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一本练习讲评张衡传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118963759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一本练习讲评张衡传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考一本练习讲评张衡传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考一本练习讲评张衡传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考一本练习讲评张衡传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考一本练习讲评张衡传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一本练习讲评张衡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一本练习讲评张衡传(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一本练习讲评,汉书 东汉,班固,纪传体,断代史,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迄王莽地皇四年。如苏武传。,后汉书 南朝刘宋,范晔,纪传体,断代史,上起汉光武帝,下迄汉献帝,如张衡传。,三国志 西晋,陈寿,纪传体,断代史,上起黄巾起义,下迄晋灭吴统一全国。,史记西汉,司马迁纪传体,通史,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屈原列传。,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主编,编年体,通史,上起战国,下迄五代,如赤壁之战。,聆听诵读,轻声跟读,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

2、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传记的种类: 自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张衡传属于评传。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 又评价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 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注意: 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 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 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历史中,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郭沫若,阅读考一本之知人论世,张衡(78139)东汉著名 _家、_家、 _家。在 _、_、_学、 _学、 _学、_学、_学、_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张衡(78

3、139)东汉著名 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在 文学、艺术、地震学、天文学、 地理学、数学、气象学、机械 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张衡基本信息1,张衡基本信息1,张衡基本信息1,张衡基本信息1,张衡基本信息1,120世纪50年代,我国先后发行了关于张衡和地动仪的纪念邮票,同时他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120世纪50年代,我国先后发行了关于张衡和地动仪的纪念邮票,同时他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2国际上把他同伽利略、哥白尼、开普勒齐名并提,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月球上的环形山为张衡山;,120世纪50年代,我国先后发行了关于张衡和地动仪的纪念邮票,同时他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2国际上把他同伽利略、哥白

4、尼、开普勒齐名并提,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月球上的环形山为张衡山; 31977年又将太阳系中一颗编号为1802的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4 1995年,国家天文台又免费将永久编号为9092的小行星命名为南阳星;,4 1995年,国家天文台又免费将永久编号为9092的小行星命名为南阳星; 5 2003年就在张衡诞辰1925周年之际,国际小行星中心,将新命名的“南阳星”向世界发布,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他为什么能有多方面的贡献?,张衡之所以能在多方面取得成绩,他的勤奋好学、刻苦 钻研、不慕名利、反对骄奢、不趋炎附势、勇于斗争的高贵 品质,是他取得成功的精神基础。这些精神直到今天也很值 得我们学习和

5、发扬。,张衡基本信息 2,张衡基本信息 2,1、举孝廉不行,1、举孝廉不行 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1、举孝廉不行 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2、连辟公府不就,1、举孝廉不行 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2、连辟公府不就 官府征召有才能的人做官,1、举孝廉不行 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2、连辟公府不就 官府征召有才能的人做官 3、公车特征拜郎中,1、举孝廉不行 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2、连辟公府不就 官府征召有才能的人做官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征

6、召,特指君召臣;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1、举孝廉不行 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2、连辟公府不就 官府征召有才能的人做官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4、累召不应,1、举孝廉不行 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2、连辟公府不就 官府征召有才能的人做官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4、累召不应 召见,召聘,5、永和初,出为河间相,5、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离开,指从京都赴外任职,5、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离开,指从京都赴外任职 6

7、、再迁为太史令,5、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离开,指从京都赴外任职 6、再迁为太史令 指官职调动。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5、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离开,指从京都赴外任职 6、再迁为太史令 指官职调动。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7、再转复为太史令,5、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离开,指从京都赴

8、外任职 6、再迁为太史令 指官职调动。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7、再转复为太史令 指官职调动,5、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离开,指从京都赴外任职 6、再迁为太史令 指官职调动。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7、再转复为太史令 指官职调动 8、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5、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离开

9、,指从京都赴外任职 6、再迁为太史令 指官职调动。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7、再转复为太史令 指官职调动 8、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指官职调动,补 充:,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补 充:,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补 充:,除:拜官授

10、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补 充:,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1、游于三辅,1、游于三辅 汉代都城长安附近三个行政区,1、游于三辅 汉代都城长安附近三个行政区

11、 2、视事三年,1、游于三辅 汉代都城长安附近三个行政区 2、视事三年 指官员到职工作,即治事,1、游于三辅 汉代都城长安附近三个行政区 2、视事三年 指官员到职工作,即治事 3、上书乞骸骨,1、游于三辅 汉代都城长安附近三个行政区 2、视事三年 指官员到职工作,即治事 3、上书乞骸骨 大臣辞职,意即使骸骨归葬乡土,1、游于三辅 汉代都城长安附近三个行政区 2、视事三年 指官员到职工作,即治事 3、上书乞骸骨 大臣辞职,意即使骸骨归葬乡土 4、遂通五经,贯六艺,1、游于三辅 汉代都城长安附近三个行政区 2、视事三年 指官员到职工作,即治事 3、上书乞骸骨 大臣辞职,意即使骸骨归葬乡土 4、遂通

12、五经,贯六艺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5、时国王骄奢,5、时国王骄奢 受封的土地,此指汉代所封的同姓王国,5、时国王骄奢 受封的土地,此指汉代所封的同姓王国 6、衡下车,5、时国王骄奢 受封的土地,此指汉代所封的同姓王国 6、衡下车 官吏初到任。“下车伊始”,5、时国王骄奢 受封的土地,此指汉代所封的同姓王国 6、衡下车 官吏初到任。“下车伊始” 7、又多豪右,5、时国王骄奢 受封的土地,此指汉代所封的同姓王国 6、衡下车 官吏初到任。“下车伊始” 7、又多豪右 豪族大户。右,右族,即豪族。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左边是贫民居住,称“闾左”,范晔(398445),南朝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元嘉彭城太妃卒,晔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成一家之作,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与鲁国孔熙先谋逆,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汉书内容充实,文笔简练生动,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并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后世称赞其文笔“简而且周,疏而不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