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科学史话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上传人:wm****2 文档编号:118961642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科学史话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育精品)科学史话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育精品)科学史话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育精品)科学史话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育精品)科学史话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科学史话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科学史话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稳态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科学史话 生物组 张亚静 稳态概念的提出 稳态概念的提出1贝尔纳 阅读资料一和二,回答下列问题: 1.贝尔纳通过实验,认为肝脏有什么功能? 2.贝尔纳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否支持当时流行的理论? 科学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3.贝尔纳通过研究提出了什么概念? 4.什么是内环境? 5.内环境恒定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6.内环境恒定对于生物机体的意义是什么? 稳态概念的提出1坎农 阅读资料三,回答下列问题: 7.什么是稳态? 8.坎农认为机体稳态的调节有哪些系统的参与? 9.这两个系统之间怎样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稳态? 稳态概念的提出1坎农 阅读资料三,回答下列问题: 7.什么是稳

2、态? 8.坎农认为机体稳态的调节有哪些系统的参与? 9.这两个系统之间怎样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稳态? 贝尔纳:神经系统 机体维持稳态的机制2 坎 农: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 目前普遍认为: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机体维持稳态的机制2 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 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稳态概念的发展 请举例请举例 稳态概念的发展3 搜集相关资料 举例一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该系统的基本组分是细胞膜、细 胞质和细胞核;细胞外液即机体 的内环境是该系统所处的环境。 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将细 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保

3、持细胞 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通过它的选择透过性有效地控制物质进 出细胞,保持内部物质含量的相对稳定;并通过膜上的糖蛋白 分子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举例一 细胞质作为系统的重要组分, 通过细胞质基质和各种细胞器的精 细分化,体现出系统内部的分工协 作,保障了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 谢高效、有序地进行。 举例一 细胞核因其所储存的基因 的功能活动而成为系统的控制 中心。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三者相互依赖、紧密联系,其 中任何一个组分缺失或功能受 损,都将影响整个细胞的生命 活动而导致细胞稳态的失衡。 举例一 举例一 举例二 举例三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从大

4、气中摄取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摄取 碳的速率,与通过生物的呼碳的速率,与通过生物的呼 吸作用和分解作用把碳释放吸作用和分解作用把碳释放 到大气中速率一致。到大气中速率一致。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时,会使植物加强光合作用时,会使植物加强光合作用 ,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维持大气中的气体平衡。维持大气中的气体平衡。 举例四 举例四 旅鼠的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 一年就有近百万后代。 举例四 = = = = = = = 从3月的两只到8、9月的1647086只,即使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 82万只。每公顷密度高达250只。如此庞大的数字难

5、道还不惊人吗 ? 举例四 自杀定数量 死亡大迁移 挑衅天敌; 改变毛色, 吸引天敌 稳态概念的发展3 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血压)的稳态等; 细胞水平上,物质含量的稳态; 个体水平上,存在血糖平衡、体温平衡、水盐平衡的稳态等; 种群数量的消长也存在稳定的变化规律; 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 稳态概念的发展 3 酶活性的稳态调节基因表达的稳态调节 机体的各级水平小到生化反应、大 到整体机能,凡能保持协调、稳定的各种 生理过程均属稳态范畴。 稳态概念的发展3 稳态的重要意义4 1.个体水平稳态的意义: 维持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正常功能及生命活 动的必要条件。 2.生态系统稳态的意义: 是生态系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体稳态失调: 人会生病 稳态的重要意义4 改变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营养均衡,运动健身 发烧、糖尿病、高血压、淋巴水肿 生态系统稳态失调: 全球气候变暖 、酸雨 从我做起: 低碳出行、植树种草、保护生物 生态问题 稳态的重要意义4 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