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1)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952963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长 春 工 业 大 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题 目:论现代管理制度的创新学生姓名:学 号:专 业:班 级:指导教师: . 专业学习资料 .摘要1一、 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缺陷3(一)在组织形式上以个人、家族企业为主3(二)产权制度缺失3(三)治理机制优劣势并存3(四)管理制度缺失3(五)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缺失4二、产权制度创新4(三)管理制度创新5(四)治理结构创新5(五)分配制度创新5三、坚持分配制度创新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5(一)岗位效益工资构成 5(二)、建立岗位效益工资制度在分配价值方面的突破 6(三)、岗位效益工资制度的实践及完善 6(四)健立专项激励制度,留住核心人才 7四

2、、企业制度的重要性8(一)企业制度是企业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8(二)企业制度是企业及其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8(三)企业制度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8(四)企业制度是企业高效发展的活力源泉8(五)企业制度是企业有序化运行的体制框架9(六)企业制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体制保证9五、企业一般需要如下方面的创新10(一)、服务创新10(二)、知识创新10(三)、心态创新10参考文献11摘要 制度创新是指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或旧制度结构)的动态过程。具体地说,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是 ”以企业为主体,为更好地实现企业制度的功能,在收益与成本评价的基础上,在制度供给的范围内设计新的企业制

3、度的过程” 。制度创新主要涵盖企业财产关系、治理结构、分配融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范畴,它与技术等其他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和显著特征。首先,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是其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前提,是产生主动创新和持续创新的重要制度保证;其次,企业制度要随着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就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不断创新;另外,制度创新涉及企业内部不同层面的机制变革,同时还涉及企业外部的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外部制度变革,我们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注重企业外 部制度创新与内部制度创新的协调运行,促使其互动共进。关键词::企业文化 制度

4、创新 机制变革 技术创新On innovation of modern management system【Abstract】System innovation is the new system (or new system structure), negation, discard or change the old system (or the old system structure) and dynamic process. Specifically, the system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ivate enterprises innovatio

5、n is taking enterprise as the main body, in order to better realize the enterprise system function, based on cost and benefit evaluation, process design of new enterprise system in the scope of supply system. System innovation includes innovation category enterprise property relations, governance st

6、ructure, financing, distribution mechanism, management mode, and other innovative technology has both commonness and individ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First of all, the system innov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ivate enterprises is the premise of a series of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its product

7、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rket innovation and so on, is the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of active innovation and continuous innovation; secondly, enterprise system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we must adapt to the needs of economic globaliz

8、ation,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in addition, the system innovation relates to the mechanism of different level change within the enterprise, but also relates to the enterprise external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social security system reform, the reform of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and other external

9、institutional change, we must star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ystem, pay attention to enterprise external system coordination operation innovation and internal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promote the interaction.【Key words】corporate culture System innovation The reform of mechanism Technological inno

10、vation1、 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缺陷(一)在组织形式上以个人、家族企业为主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是个人独资。参照钱德勒的研究思路,王宣喻等人的研究显示,我国86% 的中小私营企业股权掌握在企业主手中,而实际控制权几乎100%掌握在企业主及其家庭手中。我国家庭企业的家庭成员不仅控制着高层职位,还控制着很大一部 分中层经理职位;企业的实际控制、决策权由家庭牢牢控制,外来经理人员很难独立做出决策。民营企业创业者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更谈 不上技术和制度创新,对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才不够重视。大多数企业在制定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投资战略时,缺乏创新发展意识。(二)产权制度缺失主要表现

11、在以下方面:首先,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与企业家的个人产权是混合在一起的,个人财产与企业法人财产没有明确的界限,也没有形成现代企业所具备的 独立和完备的产权制度;其次,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结构是完全意义上的单一结构,这种一元化产权结构是摆脱不了家庭血缘关系的干预的;第三,人力资本不能享 受产权收益。民营中小企业的高薪只是承认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劳动,并不是承认人力资本的价值,所以,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是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尽管其所有 权归属是清晰的。民营企业大多数选择的仍是个体业主制、合作制等产权制度形式。这种制度选择最大的弊病是投资者通常要对经营负无限责任,投资风险大,而且 投资主体较少,企业很难上档

12、次、上规模。(三)治理机制优劣势并存企业治理机制是一组委托代理的制度安排,它是经济效率与制度适应的统一。不难看出,治理机制是影响企业经营业绩和经营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企业的财 产和企业家的个人财产紧密相关,民营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也十分完善,不存在任何代理问题。虽然有很多方面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职业经理人,民营中小企业 在人才、外部融资、企业目标等方面的劣势比较明显;企业的管理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程序,管理和决策有较大的随意性,大多数民营企业家很难与中层经理及员 工平等地交流和沟通。(四)管理制度缺失民营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缺失的起点就是企业规模的扩大,这也是其发展进程中最危险的时期。管理则表

13、现出更多的随意性,缺乏全面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受经济转轨时期的体制、法律背景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选择了家庭式管理方式。这一方式在企业资金规模较小的初创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 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需要大量引进外来的各种专业人才进入企业的核心领导阶层,这一方面往往导致专业管理人员与企业主亲属形成两个利益集团,诱发企业 内部各种矛盾,造成有些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难以执行。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家习惯于业务管理,习惯于自己独立操作,习惯于自上而下地指挥别人,使有才能的员 工感到不能获得尊重,不能实现自我。所以,民营中小企业很缺人才,但又留不住人才。(五)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缺失一

14、是观念歧视仍然存在。主要是在一些政府部门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疑私”、“怕私”和“防私”观念。二是市场准人限制多,政策不平等。一些行业和领域在准人政策上虽无公开限制,但实际进入条件则限制颇多,主要是对进入资格设置过高门槛。三是融资渠道窄、贷款困难。2003 年全国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只占银行全部贷款的14.4%;全国300多万户私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10%。四是企业实际 税费较重。2003年全国重点税源监管企业的平均营业税税负为3.85%,所得税税负为11.89%,其中私营企业的同一税负为4.31%和 13.11%。五是企业权益不时遭受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遭受

15、侵犯的案例日益增多,一些行政执法机构对个体户、小企业滥施罚扣的现象时常发生。六是 社会服务体系远未建立。大量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别需要的创业辅导、企业诊断、技术支持、员工培训等政府服务和社会服务,或是基本没有,或是尚处于起步阶 段。相当部分中小企业处于无助地位。七是政府管理体制不顺。政府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多头管理、各自为政。二、产权制度创新有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就是两权分离,所以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应该把企业的经营权交给所谓的“职业经理企业家”,本人只做所有者享受资本收 益,如此形成的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就可以摆脱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可以使“货币资本得以选择合适的经营者”。我们认为,家庭式的民营中小企业不应被轻易否 定。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从现代大型股份公司中总结出来的,而民营中小企业则与大型企业有着完全不同的管理特征,如果把这些看似完美的理论硬往民 营中小企业身上套,其结构无异于刻舟求剑。但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