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世界科学科学技术应用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8961714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现代世界科学科学技术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近现代世界科学科学技术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近现代世界科学科学技术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近现代世界科学科学技术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近现代世界科学科学技术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现代世界科学科学技术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现代世界科学科学技术应用(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现代世界的科学的科学技术 考纲要求: 1、经典力学: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的主要贡 献;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相对论、量子论:爱因斯坦相对论及其意义、普朗 克量子论的提出与发展 3、生物进化论:拉马克和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达尔 文创立进化论。 4、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蒸汽机的发明和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进步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5、现代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 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物理学发展的原因 v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v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v科学家勇于的探索精神 二

2、、物理学发展的过程 经典力学奠基者 (17世纪初) 经典力学建立者 (17世纪晚期) 从经典力学发展到相对论、量 子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伽利略(意)牛顿(英) 爱因斯坦(德) 普朗克(德) 问题一:伽利略和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作出了哪些贡献 ?有何意义?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 史地位怎样? 1)内容: 2)意义: 一、经典力学 1、伽利略对经典力学建立的贡献: 提出了落体定律、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 为经典力学建立奠定基础; 他的发现和科学研究方法标志物理学真正开端 伽利略在物理学、天文学方面 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v物理学 落体定律、匀速运动、 匀加速运动 发现科学研究方法

3、v天文学 用自制望远镜观测天体 并证明了“日心说” 他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就? 他的这些贡献有什么意义? v(社会背景) v勇气;学识;实验与数学结合 的科学研究方法 v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v证明了“日心说” v他发现的科学研究方法标志着 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1)经典力学体系是人类对自然 规律第一次进行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2)具有预见性和科学性(如: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人们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3)经典力学建立标志近代科学形成 4)推动了资本主义两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5)科学摆脱神学束缚,向前发展。 2、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作出的贡献: 1)内容: 2)显著特征: 3)历史地位: 自然哲学的数

4、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 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注重实验和数学化表达 三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 经典力学中应注意的地方 1.显著特征 1)注重实验 2)数学化 2.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宏观物体(宏观世界)的运动; 只适用于物体运动的低速状态,是绝对的时空论 v相对论;量子论 v科学的飞速发展;经典力学出现了无法解释的微 粒子高速运动发生的现象 二、现代物理学 1、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1)提出:1905年提出_1916年提_. 2)意义: 相对论提出是_的重大革命,它否定了_.深刻 揭示了_.发展了_,将_概括在_ 之中.推动_.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

5、学发展的重大成果是什 么?为什么会出现? 2、量子论 1)提出与发展:1900年普朗克提出_,宣告量 子论诞生;丹麦的玻尔提出_;爱因斯坦利用 量子论成功解释了_,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论 的发展 2)意 义: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 革。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量子论: 1900年,普朗克(德)。认为物质的辐射能不 是连续的,而是以最小的、不可再分的能量单位即能 量量子的整数倍跳跃式地变化。 玻尔(丹)提出原子量子理论。 爱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理论。 相对论:(爱因斯坦) 狭义相对论时间和空间随着物体运动速度 的变化而变化。 广义相对论时间、空间、运动、质量不是 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

6、,可以互相转化。 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 两大支柱,量子论的形成标志着人类 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 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结合形成 原子核物理学,指导制造原子弹、氢 弹和建立核电站。量子力学还为电子 技术、半导体技术、晶体技术和激光 技术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是经典物理 学的基础 B、经典物理学所适用的主要是日常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C、相对论的提出证明经典的物理学 是完全错误的 D、量子理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 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C A 2、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场 重大革命,主要是因为 否定了经

7、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本质属性 打破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局限性 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 入到微观世界 A、 B、 C、 D、 3、 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革命的基础是 A、牛顿力学 B、相对论 C、量子假说 D、量子理论、相对论 D 三探究性问答题 1.你认为伽利略能够确定落体运动定律的关键途径是什么?你有 何启示? 关键途径:实验;计算 启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物理学的发展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v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实践出真知 物理学发展与三次技术革命关系 v三次技术革命起关键性作用的都是物理科学的创新 成果。 v(1)第一次,主要标志是

