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学期高分攻略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8949289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上学期高分攻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高分攻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高分攻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高分攻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高分攻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上学期高分攻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上学期高分攻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高高三三三语语语文文文一一一轮轮轮复复复习习习重重重点点点知知知识识识汇汇汇总总总重要语文术语梳理- 现代文阅读一、 表达方式:记叙(叙述) 、描写、说明、议论、抒情。1、记叙的方法或顺序:从叙述的先后次序上分,有顺叙、倒叙、插叙。?插叙的作用:(1)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或解释说明的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2)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文章内容,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突出主题。?(3)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记叙的人称:即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我、我们。“我”可以是作者自己,也可以是虚拟的人物。作用是: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有一种亲切感;真实可信;个性色彩

2、鲜明。第二人称:你、你们。可以代称“读者”,有时代称“人物” 。作用: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有亲切感。第三人称:他、他们。作用:客观;可以自由地、毫无限制地叙述事件、描绘人物、表达思想。2、描写:描写的类型:从描写的对象上分:有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从描写的角度上分: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诗歌)景物描写的角度:( 1)从空间的角度: ;实虚、动静、高低、俯仰、远近、点面、明暗、自然与人文;(2)从时间的角度:古今、日夜;(3)从主观的角度:视觉、味觉、听觉、触觉、嗅觉(4)从客观的角度:声音、色彩、形状、气味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

3、相衬);虚实(相衬) ;多角度写景;白描;工笔细描;绘声绘色绘形;运用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写景方法:1.多角度写景。2.正侧结合、侧面烘托。3.对比、衬托。4.虚实相间、想象。 5.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静为动。6.白描。 7.修辞手法(比喻、比拟等)8.动词的运用。9.写景色彩的变化、空间的转换】散文中景物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再现自然风光。奠定基调。营造氛围描绘人物的外貌、性格及内心精神世界。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推动情节发展。为情节发展作铺垫伏笔。引出下文什么的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内容揭示主旨 (根据景物描写

4、不同的位置)景物 /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交代什么环境或背景;2.渲染什么气氛;3.为后文定什么样的基调(指文首) ;4.引出下文的什么内容或是推动什么情节的发展(指文首或文中);5.烘托人物什么性格或形象;6.表现作者的什么情感;7.揭示 /深化什么主题(指结尾) 。写人物生活的环境,必须进一步点明其生活状态,再点明其精神状态。人物描写又可以分:肖像(年龄、外貌、衣着、表情、神态)、动作、心理(梦境、内心独白) 、语言(对话) 、细节等。场面描写:对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刻画以及对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许多人物进行活动的总面貌的描绘。好的场面描写要做到:点面结合;有全场的鸟瞰图,

5、又有个别人物及个别角落的特写镜头。环境描写: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动物、静物的描写。从描写的手法上分:有白描和细描。细节描写是对一些细微末节的刻画与描绘;(重“内容”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描绘、刻画,像工笔画一样,纤毫毕肖,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重“手法”) 。好处:讲究渲染、铺陈,细致传神。白描:用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勾勒出来,不加修饰、不多修辞的描写(不设喻、少修饰、以叙代描)。好处:质朴简洁、传神感人。3、抒情 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典故抒情等)4、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

6、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5、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记叙文的议论要求文字简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揭示事件的意义,点明升华主旨。记叙与议论的关系:记叙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记叙的升华。二、 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引资料、列图表。掌握主要说明方法的基本作用。三、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具体有力;有说服力) 、引用论证(有力地;有说服力)、对比论证(强调突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深入浅出、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形象生动)。四、 修辞手法:比

7、喻、比拟、夸张、引用、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反语、反复、对比、借代、通感、双关、互文、顶真, 现代文主要是前十二种。重点掌握其作用。五、文章的线索:将全部材料统摄为一个整体的纲领。叙事性作品中就是情节发展的脉络,常见于小说、散文中。线索的构成:以实物、人物、事件、思想感情、游踪、“时间推移、空间转换的时空纵横交错”等为线索线索有单一的线索;也有“复线”,如明线、暗线等。六、文章的层次结构1、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总分式2、说明文的结构:A 纵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也叫事理顺序一 般到个别;主到次;简单到复杂;原因到结果;现象到本质)。B 横式:空间顺序(也叫方位顺序整体

