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961444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6.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人民版必修2(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课标 引领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 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 展的基本史实,认识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 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 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 展的特点。 4知道古代中国农业 的土地制度,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主干线索 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 以农业、手工业为支柱的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它们是中国古代经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数千年文明史的基础,它

2、们创造了光辉灿烂 的物质文明,但是由于小农经济 的狭隘性 ,尤其是封建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工商业经济 的发展,更阻碍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成为近代以后中国落伍的重要原因。 学法建议 本专题 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手工业经济 、商业经济 和经济 政策,学习时应 关注古代中国经济 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采用列表的方法,从生产工具、耕作方法和水利工程等方面,把握古代中国农业发 展 的基本情况。 2联系古代不同时期工商业发 展的情况和重农抑商政策,把握古代经济 政策对工商业发 展的影响,认识经济 政策在不同时期的积极作用或消极影响。 3古代中国农业 、工

3、商业发 展的相关文物资料比较丰富,历代水利设施的遗迹,农具的 文物遗存,都值得我们重视。历代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反映农民、工匠和商人的生产 、经营 及其生活状况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直观的认识 古代中国经济 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第1课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农业经济 1知识识梳理 2疑难难探究 3拓展深化 4随堂演练练 5课课 时时 作 业业 知 识识 梳 理 一、“神农”的传说 1农业的起源 (1)区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 (2)农作物:粟和_。 (3)传说:神农氏殖嘉谷,创制_,教民耕作。 2农业的地位 (1)_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4、(2)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取得重大文明成就的基础。 水稻 耒耜 农耕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历程 (1)原始社会: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 (2)春秋战国:农业发达地区采用_技术和铁制工具。 (3)汉代: 牛耕逐渐普及全国,_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 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及播种工具_出现。 东汉:耦犁在某些地方被一牛挽犁所取代。 (4)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_。 点拨拨提示:中国传统传统 步犁基本定型的标标志不是铁铁犁牛耕的出现现,而是曲辕辕 犁的发发展。因为为曲辕辕犁可以调节调节 犁耕深浅,适应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细作。 牛耕 铁制 耧车 曲辕犁 2评价 (1

5、)积极:农耕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 济的发展。 (2)局限:中国传统农业以_个体经营为主,农耕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 的革命性的发展。 小农户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 1土地制度 (1)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_,实际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_。 思维拓展: 1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有哪些? 铁农具、牛耕的使用、推广促进生产力提高。土地私有制发展。各诸 侯进行税制改革,在客观上承认土地的私有权。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 国家公有 土地私有制 (3)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 内容: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_。 破坏:贵族官僚地主

6、依恃各种特权把公田据为己有,农民被迫出卖土地,破 产逃亡。 赋役 2土地兼并 (1)原因: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允许土地买卖。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2)表现: 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_的方式剥削农民。 土地高度集中,“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地租 (3)影响: _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 使得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出现民众暴动。 (4)结果: 地主阶级:开明政治家力图改革田制,缓和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 农民阶级:提出“ _”的要求,包含平均地权的内容。 思维拓展: 2土地兼并给封建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影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导致农民破产,阶

7、级矛盾激化;引起社会动荡, 是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之一,因此农民起义往往包含平均地权的要求。 地权 平均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1赋税 (1)目的:古代国家通过征收赋税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的_提供 物质保障。 (2)标准:各个朝代征收赋税的比率和数额有所不同,秦始皇时代曾经征收“泰 半之赋”。 (3)形式:_和人头税,还有很多杂税以及各种附加税和临时性的征收 。 (4)结果:赋税征收使农民承受着沉重的负担,赋税成为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 主要来源。 财政支出 田亩税 2徭役 (1)基本含义: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2)积极作用:使许多大型_得以成功营造。 (3)消极作用:使大批农耕劳动

8、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 3影响 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 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土木工程 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1水利事业的发展 (1)远古:大禹平息洪水危害,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 (2)战国:_工程和郑国渠工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3)汉代:关中地区灌溉渠道规划合理,农民创造了“井渠”;_成功治黄河 等。 点拨拨提示: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传统农业发 展的命脉,它主要用于农农田灌溉溉、减 轻轻旱涝涝灾害等。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灌溉溉工具的进进步,从侧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农农 业经济发业经济发 展的水平。 都江堰 王景 2历史文献 (1)早

