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新中国的外交课件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8960729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7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新中国的外交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新中国的外交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新中国的外交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新中国的外交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新中国的外交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新中国的外交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新中国的外交课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中国外交 1 考点一 建国初期和70年代的外交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动 1方针针和政策 (1)方针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针。 考点串讲分层突破 2 (2)政策: 提出“_” 、“打扫扫干净净屋子再请请客”、 “_”的外交政策。三大政策成 为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则。 2成就 (1)建国一周年时时,已与17国建交。 另起炉灶 一边边倒 3 (2)1953年_的提 出:标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成为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间问题 的基本准则则 。 (3)1954年_:第一次以 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提高了 新中国的国际际声誉。 (4)1955年_:周恩来提出 “_”方针针,促进

2、进了亚亚非国 家的团结团结 和合作。 和平共处处五项项原则则 日内瓦会议议 亚亚非会议议 求同存异 4 (二)20世纪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1中国在联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1)原因:_霸权权地位的衰落; _发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团结 ;中国内 政和外交的成就。 (2)标标志:1971年第_届联联大通过过。 美国 亚亚非拉 26 5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世界局势势的变变化,中美两国 都有改善的共同要求。 (2)进进程 1972年_访华访华 ,在上海签签 署_。 1978年中美两国发发表 _。 尼克松 中美上海公报报 中美建交联联合公报报 6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3中日邦

3、交正常化 (1)背景:中国恢复联联合国合法席位,中 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2)实现实现 :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访华 ,签签 订订_,实现实现 中日邦交 正常化。 中日联联合声明 7 4中美、中日建交意义义:打开了中国 外交的新局面,在国际际上出现现了一个 和中国建交的热热潮。 8 考点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一)国际际交流与合作 1外交原则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积 极开展多边边外交,并按照“_ 、形式多样样、_、共同发发展” 四项项原则则,与其他国家进进行广泛的国 际际交流与合作。 平等互利 讲讲求实实效 9 2外交成就 (1)20世纪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不断 扩扩大同_的经济经济

4、技术术合作 ,巩固和加强同发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发发展中国家 10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多边经济领边经济领 域取得显显著成就。2001年底,中国正 式加入_。 (3)中国还积还积 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际组织 的外交活动动。 世界贸贸易组织组织 (WTO) 11 (二)维护维护 世界和平,促进进共同发发展 120世纪纪80年代以后,中国仍然坚坚定 不移地反对对_,维护维护 世界和平 。 2我国改善和发发展了同世界大国之间间 的关系,形成了面向21世纪纪的 _的外交格局。 霸权权主义义 全方位 12 3中国还积还积 极致力于促进进地区的和 平与稳稳定。2001年,正式成立 _组织组织 。 4

5、2001年,中国加入制止恐怖主 义义爆炸的国际际公约约,制止向恐怖 主义义提供资资助的国际际公约约,积积极开 展“_”外交,与各国合作,共 同维护维护 世界的和平发发展。 上海合作 反恐 13 【归纳归纳 概括】 和平共处处五项项原则则 提出的意义义 (1)和平共处处五项项原则则的提出,标标志 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 处处理与其他国家之间间的关系、参与国 际际事务务所遵循的一项项基本原则则,为为 开创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础。 14 (2)为维护亚为维护亚 洲与世界的和平与稳稳定、 促进进国际际关系的健康发发展做出了不可 磨灭灭的贡贡献。 15 对对点训练训练 1 (2012福建

6、泉州模拟拟)联联合 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题是“ 黄金法则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样对 待你 ,你也不要那样对样对 待别别人。”我国外交 政策最能体现该现该 法则则的是( ) A“一边边倒”政策 B不结结盟政策 16 C和平共处处五项项原则则 D多边边外交政策 解析:选选C。“黄金法则则”实际实际 上体 现现了尊重国家主权权、互不干涉的原则则 ,是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处五项项原则则 的基本内容。 17 【易混易错错】 (1)“一边边倒”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绝 不同英、美等资资本主义义国家来往,也 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 原则则地倒向苏联苏联 一边边。 (2)“求同存异”方针针

7、中的“同”指 的是亚亚非国家团结团结 反对对殖民主义义, 谋谋求共同发发展;“异”是指亚亚非国 家的社会制度和意识识形态态不同。 18 (3)1971年中国是恢复在联联合国的合法 席位,而不是加入联联合国。这这是因为为 中国是联联合国创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 会常任理事国的创创始国之一。 (4)尼克松访华标访华标 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 正常化,但中美正式建交是1979年, 因此,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标志是1979 年中美建交。 19 【归纳归纳 概括】 新时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1)始终坚终坚 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则。 (2)反对对霸权权主义义,维护维护 世界和平。 (3)积积极推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

8、际政治 经济经济 新秩序。中国认为认为 ,新秩序应该应该 体现历现历 史发发展和时时代进进步的要求,应应 该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 利益。 20 (4)愿意在和平共处处五项项原则则的基础础上 ,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主张张国与国之间应间应 超越社会制度和意 识识形态态的差异,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扩扩大互利合作。 21 (5)实实行全方位的对对外开放政策,愿在 平等互利原则则的基础础上,同世界各国和 地区广泛开展贸贸易往来、经济经济 技术术合作 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进共同繁荣。 (6)积积极参与多边边外交活动动,是维护维护 世 界和平和地区稳稳定的坚坚定力量。 22

