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几个问题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8961467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几个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几个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几个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几个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几个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几个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几个问题(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公共财政的几个问题 江西省财政厅 王国星 研究员 2007年9月28日广丰 1 关于公共财政的几个问题 一、公共财政的基本理论问题 二、按公共财政理论来考察现行的财政运行 三、公共财政体系的构建 2 一、公共财政的基本理论问题 n“公共财政”的由来 n公共财政的概念 n公共财政的特点 n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3 “公共财政”的由来 n解放初期至80年代初,批判其用“公共性”粉饰和掩 盖财政的“阶级性”,一直没提“公共财政” n1983年张愚山在翻译埃克斯坦Public Finance 一书时,正式使用“公共财政学” n1996年开始理论界对公共财政进行了大论战 n1998年12月李岚清在全

2、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提出建立 公共财政框架的思路 n2000年11月,李岚清在第二次省部级班干部财政研 究班上作了题为“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建立公共财政的初步框架”的重要讲话 4 我国财政类型的演变 类型供给型财政 建设型财政 公共型财政 时期 战争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财政主 要用途 军费 经济建设 公共需要 5 什么是“公共财政” n公共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为满足社会公共 需要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n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 以市场失效作为财政职能定位的依据 以公共权力作为财政收入定位的依据 以公共需要作为财政支出定位的依据 以公共选择作为财政管理定位的依据 6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

3、征 n财政支出的公益性,是根本性特征 弥补市场失效的财政 n财政收入的完整性,是基础性特征 全部政府收支纳入预算的财政 n财政管理的公开性,是关键性特征 法治化财政、透明性财政即阳光财政 7 西方公共财政的理论体系 n财政存在的根本市场失灵理论 n财政活动的对象公共产品理论 n财政分配的目的公共需要理论 n财政决策的过程公共选择理论 8 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n具有比较合理、科学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财政收支框架 公共收入主要有税收、非税收入等(收入的完整性) 公共支出有公共机构、公共安全、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公共 工程、公共企业等方面,当然财政介入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支 出的公益性) n有比较透明、高

4、效的财政运行机制(管理的公开性) 一是公共收支计划机制(政府预算); 二是公共收支执行机制(税收征管制度、财政管理体制、国库 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 三是公共收支监督机制(在增强透明度的基础上构建财政监督 、审计监督、立法机构监督和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9 二、按公共财政理论来考察现实的财政运行 n这些年的财政改革是公共化的取向 财政收入不断增长 财政支出不断优化 财政管理不断规范 n但与公共财政体系还有差距 财政收入还不够“完整” 财政支出还不够“公共” 财政管理还不够“公开” 10 (一)财政的转变:公共化取向 过去现在 财政收入税收、利润等税收、非税收入等 财政支出 生

5、产建设公共服务 国有部门多种所有制 城市城乡统筹 财政管理较大随意性不断规范化 11 1、财政收入不断增长 12 我省财政总收入 13 我省地方财政收入 14 我省县级财政收入 15 财政收入超亿元县不断增加 16 广丰县财政总收入 17 广丰县地方财政收入 18 2、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 总体向公共化发展 n“五个确保” n“四个倾斜” n40项公共财政政策 19 美国财政支出的变化 国防外交保健老年医疗收入保障社会保障净利息其它 196543%4%2%0%8%15%7%21% 200420%1%10%12%15%22%7%14% 20 我国财政支出变化 21 我省财政支出的变化 2006年

6、696亿元支出:文教科153亿,占22%;社保 补助、抚恤和救助、医疗等105亿,占15% 年份2000 2001 2002 20032004 2005 2006 比重12.49.811.88.97.57.47.0 我省基建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22 五个确保 n确保标准工资按月足额发放 n确保机构正常运转 n确保社会保障资金落实到位 n确保维护社会稳定支出需要 n确保教育、支农、科技支出增长达到法 定要求 23 四个倾斜 n向困难群众倾斜 n向农村倾斜 n向基层倾斜 n向社会事业倾斜 24 向困难群众倾斜 n积极落实下岗失业人员优惠政策,足额 安排小额贷款担保贴息 n在中西部省份率先建

7、立统筹城乡困难群 众的生活、医疗救助体系 n及时落实石油、副食等价格改革财政补 贴,补助相关弱势群体和公益性行业 n贫困生就学资助政策体系 25 向农村倾斜 省级统筹财力新增部分60%以上用于“三农” n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 n各类种粮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 n新农村建设财政配套资金 n支持“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免费培训农民 n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n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n支持“造田增粮富民工程” n财政惠农补贴全部用“一卡通”发放26 向基层倾斜 n微调体制,搞活机制 n一般性转移支付和革命老区专项转移支付 资金 n“三奖一补”资金,对困难县市转移支付, 乡村两级财力补助 n

