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18963533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1.1重金属污染排放现状国家环保部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要求规划以2007年污染源普查数据为基数进行减排和污染治理监管。鉴于4年间无锡市开展了大规模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为使规划更切合实际和具有指导性,我市环境监察人员于2011年46月分行业分地区对全市所有涉重行业(不仅对铅、汞、镉、铬、砷涉五类重金属,还包括了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涉铜、镍重金属)2010年的排放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摸底调查,对2007年的污染源普查数据进行了补充、调整和完善。本报告将2007年污普数据和本次排查2010年底排放数据均列出,规划基数采用本次排查2010年数据。根据2007年污染源普查数据,

2、无锡市2007年共有含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165家,主要集中在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电池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行业。2007年,全市废水中铅、镉、总铬、六价铬、砷5种排放量为41.64吨,排放量以总铬最多,其次为六价铬、铅、砷、镉;废气中仅有含铅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排放量为0.16吨;含6种重金属危险废物产生量为3745.52吨。根据2011年各区、县 (市)摸底调查,无锡市2010年共有含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304家,主要集中在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电池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行业。2010年,全市废水中无汞污染物排放,镉、砷、铅、总铬、六价铬等5种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为1.39吨,铜、镍

3、2种重金属排放量为6.27吨;废气中汞、总铬、六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为0.34吨;含8种重金属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76593.178吨。无锡市涉及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共有8个行政区:北塘区、南长区、锡山区、惠山区、新区、滨湖区、江阴市、宜兴市。从各行政区涉重企业个数来看,以江阴市最多,涉重企业个数为98个,其他依次为宜兴(62个)、新区(51个)、惠山区(47个)、锡山区(31个)、北塘区(7个)、滨湖区(6个)和南长区(1个)。1.1.1涉五类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现状分析涉五类重金属是指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编制技术指南中要求的铅、汞、镉、铬、砷五类重金属。1.1.1.1各地区涉五类重金属污

4、染物排放状况分析(1)各地区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现状从废水中各类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量来看(图1-1),以总铬最多,其次为六价铬、铅。 图1-1 废水中各类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量情况根据无锡市县(市)、区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的汇总数据,废水中6种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量前3位的县(市)、区在全市排放量中所占比例的总和最少也达到了90.97%。表1-1 无锡市各县(市)、区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状况前3位列表区县排序排放量排序废水排放量铅汞镉总铬六价铬砷1新区新区新区新区新区新区2锡山区江阴市江阴江阴市江阴市3江阴市宜兴市惠山区惠山区占市比重(%)97.5210010097.1990.97100(

5、2)各地区废气中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现状废气排放分析根据各县(市)、区上报数据的分析,我市废气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为电池制造业所排放的铅尘和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加工处理业排放的铬酸雾,主要集中在宜兴市、新区、江阴市、滨湖区、北塘区、锡山区、惠山区七个区县排放,其中排放量最大的是宜兴市,其次为新区。废气中重金属排放量情况分析全市废气中铅尘总排放量为341.62千克/年,其中排放量最大的为宜兴市,达到209.92千克/年;其次为新区,达到103.9千克/年;江阴市为20.82千克/年,锡山区为5.8千克/年,惠山区为1.18千克/年。铬酸雾排放量为28.81千克/年,其中新区为18.63千克/年,滨湖区为

6、6.38千克/年,北塘区为3.8千克/年。汞排放量为0.54千克/年,全部集中在宜兴市。(3)各地区含重金属固废产排现状通过各县(市)、区上报的含重金属危险废物情况的统计和分析,无锡市含重金属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76593.178吨/年,综合利用量为176249.548吨/年,处置量为338.43吨/年,贮存量为5.2吨/年。表1-4:无锡市各地市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量前3位列表县(市)、区排序危险废物产生量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危险废物处置量危险废物贮存量产生量含重金属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含重金属危险废物处置量含重金属危险废物贮存量1锡山区锡山区江阴市江阴市2江阴市江阴市新区宜兴市3新区新区南长区占全

7、市比重(%)99.3399.391001001.1.1.2各行业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现状(1)各行业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现状通过对各涉重行业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的分析,无锡市废水中排放重金属的企业共有142家,铅排放集中在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和电池制造;总铬排放量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钢延压加工、电池制造;六价铬排放集中在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钢延压加工及电池制造;镉、砷排放均集中在电池制造。(2)废气中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状况分析根据目前掌握的含重金属废气污染情况,无锡市废气中排放重金属的企业共有69家,其中污染物主要为铅尘、铬酸雾和汞,主要集中在电池制造、金属表

8、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两大行业。(3)含重金属固废产排状况分析无锡市共有含重金属危险废物产生企业214家,其中含重金属废物产生量最大的3个行业依次为电子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和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1.1.2涉铜、镍等其他重金属污染因子排放状况分析无锡市涉铜企业57家,废水中铜总排放量为4886.314千克/年,主要分布在新区、锡山区、江阴市、北塘区、惠山区和南长区,主要集中在金属表面处理级热处理加工和电子元器件加工(半导体制造、印制电路板制造)两个行业,排放量较大的企业有海力士-恒忆半导体有限公司、希门凯电子(无锡)有限公司、健鼎(无锡)电子有限公司、新美亚电路(无锡)有限公司、无锡华友微电子

