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上传人:wm****2 文档编号:118961418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28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精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精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精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精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 陆游 古诗词阅读八步法 一、了解体裁 二、了解作者 三、了解背景 四、朗读和背诵 五、疏通大意 六、表现手法 七、理解名句 八、情感或中心 创设情境 明确目标 1、深情朗诵,感受爱国之情。 2、掌握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 自主学习 个性展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体裁是 : 七言绝句 作者:陆 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 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 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创 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 丰富。 写 作 背 景 陆游自1189年被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 此诗作于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 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

2、夜思念报效祖 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当然已不 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 景生情,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 望。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所有的爱国主义激 情。 整体感知 诵读课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 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 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 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疏通文意 合作探究 赏析课文 一、请抓住重点词语,赏析诗歌前两句。 1、诗人写

3、此诗时的处境如何? 2、但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自哀”? “僵卧”写出来诗人年老的境况。 “孤村“表明诗人与世隔绝的状态。 一个“僵”字,一个“孤”字写出来诗人的境遇凄凉,笼罩着一种 悲哀的气氛,让人十分同情。 但“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 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 前两句点明诗人的处境和心态,直接抒发报国情怀。 3、诗歌前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前两句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将“僵卧孤村 的衰老境况与为国戍边的英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赏析诗歌后两句 1、“夜阑”一词的意思及作用。 2、“风吹雨”单指自然界的风雨吗? 3、诗歌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 “夜阑”是夜深,夜将尽之时。表现了诗人为国事忧虑彻夜难眠的爱 国情感。 “风吹雨”照应题目,既指自然界的风和雨,又指南宋王朝风雨飘摇 的命运。 实写风雨之声,虚写梦境战场杀敌。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诗 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和爱国情怀。 小 结 本诗以对比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深沉地表达了 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和爱 国情怀,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我们 要学习诗人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 巩 固 练 习 背诵课文 作 业 默写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