8、到局部;上到下;远到近;外到里)C 纵横交错式3、记叙文 (散文 )的结构:横式材料类别(并列)顺序、空间顺序纵式事理(作者认识的发展)顺序、时间顺序(游览顺序)七、写作特点:一般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考虑。(一)从文章的形式方面1、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借物寓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铺垫、烘托(也叫“衬托”“映衬”(动静、虚实、情景乐景衬哀情) 、对比、象征、以小见大、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人称运用(尤其是第一、第二人称)等2、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语言运用的特色包括遣词造句、修辞方法的使用、全篇的语言风格、语体风格。(1)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表

9、程度或范围的副词等;B 叠词、连绵词、拟声词等;C 褒词贬用(贬词褒用) ;D 特殊标点运用;(2)句式的选用(整、散句;长、短句;常式句、变式句、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3)语言风格:婉约含蓄、豪放旷达、沉郁悲慨、清新质朴、典雅凝重、幽默讽刺(4)修辞手法的运用。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3、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见上)4、从布局谋篇的角度:指对文章全部内容的编织与安排。结构布局如人的“骨骼”,材料如人的“血肉” ,主题(立意)如人的“灵魂”包括:怎样开头、结尾;伏笔、详略、悬念;安排什么顺序;设置什么样的

10、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过渡与照应等。文章的开头点题、开门见山、别开生面、引人遐想、撩人情思、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引出论题、引出说明对象、为下文作铺垫、为下文埋伏笔、总领全文、设置悬念、领起下文、设置悬念,结尾点题、卒章显志、欧亨利式结尾、抒情议论升华主题、首尾照应、与上文呼应、言有尽意无穷引人深思,过渡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或总领下文(“过渡”要自然)照应开头和结尾的照应;和标题照应; 内部内容前后照应,使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浑然一体。线索设置以一根“线”串联材料,使文章井然有序。顺序安排特别注意叙事性文学中的倒叙、插叙、补叙等的使用。伏笔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某种提示或暗

11、示,即“前有交代,后有着落” 。运用“伏笔”是为了造成悬念,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引出后文内容的描写。逆转文学作品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结局。蓄势结构技巧,也叫“蓄放”。先反复点染情状,烘托气氛,造成“千呼万唤使出来” 的态势, 一旦时机成熟, 就打开闸门, 高潮部分便一泻千里,汹涌而出。(二)从文章的内容角度分析1、从立意的角度。立意,名词。指文章的基本思想,也叫“中心思想”,或叫“主旨” 、 “主题”。好的立意要求集中、鲜明、正确、深刻、新颖,能引起读者共鸣、思索。(立意,动词。指确立文章所要表现的基本思想的过程)2、 从选材和剪裁的角度:(素材未经加工的原始生活材料;题材作品所描写的生活领域,

12、如工业题材、历史题材、军事题材等)选材选取切合于表现作品主题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材料。选材的四个原则:围绕主题;典型;真实、准确;新颖(老材料表现新思想“旧瓶装新酒” ,用意新颖;新材料表现常见的思想,使用材料新颖)生动。剪裁对材料的裁割取舍。根据主旨的需要, 将材料分出主次、 决定详略。(围绕中心选材、以小见大 、点面结合、有详有略、主次分明)3、 从取题艺术的角度分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题好一半文” 。(关注题中修辞手法、标点运用、特殊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的词语如矛盾之处等、线索作用、揭示主旨作用、概括内容作用等) 分析写作特点要注意

13、: (1) 、要准确概括出最显著的写作特点 选定角度;(2)、分析写作特点不能离开对主题表达的作用、效果;(3)、分析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情感分析;一定要写出效果、好处)拟题的艺术: 注意: 1.必须从形式 +内容的 2 个角度分析。 2.形式角度中a-f任选一点分析即可,但 g 结构作用有的话一定要同时指出。3.内容角度中a、b、c 有啥写啥 形式角度 a 修辞、 b 表现手法、 c 标点、 d 句式、 e 语言、 f 称谓、 g 结构等。 修辞:比喻、比拟、双关、反问、引用、化用等;表现手法:象征、以小见大等;句式:祈使句、否定句、反问句、感叹句、倒装句等;语言:词语的特殊搭配、幽默诙谐

