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国民收入核算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8976073 上传时间:2020-01-0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9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原理—国民收入核算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经济学原理—国民收入核算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经济学原理—国民收入核算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经济学原理—国民收入核算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经济学原理—国民收入核算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原理—国民收入核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原理—国民收入核算(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 管理系经济学课件 第11章 国民收入核算 管理系经济学课件 一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二 国内生产总值 三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是现代经济 学的两个组成部分之一,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宏观经 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 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 增长、国际收支等问题,目标是寻找保持经济长期稳 定发展的对策。 讲课提纲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 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 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 产量、收入、价格

2、水平和就业水 平进行分析。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为宏观经 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社 会的整体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分析 一国或地区的总产出、失业、物价水平、国际贸易等宏观经 济总量,揭示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提供解决宏观经济 问题的政策建议。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宏观经济问题 国内 国外 提高总产出、稳定物价、低失业率 贸易发展、汇率的稳定与升贬、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需要解决的问题 、失业率 、通货膨胀率 、促进经济增长(GDP增长速度) 、国际收支平衡 中国2013年宏观经济数据 GDP 2013年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 2014年2月24日 中国2013年宏观经济数据 CPI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 2014年2月24日 中国2013年宏观经济数据失业率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 ,略低于上年末的4.09%。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 2014年2月24日 中国2013年宏观经济数据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8213亿美元,比上年 末增加5097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0969元人 民币,比

4、上年末升值3.1%。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 2014年2月24日 中国2013年宏观经济数据货物进出口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以美元计价为416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出口 为22096亿美元,增长7.9%;进口为19504亿美元,增长7.3%。进出口差额 (出口减进口)为2592亿美元,增加289亿美元。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 2014年2月24日 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古典学派减少政府干预 政府在宏观经济体系中的角色 十八大报告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

5、 府作用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 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 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 保护。 凯恩斯学派 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政府干预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行为,两者 的研究对象不同,但宏观经济分析必须以微观分析作为基础。 由于总体经济行为绝非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对微观经济是正 确的东西,对宏观经济未必是正确的,微观经济学的一些结论不一定适 用于宏观经济学。 三、宏观经济学方法 宏观经济学运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它在运用总量分析法时,不仅 要注意经济个体的数目

6、,还要注意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在总体经济行为中 的地位和作用。 此外,宏观经济学中,同样有短期和长期,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 的分析,还有大量运用在微观分析中的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法。 四、宏观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宏观部分的章 节安排 国民收入 短期决定及对策 长期决定及对策 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 (chap 14 ; chap 19) 总需求曲线 (chap 15) 总供给曲线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国际市场 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 经济增长论和经济周期理论( chap 18) 第11章 国民收入核算 管理系经济学课件 一 GDP 的定义 二 GDP的核算方式 三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

7、 (第11章第2、3、6节) 国民收入核算是用来测量一个经济社会宏观经 济运行情况的一组指标。其中最核心的指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 讲课提纲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一、GDP的定义 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 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 (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对GDP定义的理解: 市场价值 第一.市场价值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等于单位价格乘产量。 第二.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交换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 生产、政府给残疾人发放的救济金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思考:其他条件不变,男主人和女保姆结婚,对一国GDP有

8、什么 影响? 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 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指在一定时期内 生产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或 者最终产品是最后供人们使用或消费的产品 。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指用于再 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或是在以 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对GDP定义的理解: 最终产品 一件上衣从生产到消费者经历的阶段 进价 0 15 30 45 50 售价 15 30 45 50 价值增值 15 15 15 5 生产的价值 15 15 15 5 棉农种植棉花纺织厂服装厂售衣商 最终购买

9、 使用者 供最终购买者使用的上衣,称为最终产品。 棉花、纱、布则称为生产上衣的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终使用者购 买的产品和劳务。比如成衣。 通常包括: 个人消费品; 政府购买的产品或劳务; 企业作投资用的产品(如机器设备); 出口产品。 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的产品,即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的产品,即 作为原材料的产品作为原材料的产品. .比如棉花、纱、布匹。比如棉花、纱、布匹。 注意:注意: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不是从产品本身的物质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不是从产品本身的物质 属性来区别,而是从它们在再生产的循环流转中属性来区别,而是从它们在再生产的循环流转

10、中 的功能来区分的。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又的功能来区分的。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又 可作为中间产品。可作为中间产品。 一箱面包从生产到消费者经历的阶段 进价 0 30 50 80 100 售价 30 50 80 100 价值增值 30 20 30 20 生产的价值 30 20 30 20 农民种植小麦粮食厂面粉厂面包店 最终购买 使用者 最终产品价值 最终消费者的购买支出100 若将中间产品价值计算在内,则 GDP=30+50+80+100=260,造成重复计算。 解决这一问题,在具体计算时采用增值法 ,计算在生产不同阶段增加的产值(value added),即仅仅计算销售产品和劳务收益

11、 与为生产该产品或劳务而购买中间产品费 用之间的差额。 在上例中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为各个生 产环节增加的产值之和。 30+(50-30)+(80-50)+(100-80)=100 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 价值 。 两者之间的差额表达为存货的增减变动。 往年生产当年出售的不计入当年GDP; 当年生产但未出售的应计入当年GDP,作为企业 的自己买下的存货投资。 例如:假定生产1000亿元,只卖掉900亿元,则 GDP是1000亿元,其中的100亿元,为企业存货投 资,记作企业存货投资增加; 假定生产1000亿元,卖掉1200亿元,则GDP仍是 1000亿元,多卖的200

12、亿元,记作企业存货投资减 少。 GDP只衡量现期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二手货 的出售并不包括在GDP中。 对GDP定义的理解: 生产 GD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 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存量 是一定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的变量 。 流量 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例如:2009年我国新出生人口为1615万。 2004年底我国人口总数是129988万。 对GDP定义的理解: 一定时期 GDP是一个经济社会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 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 中国的GDP指的是中国大陆(Chinese mainland)的GDP,而没有包括香港、澳门 和台湾地区的GDP。 与此相联系

13、的国民生产总值GNPGNP(Gross Gross National ProductNational Product)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 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对GDP定义的理解: 一个经济社会 GNP与GDP GNP是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本国 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 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GNP的一部分 可以来自国外。因而GNP是本国居民在全世界范围所 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是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 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 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

14、的本国居民。GDP仅包 括国境线范围内生产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不涉 及国外。 是指本国与外国居民在本国领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 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该国国民在国内所创造的最 终产品的总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所创造的最终产 品的总价值。 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 值。 GNP并不总等于GDP,它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GDP。 如果GNP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 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 市场价值;如果GNPGDP,正好相反。 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GNPGDP,只有本国公民在 国内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值。 思考1: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产值属于? 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 思考2:2013年9月2日晚间,微软宣布,将以54.4 欧 元(约7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旗下的大部 分手机业务和诺基亚的专利许可证。交易完成后, 全球约3.2万诺基亚员工将加入微软,其中有4700名 是芬兰员工。 信息来源:2013年09月03日新浪科技 这项交易对中国的GDP, GNP产生怎样的影响?对芬兰 和美国的影响呢?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相对重要 性下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从而 使GDP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总产出指标。 三、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