8、粮食风险基金筹集任务全部由省级承担 27 向社会事业倾斜 n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n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范围由11个县 扩大到40个县市 n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n农村文化专项资金 n困难县政法经费加大了补助力度 n安排生态公益林及保护奖励资金 28 40项公共财政政策 n就业和再就业 n生活保障 n医疗保障 n教育保障 n农村生产生活 n环境保护 n公共安全 29 3、财政管理不断规范 n部门预算编制范围范围进一步扩大 n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试运行 n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断扩大 n非税收入征缴逐步规范,“收支两条线”进一步落实 n“省直管县”、“乡财县代管”改革稳步推进 n落实国家改革公

9、务员工资政策,清理津贴补贴 n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 n支出绩效评价开始试点 30 经验与体会 n理念:转变理财思路 n沟通:走出去、请进来、求实效 n主动:变“事后出手”为“提前介入” n解难: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n作风:心系群众、财政为民,“八项服务承诺” 31 转变理财思路 n“三个转变”:“小财政”转变为“大财政”; “消极安排型财政”转变为“积极发展型财政”; “被动落实型财政”转变为“主动服务型财政” n“三个转化”:把财政资源转化成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把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财政收入的增长; 把财政收入的增长转化到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 事业的进步上来 n“三个把握”:把握大

10、局跳出财政看财政; 把握角色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 把握主动掌握财政工作的主动权 32 (二)公共财政建设任重道远 n财政收入缺乏“完整性” n财政支出缺乏“公益性” n财政管理缺乏“公开性” 33 1、财政收入缺乏“完整性” n蛋糕有待进一步做大:总量小、比重低 n地区发展不尽平衡 n收入结构不尽合理 n政府间收入划分不科学(基层财政仍比较 困难,县乡债务负担重,财政供养多 ) 34 2006年中部各省有关指标 指标江西山西河南安徽湖南湖北 年末人口(万)433933759820611067686050 GDP(亿元)4670.54746.512464.16141.97493.27497.

11、2 财政收入(亿)518.61048.0 1202.8 816.2891.2 1343.6 地方财政收入(亿 ) 305.3583.1678.4 427.7475.3469.8 财政支出(亿)696.4911.91441.1915.81035.81029.1 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元) 9551.210027.79810.39771.110504.79803.0 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元) 3585.03180.93261.02969.13389.83419.4 35 江西与中部及周边省份人均GDP比较 省份1952年1978年2000年2006年 江西103276485110679 广东

12、883691288527912 浙江1023311346131424 福建952731160121083 湖南77286553911071 湖北83332718812392 安徽7724448679315 山西93365513714065 河南76232544412693 36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年份20002001 2002 20032004 20052006 全国15.018.617.118.519.317.318.8 江西8.69.29.610.110.010.511.2 差额-6.4-9.4-7.5-8.4-9.3-6.8-7.6 37 2006年11个地市财政收入占GDP比

13、重 南昌市11.3赣州市9.6 景德镇7.3宜春市8.8 萍乡市10.2上饶市9.1 九江市9.1吉安市9.2 新余市14.0抚州市6.5 鹰潭市13.8平均9.9 38 2006年11个地市县级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南昌市6.2赣州市7.8 景德镇4.0宜春市7.9 萍乡市6.9上饶市8.2 九江市6.3吉安市7.2 新余市5.6抚州市4.8 鹰潭市12.4平均6.8 39 2006年中部各省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指标江西山西河南安徽湖南湖北 比重11.222.19.713.311.917.9 40 人均财政收入(元)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200420052006 全

14、国 1056 1284 1472 1680202824192995 江西 416480514672819 9871194 差额 -640-804-958-1008 -1209 -1432 -1801 41 人均财政收入(元) 42 江西占全国的比重(%) 年份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江西GDP占全 国比重 2.242.272.392.432.562.232.2 江西财政收 入占全国比 重 1.281.231.241.321.331.351.32 差额-0.96 -1.04 -1.15 -1.11 -1.23 -0.88 -0.88 43 江西GDP、财政收入

15、占全国的比重 44 广丰县 年份2003200420052006 GDP占全省GDP 比重 1.791.581.791.93 财政收入占全省 财政收入比重 1.611.911.651.45 45 增长速度(%) 年份 2001 20022003200420052006 GDP增速 全国7.36.79.19.59.910.7 江西8.612.613.013.212.812.3 财政收入增速 全国22.315.414.721.419.824.5 江西16.617.121.523.121.421.7 46 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年份20002001 2002 2003200420052006 江西财政支出占 GDP比重 11.213.013.913.513.013.915.1 江西地方收入占 GDP比重 5.66.15.75.95.96.26.6 47 地区发展不平衡(单位:元) 地区(2005)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 人均地方收入 南昌市2231422921290 景德镇12585958548 萍乡市125221306654 九江市9202854482 新余市158902064943 鹰潭市114161334620 赣州市6007571317 宜春市6973579340 上饶市6110529341 吉安市6455586380 抚州市6871402267 48 财政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