9、 对对点训练训练 2 (2012广四校联联考) 我国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顾1979年 以来的外交成就时时,用了3句话话概括 : “形势势大变变化,政策大调调整,外交大 发发展。”其中,这这里的“政策大调调整 ”主要指( ) 23 提出了“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团 结结盟”的新战战略 维护维护 我国的独立 和主权权 作出了实实行对对外开放的调调 整 积积极推进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A B C D 24 解析:选选B。独立自主是我国长长期以来 的基本外交政策,并不是1979年以来外 交政策的调调整,与题题意不相符。 25 考点整合一 和平共处处五项项原则则 与建国初三大政策的不同 1从目的上看:

10、三大政策以维护维护 独立 和主权为权为 主,和平共处处五项项原则则是为为 发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 考点整合考点整合 26 2从内容上看:五项项原则则超越了三 大政策中意识识形态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别 ,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3从影响上看:三大政策巩固了新中 国的独立;和平共处处五项项原则则,为为国 际际社会广泛认认可,成为为解决国与国之 间问题间问题 的基本准则则,也标标志着中国外 交政策的成熟。 27 考点整合二 新时时期中国的多边边 外交 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联合国的合 法席位,随即开展了以联联合国为为中心 的多边边外交,这这是新时时期中国外交的 突出特点之一。所谓谓多

11、边边外交,是指 坚坚持联联合国宪宪章,尊重独立国家的独 立主权权,与多个国家发发展外交关系。 28 2中国开展多边边外交的表现现主要有: 积积极参加联联合国及其专门专门 机构和其他 国际组织际组织 的活动动,开展以联联合国为为 中心的多边边外交;代表第三世界国家 ,倡导导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 际际政治经济经济 新秩序。 29 命题视角预测探究 把脉高频考点,突破教 材重点 角 度 (1)近两年高考特别别注重对对双边边、多 边边关系的考查查,侧侧重于新中国政策变变 化的理解和迁移应应用 (2)对对和平共处处五项项原则则,求同存异 方针针,日内瓦会议议,中美、中日关系 ,新时时期的外交政策等

12、高频频考点关注 30 立 意 对对本讲讲高频频考点的考查查仍以选选 择题为择题为 主,命题题立意侧侧重于体 现现“外交政策的不断成熟” 31 高考例析 (2010高考广卷)下表是我 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 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邮邮件种 类类 计费单计费单 位(每10克) 邮资邮资 (元 ) 航空亚亚洲各国0.32 苏联苏联 及欧民主国 家 0.48 西欧各国(捷克转转)0.48 西欧各国(香港转转)0.80 其他各洲0.80 32 A香港已经经回归归,成为为中国与西欧 交往的重要桥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 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为中国往西

13、 欧各国邮邮件的中转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苏联 及欧民 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33 【解析】 中国与西欧国家的邮邮件 需要经过经过 香港和捷克中转转,说说明中 国与西欧各国的关系仍然不正常, 这显这显 然是改革开放前,香港也不可 能回归归,捷克是苏联苏联 解体后加入欧 盟的,因此,A、C两项错误项错误 。 34 但是,很多西欧国家在建国初期就 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因此,B 项项是错误错误 的。运用排除法可知答案 为为D项项。 【答案】 D 35 尝试尝试 命题题1 1955年4月24日,亚亚非 会议胜议胜 利闭闭幕。当时时的国际舆论认际舆论认 为为,亚亚非会议议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中国

14、代表团团异乎寻寻常的合作态态度。这这 主要是因为为中国代表团团( ) A提出了和平共处处五项项原则则 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针,加强 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36 C完全同意与会国家代表提出的建议议 D同意和亚亚非国家结结盟,共同反帝、 反殖、反霸 解析:选选B。在亚亚非会议议上,中国代表 团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针,促进进 了会议议的圆满圆满 成功。 37 尝试尝试 命题题2 一位学者认为认为 :“从一 定意义义上可以说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 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 中国开始实实行的对对外开放政策以 及中国对对外经济经济 关系的蓬勃发发展。” 其含义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 38

15、 A为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经济发 展提供了良 好的环环境 B标标志着美国对对中国的封锁锁政策彻彻底 失败败 C促使许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国的国际际地位大大提高 39 解析:选选A。中美关系正常化是20世 纪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突 破,此后,中国同很多国家建立了外 交关系,为为中国的发发展创创造了良好 的外部环环境。 40 2011年7月23日,由外交部驻香港特别 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和香港青年会联合举 办的首届“香港大学生外交夏令营”举办 启动仪式,2011 年7月28日,杨洁篪 部长在外交部会见了 追踪社会热点,隐性介 入考点 41 首届“香港大学生外交夏令营”营员。新 中国外交62年来,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 幻的严峻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 成就,以此社会热点隐性介入考点,可 对新中国外交进行全面考查。 42 高考例析 (2010高考大纲全国卷 )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 杂志等对欧洲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