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说明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944971 上传时间:2019-12-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说明(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石嘴山市第十五小学 乔华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本节课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活动,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探索、发现的空间,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围绕核心概念展开讨论,促使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单元对分数意义的

2、理解重点放在用单位1表示一些物体,体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同时理解同一个分数可以表示不同的具体量。本单元也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学好这部分的内容,将对后续构建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课是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来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对单位“1”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难以理解。教学中要通过学具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单位“1”的概念。(三)教学方式

3、与教学手段说明微课导入,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构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应该是本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四)技术准备普罗米修斯软件功能、微课、学习题卡等。(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研究说明通过以上分析,孩子对于分数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准确地描述把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得到一个分数。那么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呢?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思考一:通过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得到分数,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思考二: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得到分数,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思考三:学生学习的难点是如何用分数正确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目标: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

4、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让学生在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教具准备:普罗米修斯课件学具准备:学习题卡、彩笔等。教学过程:1、 开门见山,直引主题。同学们,分数在三年级时我们就学过,那么分数是如何产生的呢?让我们欣赏一段视频。【设计意图:微课直接导入,开门见山的引出分数的产生。】二、探究新知分数的产生 生活中还有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吗?(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

5、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多少个苹果?(2)黑板的长能用整米数来表示吗? 没有米尺的情况下,如何测量?生思考后,用身体的“米尺”进行估测。(4)小结:实际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了适应这种实际的需要,于是人们就发明创造了分数。(板书:分数)【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际,利用多媒体呈现方式,及时捕捉学生的视觉,渗透分数产生的历史原因和必然性。结合身边实际的例子,加深学生对分数产生的理解,从而引出分数产生是为了适应生活实际而产生的原因。】 认识单位“1”你能用自然数1表示下面这些苹果吗?()课件出示:(一个苹果,一对苹果,一篮苹果,一堆苹果)()概括总结:同学们在用自然

6、数表示这些苹果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生:都是把物体放到一起,表示一个整体这一个整体可以表示怎样数量的物体?生:一个物体、两个物体、一些物体总结:一个整体用自然数1来表示,称为单位“1”。一个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举例说明:对于这个单位“1”,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总结:想研究谁,就可以把谁看成单位 “1”。为什么这个“1”要加引号?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总结:一个1表示自然数,用来计算,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表示一些物体等;【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数量的苹果,突破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结合身边的实例,夯实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通过对自然数1与单位“1

7、”的区别,加深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将单位“1”内化于心。】概括分数意义。()创造分数,感知分数的意义 利用长方形创造三分之一 观察实物图,寻找相同分数。通过观察4个圆形图片、8个削笔器、12块糖寻找实物图中相同的分数,并加以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交流。总结:不同的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相同,所取的份数也相同,那么它所表达的分数就相同。【设计意图:通过在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平均分后创造出相同的分数为契机,层层铺垫为学生创造分数搭好桥,借助电子白板的互动功能,为动手创造分数的教学过程做好充足的准备。】(2)实际操作,明确分数的意义继续对这12颗糖平均分,还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分数呢?请学生读操

8、作要求。课件出示操作要求: 利用你们课桌上的学习题卡,先分一分,再画一画(或者涂一涂、圈一圈)创造出一个新分数,看谁创造的分数最多。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得到这个分数的。组内汇报。学生动手操作并两人一组进行方法交流。请学生上台前,在白板上边操作边讲述创造出来的不同分数。总结:相同的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取的份数相同或者不同,那么它所表达的份数则不同。【设计意图:通过实际创造分数,刺激学生感官,以一个物体创造出三分之一为基础,引导出一些不同数量的物体平均分后创造出相同的分数,结合学生操作过程,明确相同的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不同,那么所表达的分数就不同的知识理念。】(3) 见微知著,

9、明确分数的意义。讨论:我们在创造分数的时候,是把谁平均分了?(单位“1”)到底什么叫分数?学生思考后汇报交流。总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教师强调:必须是“平均分”。【设计意图:层层铺垫,通过每一个细小的过程,结合前面的创造分数过程,最终引导出分数准确的概念。】认识分数单位:重量、整数、长度等都有单位,那么分数有没有单位?翻开课本46页自学分数单位的意义。请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总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分数单位。【设计意图:万变不离其宗,通过学生的自我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所有的学习离不开课本,间接突出课本的重

10、要性,为每天的自学起了一个引导作用。】三、巩固练习学习了这么多有关于分数的知识,让我们小试牛刀。基本练习:()填空(课件呈现) 把( )平均分成( ),表示这样的( )或( )的数,叫做分数。 吨是把( )平均分成( )份,取了这样的( )份。 的分数单位是( ),它里面有( )个( ),它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自然数。()下面的分别表示哪些分数?(课件呈现)(3)把一盒25粒的巧克力,平均分给5位同学,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得几块,每人分得这盒巧克力的几分之几?(4)说说下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圆的几分之几?2拓展练习:(课件呈现)()考考你:猜猜一共有几枝?()思考

11、:下图中涂色部分各占全图的几分之几?【设计意图:通过基础练习、拔高练习、拓展练习、思考练习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夯实理论基础,螺旋式上升,加深并提高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应用和理解。】四、全课小结:同学们,时间匆匆,转眼就要下课了,如果把这堂课上学习的知识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五份,请你估一估,你学到了这些知识的几分之几?这堂课上你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回顾本堂课的内容,及时查漏补缺,实时监测学生学习情况。】板书设计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一个物体 一个整体 一些物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分数单位1/3 2/31/4 3/41/6 5/61/12 11/12称为分数。

12、根据成语说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各部分名称。教学流程图: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指导策略:所需教学资源:教学光盘、教参、教学用书、数学优化、微课、数字化资源、国家教育资源平台。教学指导策略:通过以上的一系列设计意图的实施,争取达到以下教学效果:使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证明等数学的活动过程;使学生能有条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使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效果评价:老师口袋里装有一些糖,提出问题:你知道有多少块吗?告诉你一个条件:老师从口袋里摸出2块糖,这2块糖占老师口袋里糖总数的 ,现在你猜到了吗?怎么猜的?拿走剩下的 ,应拿走多少块?再拿走剩下的 ,应拿走多少块?拿了 、 、 ,这些分数都不相同,为什么都取走的是2块呢?现在还剩下几块糖?我想拿走这些糖的 ,应该拿走几块糖?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根据分数意义多样化练习。探究并概括分数的意义学科融合,唤起原有经验,微课介入,引出分数产生的必然性。学生自学分数单位教师创造分数,说一说分数,总结分数概念。根据操作要求,用12颗糖自己创造一个或多个分数。根据多个物体图形,找四分之一根据长方形创造三分之一分一个苹果,给两个小苹果黑板的长度能不能用整米数表示?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学习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