8、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这 是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发展的结果 v(2)第二次,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这是 电磁感应现象成果的体现 v(3)第三次,产生了一系列高新技术,核能、电 子计算机等,是20世纪物理学发展奠定的基础 三、生物进化思想 1、背景: 1)思想上:文艺复兴以后,基督神学受到 冲击,崇尚实践和理性 2)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发生 3)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发生 4)科学上:细胞学说的确立 2、达尔文和进化论 1)提出: 2)主要观点: 1859年物种起源诞生标志 1871年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证明 1.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 发展过程。 2、生物不是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变

9、异,不同物种的变 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3)历史意义 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挑战了封建 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根本上推翻了 “神创论”)。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并成为他们反封建 、反教会神学的思想武器。 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 大震动。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和革命运动蓬勃 兴起 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生产力发展水平; 人们认识自然的局限; 神学、宗教的思想束缚; 科学的认识和方法未出现。 思想解放、面向现实、重视实践、崇尚理性 ; 资产阶级革命、科技进步、思想文化丰富; 工业革命、经济发

10、展、物质基础; 细胞学说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1、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欧洲思想解放运动高涨 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细胞学说的建立 相对论的提出 A B C D 2.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社会意义在于: A鼓励了社会的竞争意识 B 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进一步挑战了教会的权威 3.对中国维新变法运动起着促进作用的自然科学成就是 A. 达尔文进化论 B. 爱因斯坦相对论思想 C. 启蒙运动的各种学说 D. 社会主义理论 一、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为什么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英国) 提示: 政治前提、资金、劳动力

11、、技术(可能条件) 市场(主要原因或必要条件) 2、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一部门发生? 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工业革命时间? 5、哪些重要发明? 6、哪些影响? 四、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使用 珍妮机、蒸汽机 、汽船、火车 1765年珍妮机使用 棉纺织业 18C-19C中期 (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2)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改变人类动 力的结构),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3)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各地联 系更加方便,19C中期世界市场形成 蒸汽机发明和使用的意义 二. “电气时代” 1、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成就? 2、有哪些新发明新创制? 3、第二次工业革命有

12、哪些影响? 4、电是怎样被发现? 5、电的使用对人类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二. “电气时代” 1、电的发现: 2、电的使用: 3、电力广泛应用的影响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为发电机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1)发电机-1866西门子(德国) 2)电动机-1866格拉母(比利时) 3)电厂建立和长距离输变电技术 4)电灯、电报、电话、电车等电气产品 1)电厂建立和长距离输变电技术成熟,电成为继蒸汽动 力之后的又一种新能源 2)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更多、更大规模工厂 建立起来 3)电气产品工业迅速发展。电和电气产品进入人们的生 产、生活,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4)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三、

1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对人类社 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1)促使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2)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 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 体(信息交流、交通便捷,各地联系密切) (3)社会财富增加、促进城市化进程。 (4)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5)经济迅速发展同时,污染环境,破坏 了生态平衡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互联网的诞生 (1)条件和原因: 1)20C40S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奠定了现 代信息技术基础 2)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学技 术迅速发展 3)美国出于“冷战”需要,加紧信息技术的研究 (2)过程: 诞生(因特网)-20世纪60年代美国诞

14、生 全球信息网 -20世纪90年代以后 1)功能: 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浏览新闻、休闲游 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 上谈心等 2、互联网的功能和特点 2)特点: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具有界 面直观、声像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 的特点 3.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信息时代的到来 2、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3、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 4、使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革命,更加丰富多彩 1)互联网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工作和生活方 式发生了变化 2)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引发学习的革命(为教育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 积极性: 局限性: 存在问题 1、信息泛滥、垃圾信息、

15、网络安全和网络 犯罪等 2、竞争加剧导致世界更加动荡不安 3、虚拟社会对人们生活和学习工作产生消 极影响 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核技术研究和应用: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空间技术:卫星发射和回收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 成功(世界上第五个。 载人航天技术(2003年)第三个掌握此技术的国 家。 生物工程:杂交水稻袁隆平(1973)世界上成功 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二)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科技进步,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国防,促进现代化 建设发展。探索奥秘,开辟人类生存和发展新天地。 【归纳总结】 一、近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及其阶段特征 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