9、期史书把河渠书沟洫志列为专篇。 (2)地方史志大多将当地水源、河流、湖泊及其治理和利用的情况详加记载。 3灌溉工具的进步 (1)隋唐五代时期,北方使用立井水车作为提水灌溉工具,长江流域发明高转 _以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 (2)宋代的_利用水力为动力灌溉。 (3)_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 筒车 水转翻车 明清 思维拓展: 3你认为 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 展的因素有哪些? (1)促进的因素:统治者的重视和政策上的支持、生产工具的革新与耕作技术的进步、社会的稳定、水利事业的发展、人民的辛勤劳动 。 (2)阻碍的因素: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自然灾害的侵袭、社会的动荡 不安、严重的土地兼并。 疑 难难

10、探 究 史料 材料一 司马迁在盐铁论 中说:“荆、扬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 ,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财;然民鮆窳偷生朝歌暮戚。” 材料二 主题题 古代农业农业 耕作方式变变迁 思考 (1)材料反映了荆州、扬州等地采用什么耕作方式生产?这种耕作方式有何危害? (2)你认为 司马迁关于“荆、扬”民众“朝歌暮戚”原因的分析正确吗?为什么? (3)结合春秋铁铲 战国铁锄 东汉 牛耕画像石拓片等图片,分析农业 生产技术发 生了哪些方面的主要变化。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铁 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对 中国农业 耕作方式、经营 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1)方式:刀耕火种。 危害: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

11、经 常迁徙;放火烧山,破坏生态环 境。 (2)不正确。这是由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原始社会生产工具落后,劳动 力有限,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 (3)生产工具:材质方面由使用石、骨、木发展为使用青铜器、铁器制作工具;工艺方面由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动力方面:从人力操作到使用畜力, 再到自然力牵引;耕作技术:由刀耕火种发展为石器锄耕,再到铁犁牛耕、耧车 播种;灌溉技术:出现水利灌溉。 (4)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取代刀耕火种,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营 方式:小农户个体经营为 主取代集体协作生产,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的经营方 式。 拓 展 深 化 1中国古代农具的大体演进及其对农

12、业 耕作方式的影响 (1)农具的演进:材质的变化是从石木骨等发展到金属。原始农业直到商周主要是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 、石镰等简单工具。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步取代了木石工具。农用动力是由完全依靠人力到利用畜力。借 用牛力耕作出现在春秋后期,西汉中期以后,牛耕广泛推广。工具的种类和结构不断增多和进步。由原始农业 的石制斧铲、木骨耒耜发展到春秋战国的铁犁等多种先进工具;犁从西汉中期发明犁壁后得到推广,到唐朝又发 明曲辕犁,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灌溉工具有著名的翻车和筒车等。 (2)对耕作方式的影响:原始落后的木石农具效率低下,决定了农业只能停留在刀耕火种形式上,商周时期多采用 大规模简单协 作方式

13、来提高生产效率,被称为“千耦其耘”。铁制农具的大量出现,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以家庭 为单位的小规模农业经营 方式成为可能,春秋时期,自耕农经济应 运而生。从此这种“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逐步形成并日趋完善,成为中国农业主要生产模 式。 (2017滨州)元代王祯农书描述曲辕犁:“南方水田泥耕,其田高下阔狭不 等,一犁一牛挽之,作止回旋,惟人所便。”这说明曲辕犁( ) A在元朝开始用于农业 B只适合南方水田 C使传统耕作技术成熟 D变革了耕作方式 【解析】 曲辕犁是唐朝发明并用于农业生产,故A项错误 ;曲辕犁虽然出 现于长江下游一带,但是技

14、术可以传播与交流,曲辕犁具有普遍适用性,“只 ”字绝对化错误,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一犁一牛挽之,作止回旋,惟人所便 ”可以看出,使用曲辕犁的方便性,故C项正确;曲辕犁只是使犁的构造发生 改变,并不能改变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故D项错误 。 对对点训练训练 1 C 2对小农经济 的认识 (1)形成条件 生产力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 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 生产关系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主要特点 精耕细作:小农经济 下的农民拥有一定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 料,生产积 极性较高。自给自足:农业 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少有交换。生产分散:以家庭为生产单 位,经营规 模小,生产 分散。力量弱小:生产工具简单 ,生产力水平低下,容易破产。 (3)影响小农经济发 展的因素 有利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器、牛耕的普及。 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 料,生产积 极性提高;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 量,努力提高耕作技术。 封建政府的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 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 不利因素:自耕农经济规 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 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封建政府剥削及社会动荡 。 (4)评价 积极影响:小农经济 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推动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主要动力;小农经济 是两千多年里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