14、、形象生动、讽刺等;结构:线索 内容角度 a 标题的含义; b 统摄全文 不能说 “ 标题呼应文章” ; c 是否表明/揭示中心。八、作品的鉴赏与评价。鉴赏:主要是对于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文学形象、表现技巧、和语言风格等进行鉴赏。1、 文学形象的鉴赏、评价。文学形象包括人物、景物、意象、意境等。人物形象的鉴赏:主要是把握性格及其特点,揭示其社会意义。鉴赏人物形象不仅要说出“好”,还要具体说清楚“好”在哪里。评价人物形象可以从思想性(现实意义、历史意义、进步性、局限性等角度)和艺术性(是否典型、真实、饱满、立体、有感染力等角度)做鉴赏评价艺术形象类题目时具体表述:(1)先总说,为人物“定性”,即

15、概述人物的性格、类型。(2)选取典型情节,用什么具体描写人物的方法概要分析其特征(3)揭示形象的典型意义,即作品的主题思想或社会意义。(4)如要评价再从思想内容或塑造人物的手段方法上去评。2、表现技巧的鉴赏。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技巧、布局谋篇、语言运用等方面(见“写作特点的分析”相关内容) 。3、语言风格的鉴赏。(1) 、 “语言风格”的内涵:一是指作者在创作中具有的不同语言个性;二是不同文学作品样式具有不同的语言特色。(2) 、语言风格的类型:豪放、柔婉;朴素、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繁复;庄重、诙谐、文白相间等。豪放的特点: 常常使用激越昂扬的语气语调,宏大热烈的词语,气势酣畅的该文档是极速

16、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句式,排比、夸张、反复等修辞来表现。柔婉:笔调柔和,感情细腻。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确切明白,不加修饰,朴素无华,真切感人。庄重: 庄严肃穆, 平稳持重, 义正词严, 感情浓烈。 句式整齐、 完整、 绵长,关联词语多。诙谐:轻松调皮,讥嘲讽刺,趣味横生。含蓄:不把意思明白说出来,而是曲折地倾诉表达。清新雅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清新的美感。形象生动: 用富于形象性的语言来描绘具体的生活现象或事物形态,使读者有如临其境,如触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而不是堆砌词藻。绚丽飘逸:富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17、。隽永:即意味深长,言在此意在彼。九、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1、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思想性)就是分析文章中的材料表达了什么主旨,反映了作者什么情感态度,并对此指出是非得失;高下优劣,标准主要看:(1)看作品所反映生活的真实程度。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反映客观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决定作品的价值。(2)看作品反映的思想倾向(是否进步)。即作品所表现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3)看作品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优秀作品所赞美的生活和道德情操能陶冶人的性情,使人变得高尚,并鼓舞人们为美好生活理想而斗争。评价观点不能回答“ 我赞同 ”首先交代作者的观点。评价必须有评价点。同时分析为何具有此评价点(

18、理由分析)。【* 常见评价点及理由:1 积极性:体现了 积极的人生态度;其观点有利于2 进步性:揭露了 本质 /丑恶现象;改变 落后认知,揭示了 道理;表达了对 深切同情;体现了 民主精神3 新颖性:一改/突破 认识4 现实 /现实批判意义/现实借鉴意义/指导意义:针对目前 情况,提出了 建议;批判了当时 ;对当今 情况有借鉴作用。5 局限性:局限于 封建立场 / 观念(大致有封建君臣观念、男尊女卑观念、官本位意识、轻视劳动人民、女人祸水论等)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6 片面性:对 的理解不全面,只看到一方面/只停留在过去】2、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艺术性)就是要分析文章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技巧以及所产生的表达作用和效果,指出其精细粗糙、高下优劣。主要可以看:(1)形象塑造是否鲜明生动;(2)情感表现是否具有真实性和感染力;(3)构思是否新颖独特;(4)结构是否严谨完整;(5)语言是否生动形象;是否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6)是否有完美而独创的形式,能否为其所要表达的内容服务等。十、说理特色常见的说理特色:手法上,因事说理,譬喻说理,类比说理,对比说理,旁征博引 ;结构上,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并列式说理;语言上,委婉含蓄,直言不讳,争锋相对,气势充沛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