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网络教育期中考试马克思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946819 上传时间:2019-12-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大网络教育期中考试马克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郑大网络教育期中考试马克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郑大网络教育期中考试马克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郑大网络教育期中考试马克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郑大网络教育期中考试马克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大网络教育期中考试马克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大网络教育期中考试马克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1分)A、辩证法B、直观性C、形而上学性D、机械性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1分)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1分)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B、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D、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4、下列哲学家中,二元论的代表人物是( )。(1分)A、康德B、贝克莱C、费尔巴哈D、笛卡儿5、实践就其本质来说,它是( )。(1分)A、人的实行或行动B、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C、人的

2、存在方式D、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6、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是( )。(1分)A、实践B、认识C、物质D、意识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在于( )。(1分)A、是否用整体性观点看问题B、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变而且有质变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D、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8、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 (1分)A、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斗争B、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C、矛盾双方互相调和的结果D、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1分)A、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B、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C、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相互

3、转化的过程D、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1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1分)A、唯物主义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C、发展变化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11、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1分)A、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B、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C、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1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 )。(1分)A、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随着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同时消灭B、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会存在一段时期,但不可能永久地存在下去C、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将永久地存在下去D、落后的社会意识平于它的

4、物质基础的消灭而消灭1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1分)A、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B、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C、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D、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原理14、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1分)A、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B、生产工具的状况C、劳动对象的利用D、劳动者的思想觉悟15、人的价值的最显著特点在于( )。(1分)A、人在价值关系中既可以是客体,又可以是主体的二重性B、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客体C、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主体D、只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满足自身和他人需要的特性二、多项选

5、择题(10道小题,共20分)1、德国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影响最大的有()。(2分)A、康德的哲学B、费希特的哲学C、黑格尔的哲学D、谢林的哲学E、费尔巴哈的哲学 2、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其表现有()。(2分)A、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B、动物不能进行生产劳动,人能利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生产活动C、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界,人能能动地改造自然D、自然环境及其变化在动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则不起决定作用E、动物的存在不能引起自然界的变化,人的存在能引起自然界的变化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需要用()

6、。(2分)A、人类自身的发展来证明B、具体科学的长期和持续发展来证明C、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来证明出D、哲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E、世界运动的规律性来证明4、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揭示和有力地证明了()。(2分)A、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B、劳动为社会的产生和存在奠定了基础C、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D、人类社会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E、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正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就要做到()。(2分)A、着眼于整体,要求局部服从整体B、以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C、承认局部的相对独立性和特定的重要作用D、片面强调整体利益抹煞局部利

7、益E、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结合起来6、割裂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将会导致()。(2分)A、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B、辩证唯物的相对主义真理观C、相对主义真理观D、实用主义真理观E、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2分)A、指一切运动变化B、事物前进的或上升的运动C、同一事物的不断增长D、指事物的一切运动过程E、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2分)A、实践是构成社会特殊运动形式的基础B、实践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发源地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E、实践是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质性活动9、当代

8、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的表现有()。(2分)A、由科技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B、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C、科技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加速度的趋势D、科技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E、科技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10、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有()。(2分)A、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B、人类社会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C、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是等同的D、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它的一切活动无需人有意识地进行E、人类社会完全受自然规律支配三、辨析题(3道小题,共4

9、5分)1、生产力水平越高,民主权利就越真实、越广泛。(15分)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民主权利总是受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民主作为上层建筑,其本质直接由经济基础决定,而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由于经济基础不同,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因此有不同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比资本主义民主更高类型的民主,其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都是资本主义民主所不可比拟的。 我们要看到民主的本质与民主的发展程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不能笼统地说生产力水平越高,民主权利就越广泛越真实。否则,就会得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优越于社会主义民主的错误结论。历史唯物主义肯定近代民主、自由的进步作用,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在

10、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形成民主、自由、博爱的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民主具有共性的内容,但不能忽视资本主义民主的阶级实质,不能因民主发展的程度而忽视了民主的性质。2、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有其选择的特定目标,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15分)(1)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是自觉的活动,人的一切创造活动始于人的自觉选择。但是,人在历史实践的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 (2)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存在于人的自觉活动中,它一经形成又成为制约人们行动的客观力量,因此人的选择只能在客观规律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进行。相反选择就无法实现。并且人的选择

11、还取决于主体自身的素质、文明程度与客观因素的制约。 (3)人的自觉选择与历史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总是在意识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创造出新的东西,充分显示了实践的能动性。3、“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15分)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因果关系具有普遍性,任何现象都是由其他现象引起的,并能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必然性中,因果关系明确,确定的原因总能得到确定的结果。偶然性中,因果关系不明确,一个结果,可能是意料之外的原因引起的。虽然在偶然性中,因果关系不明确,但总会是一定的原因引起的结果产生,因而,无论在偶然性还是在必然性中,因果关系都是客

12、观存在的。四、论述题(1道小题,共20分)试论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并以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观点阐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关系。能动的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它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把科学的实践观点引进到认识论,主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标准和目的。第二,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坚持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认为认识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辩证过程。第三,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和统一了起来,认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发展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一个基本原则。这是说,任何实践总

13、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历史的实践,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理论和认识也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能动反映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内在统一的,坚持这一统一也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使思想不僵化,使思想适应变化的新形势,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时,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真正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辩证地结合和统一起来,遵循用马克思主义能动的反映论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这样才能减少和避免错误,把各项工作做好 学习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