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1949 建国初期文革时期新时期 1956197619661978 文化事业的 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知道我国“百花 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 程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 活力初现 遭遇挫折 重现春天 “双百”方针 提出 贯彻 1956年 文革时期 1978年 背景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56年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二为二为” ”方针方针 一一.“.“双百双百””方针的提出与新中国方针的提出与新中国 文化事业的繁荣文化事业的繁荣 1.背景: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 2、提出: 3、目的: (1956~文革前 ) 1956.4,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使其为社会主义服务 P83第一段 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 4、“双百”内涵 : 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 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实质 : 特点: 是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 主、艺术民主、科学民主 前提: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 5、影响: 科学技术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文学、电影和戏剧创作繁荣表现: 《红岩》、《红日》、《红旗谱》、《 谁是最可爱的人》…… 老舍——话剧《茶馆》; 郭沫若——历史剧《蔡文姬》; 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二、曲折发展——“双百”方针贯彻受挫 1、原因 : 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泛滥 ②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革”的到 来 (文革时期) 导火线:1965.11,上海《文汇报》发表姚 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 2、文革中文艺事业遭到摧残的表现 • (1)优秀文化典籍遭破坏,国家文物遭摧残 • 破四旧 (旧思想、文化、风俗、习惯) • (2)优秀文艺人士遭迫害甚至迫害致死,全 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 (3)中外优秀作品禁演,文艺创作万马齐 喑,文艺园地百花凋零,样板戏一枝独秀 八个样板戏 京剧:《红灯记》《沙家浜》 《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交响乐:《沙家浜》 “八亿人民八个戏” 人们对当时的景象用戏言表示:跑了吭大吭,看 个沙家浜;跑着上气不接下气,看个红灯记;朝鲜 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利亚 电影莫明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只能跳忠字舞,忠字舞是文革时期用 于广场(大场地)或游行的队列行进间的歌颂性群众舞 蹈。
主要动作有: 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信仰, 斜出弓步表示永远追随伟大导师毛泽东, 紧握双拳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跳舞时手里还要挥动语录本(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 具 三、文艺事业的繁荣 1、 文革结束后,清算 “左”倾错误; 2、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3、总方向:邓小平的“二为”方针 (1978年以后 ) 背景: “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 • 1、以反映“文革”为主题的“反思文 学”、“伤痕文学”, • 2、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 3、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曲、电影 等 文艺再次呈现繁荣景象: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1)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三育(德智体) (2)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和半工 半读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 (1) 顺利地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 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社 会主义的新型教育 (P87第一段最后一句) (2)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3)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 兼备的建设人才P88第四段) 新中国的教育事业的成效: • 1、背景 • (1)停课闹革命,成立红卫兵组织,到各地 进行大串联,学校秩序混乱 • (2)全国大中小学校招生基本停止 • (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2、表现: (1)学校停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教育战线 一片混乱 (2)1966年,废止高考制度。
(3)70年代初,招收“工农兵学员”,不 需文化考试就可以上大学 [例子:张铁生被称为“白卷英雄”] 3、影响 : (1)破坏中国教育事业,导致人才缺乏 (2)民族文化素质下降 (3)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70年代中后期: 在教育战线上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倡导尊师重教 措施: 2.改革开放后: (1)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 针; (3)1982年以来,制定《义务教育法》等, 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 (2) 1995年首次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成就: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其最主要原因是( ) • A. 中国获得了真正独立 • B. 中国政府的重视 • C. 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 • D. 有利的国际环境 A • “双百方针”提出的社会形势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B.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 C.中共“八大”刚刚结束 D.三大改造已经完成 • 在“双百”方针影响下诞生的长篇 小说有 ①《青春之歌》②《茶馆》 ③《蔡文姬》④《三里湾》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艺、科研 领域,有 ①独立思考的自由 ②辩 论的自由 ③创作和批评的自由 ④ 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