类型。 二、河流堆积地貌 堆积 堆积 冲积平原 洪积 河漫滩 三角洲 平原 平原 在山区由于地势_ ,洪水期水流 速度_携带了大量_

10、和_。当 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 _,河道变得_,水流速度_, 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_下 来,形成_堆积地貌,称为_。 洪积扇不断_而彼此相互_, 就形成广阔的_。 二、河流堆积地貌 陡峭 快砾石泥沙 平缓开阔减慢 堆积 扇状洪积扇 扩大联合 洪积平原 洪积扇 分布地带: 山前(山麓) 洪积平原 活动题 1、细沙在书本前的堆积体外形是否具有山前 洪积扇的特征? 答:细沙的堆积体外形具有山前洪积扇的特征。 活动题 2、流水搬运物体的重量与水流速度的6次方成正 比。据此推想,山前洪积扇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分 布有什么规律? 答:洪积扇扇顶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分选 性较差。随着流水

11、搬运能力向扇缘减弱,堆积物 质变细,分选性也较好,一般为沙、粉沙等。 活动题 3、这个实验能否反映山前洪积扇不同颗粒沉积物 的分布规律?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实验选用的颗粒物大小比较均匀。 活动题 4、如何改进这个实验? 答:选择颗粒大小和形状不同、质量不等的物质混 合后作为实验材料。 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_,形 成_。_的面积不断扩 大,在枯水季节_,形成_ 洪水季节,_被_,继续 _。如果河流改道或者继续向下侵 蚀,河漫滩被_。多个被_的河漫滩 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宽广的_。 二、河流堆积地貌 堆积 水下堆积体堆积体 露出水面河漫滩 河漫滩洪水淹没 接受堆积 废弃废弃 河漫滩平原 A

12、B 河漫滩 河漫滩扩大,多个河漫滩连成一片 河漫滩平原 二、河流堆积地貌 凸岸 凹岸 图中河漫滩平原主要分布在什么河段? 分布发育于: 河流中下游 二、河流堆积地貌 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 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 泥沙便会_在_,形成_。 二、河流堆积地貌 堆积河口前方三角洲 分布: 河流入海口 图中三角洲平原主要分布在什么河段? 案例 200年内可淤平莱州湾,2500年内可淤平整个渤海 世界上一些主要_的两岸,常常布满大大 小小的城市;越往_的_,城市也越密集 。多数乡村的分布也与_有关。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 河流中下游 河流 华北

13、平原耕地连片 常形成大规模的乡村 江南水乡河网密布 耕地破碎,乡村的 规模相对较小 河流的_为聚落的分布提供了多方面 的有利条件。河流可为聚落提供充足的_ _。河流作为_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对 外联系和运输。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_,土壤 _,利于_,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_产品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冲积平原 生产生活 用水交通运输 平坦 肥沃耕作农副 聚落选择的地点,不仅要充分利用_ 还要避免受到_的威胁。在河流冲积平原 上的聚落,首先要考虑_的威胁。因此,聚落一 般都分布在_的地方。 自然条件 自然灾害 洪水 洪水淹不到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在山区河谷中,为防御洪水,聚落一般分布

14、在 冲积平原向_的过渡地带,即高于_的地 方,而且还要注意避开_、_、_等 地质灾害。 山坡洪水位 滑坡坍塌泥石流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在平原低地,为防御洪水,人们通常要_ 和_河堤。聚落一般沿_成_状分布。 加高 加固河线 活动题 (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 的A地;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 的B地? 答: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平坦地形较少,聚落靠近 河流分布,取用水比较方便。河流中下游海拔较低 ,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可避免洪水的威胁。 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 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因而 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 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巴西 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 思考: 是不是所有的冲积 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