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944956 上传时间:2019-12-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与反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洪上学校 赵芬芳教学目标:1、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2、体会作者运用恰当的比较、合理的想象使事物特征的描写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3、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4、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领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柳树的强大生命力。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引读课题 青海高原一株柳。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青海高原的环境非常苍茫和恶劣,课文中用

2、了这些词。【出示】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悲壮和苍凉 简洁而开阔 异常的苍茫读一读,读出它们的画面来。谁能读出青海高原的这些特点?我们一起读,并想象着这悲壮苍凉的画面。3、就在这干旱而又寒冷的青海高原上,却有着一株柳,一株作者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柳,一株让作者发出这样感叹的柳:【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一起读。你们突出了什么关键词?(“神奇“)重读它,再读这段话。4、过渡:它的“神奇”体现在哪儿?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株柳树,用明亮的眼睛看,用敏锐的心来感受。二、精读,感悟柳树形象的“神奇”。1、快速找到

3、直接描写这株柳形象的段落。(第五自然段)【出示】2、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读出文字背后的画面来。3、这段有四句,你挑一句感受最深的来读,并且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准备一下。A、“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1)“两合抱粗”有多粗啊?咱们两个来演示一下。(2)这么粗壮的柳树在江南可以看到吗?(难)而且树阴有百十余平方米,咱们教室大概有五十平方米,也就是说有两个多教室这么大的树阴,你说这课柳高大吗?真是太高大粗壮了。这是一“奇”。B、“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1)这句是写它的引答 树干和树枝,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从哪里感受到它坚硬?(“生

4、铁铁锭的色泽”)你们看到过铁锭吗?说树干和树枝像它一样的色泽,像它一样粗实而坚硬,奇怪吗?(3)提到“柳”,它素来以“柔”著称,不是都说“柔柳”吗?可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却这么坚硬,这是第二“奇”。C、“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1)叶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绿得这么这么是暗绿色的,我们平原上的柳树是这个颜色吗?(嫩绿、草绿、鲜绿)这又是一“奇”。(3)谁来读读它的这一“奇”?D、“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1)这句给你什么感觉?(很高大 生命力强)(2)“巍巍然”和“撑立”让我们有这样的感觉。4、我们分别读

5、了这段的四小句,感受到了这株柳形象上的“神奇”,请你连起来读这段,整体感受一下。谁来通过朗读带我们走近这株“神奇”的柳呢?三、引发想象,感受柳树生长过程的“神奇”。1、那么,这株柳的“神奇”是不是就指它外形方面这三点呢?去默读六七两个自然段,你一定会找到答案。2、这两个自然段都是写什么?(作者想象这株柳的生长过程)它的生长过程体现了“神奇”吗?拿出笔来,把其中反映它“神奇”的语句画下来并读好它。3、交流。A、“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散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

6、般地保存了生命。”(1)读了这句,这株柳的“神奇”之处在哪?(1、种子随意散落却有幸萌发2、其他柳树苗子全毁了而唯独它存活了下来)(2)怎么能说不神奇呢?(3)来,我就还请你,还读这段话,不过要把体现这株柳“神奇”的关键词读好。B、“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出示】(1)说说你读这段的感受。(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一岁就是指柳树没有能活满一年的。)(2)但是这株柳树呢?(造成了一个不可思

7、议的奇迹。)(3)不光柳树,别的生物也活不到一年,你们知道高原上的干旱和寒冷有多严重,连续两个季节不下一滴雨,最冷的时候零下几十度.,在这样的环境下,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棵留下来了,而且长得高大粗壮,神奇吗?把他找到的这段一起读一读。 C、“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了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出示】(1)你们对这一段也特别有感受吧?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这段,哪个词语或句子让你特别有感触?(2)交流。(“一次又一次摧毁

8、,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说明它经受了许多许多困难。“经历了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条。”感受到这株柳树为了生存经受过的无数次的雷轰电击。(3)由此可见,这株柳所处的环境非常恶劣。残酷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没有体验过,你们肯定想象不到它有多可怕。你们听。师描述:狂风呼啸,雷电交加。大雪纷风,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仿佛看到这株柳树那种可怜无助的样子了,你脑海中的柳树正在经受着怎样的摧毁?它又怎样面对的?闭眼想象。(4)这株柳树就在经受这样的摧毁,但它害怕了吗?(没有)而是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被劈断了

9、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条)(5)让我们再合作来读这一段: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了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而又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4、同学们,让我们不妨像作者那样,也来发挥我们的想象。当这株柳树在高原的风雪雷电当中苦苦抗击的时候,它的同类,那些平原柳树它们此时此刻可能在干什么?同是柳树,生活的环境却不同,作者的家乡灞河也以柳树而闻名,闭上眼听同学读灞河的柳树,待会儿说说它给你什么印象。灞河的柳树是怎样的呢?同是柳树,生活的环境却如此不同。可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抱怨了吗?让我们读课文的最后一

10、段。这段话中的最后一句话,里面有两个数字不知道引起了你们的注意吗?一个是九十九,一个是一。从这两个数字中,你又读出了什么?可是,它放弃了吗?捧起书,一起读最后一段,读出你的感受来,读出对这一株柳的敬畏和赞美,读出它的生命伟力。四、拓展。1、读着这样的柳树,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人物司马迁,他就像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在蒙受不白之冤之后,忍辱含垢,终于写成了不朽的巨著史记。读着这株柳树,我还想起了一句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你想到了哪个人,想到了哪句名言了吗?3、我有三句话要送给大家【出示】1)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2)只有扼住命运

11、咽喉的人,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3)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我愿,它能成为你生命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五、总结。1、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去了青海高原,看到了那里唯一的一株柳树。引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2、此时,我相信,这株神奇的柳树也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永远记住它“青海高原一株柳” (读题)3、推荐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洪上学校 赵芬芳在感受柳树神奇特点的时候,可以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进行。 1、出示一幅广袤无垠的青海高原图片(没有树),创设学习情境,学生自由读读课文3-5自然段,想一

12、想并说一说,这株柳树是极其平常的柳树,为什么它生长在青海高原上就使得它神奇。 2、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三个层次体会柳树的神奇: 第一层是图文对照,想象青海高原环境的恶劣,能长出一株唯一的柳树,这是神奇的,然后体会“哦”的一声的想法和情感; 第二层是图(稍远)文对照,想象这株柳树的生长环境比其它地方更恶劣,却还能长出这样的柳树,这是神奇的,并通过反复读,反问句提升学生的情感; 第三层是通过图(近影)说柳树的神奇,通过文字想柳树的神奇,通过朗读感悟柳树的神奇,然后通过讨论“这株柳树好像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来体会柳树的生命伟力和作者的情感。 这样的设计是扣住“神奇”,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了落脚点,并依据课文特点采用了比较、环境渲染、图片创境设情等方法体会“神奇”,同时巧妙地抓住每节最后一句话让学生感悟作者情感的提升,也感染学生自己。这样的设计使得说、读、悟融为一体,教学内容有序推进。学习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