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精练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8975180 上传时间:2020-01-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精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精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精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精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精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精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精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精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9四川自贡】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 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A【解析】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故选:A。2、【2019湖南邵阳】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当地政府迅速组织人员展开扑救工作。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该方法利用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或氧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答案

2、】D【解析】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该方法利用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故选:D。3、【2019江苏上饶中学八年级上期末】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左侧试管中的红磷能燃烧B只有右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C磷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污染【答案】A【解析】A红磷的着火点是200左右,热水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所以红磷不能燃烧,故错误;B白磷的着火点较低,热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所以白磷发生了燃烧,故正确;C磷燃烧是磷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3、,属于氧化反应,故正确;D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一种有毒物质,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空气污染,故正确。故选A。3、【2019江苏徐州联校期末】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A减少空气通入量 B充分利用热能 C块状煤碾成粉末 D净化尾气【答案】C【解析】将煤粉碎或做成蜂窝煤,能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鼓入空气,增加氧气的浓度,都可以使煤充分燃烧。故选C。4、【2018湖南邵阳】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相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A. CO2 B. N2 C. O2 D. CO【答案】D【解析】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

4、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其中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故选D。5、【2019江苏南京】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氨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答案】B 【解析】根据爆炸是由于急速的燃烧在有限的空间而引起的,因此要满足燃烧的条件,气体必须是可燃性气体遇明火,A、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A错;B、氢气具有可燃性,因此氢气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B正确;C、氦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C错;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D错。故选:B。6、【2019甘肃兰州

5、】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因山脊的一棵云南松被雷击起火而引发森林火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云南松为可燃物 B雷击使温度达到云南松的着火点C开辟隔离带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可以喷洒干粉(NaHCO3)进行灭火【答案】C【解析】A.云南松为可燃物,故正确;B.雷击使温度达到云南松的着火点,故正确;C.开辟隔离带是通过隔离可燃物灭火,故错误;D.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故选:C。7、【2019广西北部湾】下列标志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B CD【答案】C【解析】A、是可回收利用标志;B、是腐蚀品标志;C、是禁止烟火标志;D、是易燃物标志;

6、故选:C。8、【2019江苏苏州】下列说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家中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C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水浇灭D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答案】D【解析】A、家中燃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检查,以防止产生的电火花引发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C、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不能立即用水浇灭,应用湿抹布铺盖,故选项说法错误。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

7、,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尽量贴近地面,寻找安全出口,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9、【2018山东青岛】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B【解析】A、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错误;B、将煤块粉碎后能够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使其燃烧更充分,正确;C、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门窗

8、,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错误;D、用水灭火,利用了水能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错误。故选B。10、【2019山东德州】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B.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答案】C【解析】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烧杯中的热水可以提高温度,也可以隔绝空气的作用;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以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故选C。11、【201

9、9甘肃兰州】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石油 B天然气 C地热能 D煤【答案】C【解析】化石能源是指远古时代的动植物的尸体在地壳中经过高温、高压、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转化而成的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其中地热能不是化石能源,故选:C。12、【2019湖南株洲】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A煤焦油 B润滑油 C柴油 D煤油【答案】A【解析】石油属于混合物,它是由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机油等沸点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石油通过分馏即可得到上述物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生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焦炉气等产物,煤气、煤焦油、焦炉气均属于煤加工的产品。A煤焦油属于煤加工的产品,故选项符合题意

10、。B润滑油属于石油加工的产品,故选项不合题意。C柴油属于石油加工的产品,故选项不合题意。D煤油属于石油加工的产品,故选项不合题意。13、【2019湖北襄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襄阳人心,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汉江 B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保卫蓝天 D废旧电池集中回收【答案】A【解析】A、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汉江会造成水体污染,错误;B、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能保护环境,正确;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保卫蓝天能保护环境,正确;D、废旧电池集中回收能保护环境,正确;故选:A。14、【2018江苏扬州】煤炭燃烧排出的尾气中,能形成酸雨

11、的是( )A. N2 B. CO2 C. SO2 D. H2O【答案】C【解析】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A、 N2不溶于水,不能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B、CO2溶于水形成溶液的pH不小于5.6,不能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C、SO2在空气能形成硫酸,硫酸pH小于5.6,能形成酸雨,符合题意;D、水的pH=7,不能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故选C。15、【2019.江西】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答案】D【解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空气污染物或温室气体而氢气燃烧后仅生成水、属于新能源。16、【2019甘肃永昌六中九年

12、级期末】2017年我国海域可燃冰开采取得重大突破,下列有关可燃冰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燃冰是一种纯净物B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不易长久保存C可燃冰的成功开发利用使“水变油”成为可能D可燃冰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没有任何危害【答案】B【解析】A、“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和甲烷晶体(CH4H2O),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可燃冰存在于低温高压环境下,在常温常压下不能稳定存在,故B正确;C、可燃冰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油中主要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氮元素、硫元素等,所以可燃冰不可能变成油,故C错;D、“可燃冰”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会对环境

13、造成影响,故D错。故选B。17、【2018黑龙江哈尔滨】下列关于能源、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用来炼铁的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B.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柴油、煤焦油等C.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100多种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可燃冰等【答案】A【解析】A.常用来炼铁的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正确;B.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错误;C.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错误;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燃冰还没用利用和开发,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8、【2

14、019梁丰中学八年级期末】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木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分类标准(1) ,包括事例(2) (填序号)【答案】隔绝氧气,【解析】关闭液化气阀门和森林着火砍树木都是移走了可燃物;锅盖、灯帽盖都是隔绝了氧气;水警惕性吸热起到降温作用。19、【2019.河南】如图,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80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答案】2H2O22H2O+O2;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解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用80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二者都是可燃物,都接触氧气,但是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