9、有限公司、无锡宏仁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市涉镍企业较多,全市共有115家企业排放含镍废水,总排放量为1384.667千克/年,主要分布在新区、北塘区、江阴市、惠山区和锡山区、主要集中在金属表面处理级热处理加工、电子元器件加工(半导体制造、印制电路板制造)和电池制造等行业,排放量较大的企业有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无锡世成晶电柔性线路板有限公司、无锡市鸿声电镀厂、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高顶科技(无锡)有限公司。1.1.3汞污染排放源现状调查评估初步情况2011年5月开始,为摸清我市汞污染排放源现状,更好地开展汞污染防治管理工作,根据环保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汞污染排放源现状调查评估的通知(环

10、办201134号)、省环保厅关于开展汞污染排放源现状调查评估的通知(苏环办2011139号)和江苏省汞污染排放源现状调查评估实施方案要求,我市开展汞污染排放源现状调查评估工作。经初步调查,我市主要涉汞企业有12家,其中宜兴市10家均为电光源固汞生产行业,锡山区2家均为医用仪器仪表行业。1.2无锡市重金属环境质量现状1.2.1水环境质量现状(1)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现状我市目前主要监测6个集中式地表水源饮用水源地。每月监测1次,按监测的汞、砷、镉、铬(六价)、铅、铜、镍等7项重金属指标评价,全部饮用水源地重金属指标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表1规定的类标准限值,未出现超

11、标现象。根据2009年监测结果,水质全部处于类,其中类、类水质定类项目主要为铅,出现水源地为贡湖沙渚、长江窑港口。(2)地下水重金属现状我市地下水监测点位包括742厂、电影胶片厂、栖巷清泉、惠山二泉、马山古竹泉和忍草庵泉,根据2009年10月的监测数据,六个监测点位的铅、镉、砷、六价铬、汞等重金属测定浓度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表1规定的标准限值,即所有测定的重金属指标均能达到类标准。1.2.2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全省土壤污染调查及污染防治项目的要求土壤中重金属项目由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统一进行分析,数据不予反馈,故本报告不对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1.3 存在的主要

12、问题1.3.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方式粗放近年来,我市一直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的转型期,仍有一部分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未被淘汰,特别是一些涉重的中小型企业,建厂时间长,工艺落后,经济基础又相对薄弱,污染问题突出,从经济、技术等各方面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难度又都比较大,使得含重金属污染物的“三废”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即使企业关闭,重金属累积的特性也会给企业所在区域带来隐患。1.3.2法规制度建设滞后,标准未严格落实目前我国还没有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治理的专门法规,我市各级环保部门主要按照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电镀废水综合排放标准、

13、综合废水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重金属的控制要求对涉重企业进行管理。现行标准主要针对污染源达标排放提出,不涉及重金属的累积效应,关于人体健康的重金属环境标准不健全,标准也没有得到严格的贯彻执行。对于重金属的监测也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对同一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区域,虽然都采用国标方法,但由于采用的分析仪器、方法不同,分析金属元素的方法检出限差异较大,可能导致评价结果有较大的差别。1.3.3 基础工作薄弱,相关技术欠缺近几年来无锡市环保整治重点均以COD、SO2等常规污染物为主,特别是蓝藻危机后,对COD、氨氮、总磷等诱发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物予以了特别关注,却很少涉及重金属污染物。由于长期以

14、来环保管理、考核主要针对常规污染物,重金属的监测、防治技术研究等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全市重金属污染物整体排放情况和环境受污染程度尚未完全摸清,特别是企业废气中重金属排放情况无法充分了解,对重点防控企业、区域及污染隐患的危害程度掌握不够。1.3.4 污染隐蔽性强,治理周期长重金属污染具备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和难恢复性等特点。重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稳定,通过水、气、固废等多种途径可以在环境中长期积累,并通过食物链逐级富集,最终进入人体累积,使得留在人体的重金属含量成倍放大,传统的环境达标观念由于重金属的富集特性失去效用,待累积到一定程度发生污染事件时大多已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重金属污染几乎是不可逆的过程,一旦环境受到污染,需要比常规污染物治理更长的治理周期、更多的治理成本和更高的治理难度,其危害也比常规污染更难消除。1.3.5 环境监管能力不足,监管难度大由于没有意识到重金属污染的严重性,长期以来,我市对重金属污染重视力度并不够,市内各级环保管理仍主要针对常规污染物的管理,重金属污染监管措施不完善,特别是企业废气中重金属污染的管理不到位。各级环保监测系统建设均主要注重常规性污染物指标监测,重金属监测能力不足,需高精确度的仪器才能检验出重金属污染物。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尚无重金属污染监测。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重金属污染预警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节能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