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模拟信号采样与保持文库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8943662 上传时间:2019-12-31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模拟信号采样与保持文库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模拟信号采样与保持文库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模拟信号采样与保持文库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模拟信号采样与保持文库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模拟信号采样与保持文库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模拟信号采样与保持文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模拟信号采样与保持文库(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题目: 模拟信号采样与保持 班级: 电气F1611 姓名: 学号: 学院: 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 2019年 12月 28 日1.1 采样与保持一实验目的 了解模拟信号到计算机控制的离散信号的转换采样过程。二实验原理及说明对模拟信号采样首先要确定采样间隔。采样频率越高,采样点数越密,所得离散信号就越逼近于原信号。采样频率过低,采样点间隔过远,则离散信号不足以反映原有信号波形特征,无法使信号复原。计算机编程实现以不同采样周期对正弦波采样,观察不同采样周期下输出波形与输入波形相比的复原程度(或失真度)。三、实验内容及步骤采样实验框图如下图所示。计算机通过模/数转换模块以一定的采样周

2、期对信号源(B1)产生的正弦波信号采样,并通过上位机显示。在不同采样周期下,观察比较输入及输出的波形(失真程度)。实验步骤:(1)构造模拟电路:按图图4-1-1-1插孔连线,表如下。1正弦波信号输入B3(xOUT1)正弦波输出B3(CH1)虚拟示波器2采样以后输出B3(xOUT2)控制器输出B2(CH2)虚拟示波器(2)运行、观察、记录: 选择采样与保持采样实验,点击工具条上“设置”,分别改变采样周期分为0.01秒、0.1秒,点击工具条上“启动虚拟示波器”,实验运行,响应曲线见图4-1-1-2.。图4-1-1-2 不同采样周期(0.01秒和0.1秒)下的输出波形四实验报告要求按下表记录下各种频

3、率的采样周期下的输出波形。采样周期(秒)0.010.020.050.10.150.24.1.2 采样控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判断采样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充要条件,及采样周期T对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2掌握临界稳定时采样周期值的计算。3观察和分析采样控制系统在不同采样周期T时的瞬态响应曲线。二实验原理及说明1判断采样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充要条件 临界稳定的采样周期T线性连续系统的稳定性的分析是根据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在S平面上的位置来进行的。如果系统特征方程的根都在左半S平面,即特征根都具有负实部,则系统稳定。采样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是建立在Z变换的基础之上,因此必须在Z平面上分析。S平面和Z平面之间的关系是:

4、S平面左半平面将映射到Z平面上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内,S平面的右半平面将映射到Z平面上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外。所以采样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必须在Z平面的单位圆内,只要其中有一个特征根在单位圆外,系统就不稳定;当有一个根在Z平面的单位圆上而其他根在单位圆内时,系统就处于临界稳定。即只要特征根的模均小于1,则系统稳定;若有一个特征根的模大于1,则系统不稳定。2 采样周期T对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及临界值的计算图4-1-2-1 闭环采样系统构成闭环采样系统构成电路如图4-1-2-1所示,其中被控对象的各环节参数及系统的传递函数:积分环节(A1模块)的积分时间常数Ti=R1*C1=0

5、.2S,惯性环节(A2模块)的惯性时间常数 T=R2*C2=0.5S,增益K=R2R3=5。被控对象的开环传递函数: (4-1-1)各环节参数代入式(4-1-1),得: (4-1-2)G(z)为包括零阶保持器在内的广义对象的脉冲传递函数: (4-1-3)经Z变换后: (4-1-4)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4-1-5)闭环采样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 (4-1-6)采样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必须在Z平面的单位圆内。根据式(4-1-6)可知,特征方程式的根与采样周期T有关,只要特征根的模均小于1,则系统稳定。若要求特征根的模小于1,须: (4-1-7)从式(4-1-7)得: 采样周期

6、T0.0823秒。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闭环采样系统构成电路如图4-1-2-1所示。了解采样周期T对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及临界值的计算,观察和分析采样控制系统在不同采样周期T时的瞬态响应曲线。2. 改变采样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计算和测量系统的临界稳定采样周期T,填入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1) 构造模拟电路:按图4-1-2-1安置短路套及插孔连线,表如下。B3区:xOUT2-D1区:H1D1区:OUT-D2区:H1B3区:xOUT2-B3区:CH2D2区:OUT-B3区:CH1安装短路套-D1区:S3、S13、S14安装短路套-D2区:S3、S13、S14(2) 运行、观察、记录: 选择采样与保持

7、采样控制,点击工具条上“设置”,分别改变采样周期分为0.015秒、0.03秒和 0.09秒,点击工具条上“启动虚拟示波器”,实验运行,响应曲线见图4-1-2-2。观察相应实验现象,并判断其稳定性。图4-1-2-2 在不同采样周期(0.015秒、0.03秒和 0.09秒)下的输出波形四实验报告要求改变采样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计算和测量系统的临界稳定采样周期T,填入实验报告。积分时间常数Ti(A2)开环增益K (A3)惯性时间常数T(A3)临界稳定的采样周期T计算值测量值10.250.52330.120.24.2 微分与数字滤波4.2.1 一阶微分反馈控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微分反馈的原理及对被控对象

8、的影响。2掌握微机控制系统实现微分反馈的方法。3观察和分析一阶微分反馈控制中的采样周期T与微分系数Td对系统阶跃响应性能的影响。二实验原理及说明微分与平滑结构图如下图所示。R为阶跃输入信号,C为系统输出。图4-2-1-1 微分与平滑结构图微分是正反馈,当取合适的微分系数时,会使系统响应加快,用于被控对象为惯性环节的系统,特别是惯性时间常数较大的系统,有明显的校正作用。微分算法采用一阶差分代替:(Td为微分系数,T为采样周期, 为反馈系数) (4-2-1):当前输出值,:第K-1次输出值,:调节器输出。其中反馈系数 的取值不能过大,微分噪音幅度会太大,即每个采样周期中D(Z)输出的变化值会太大,

9、一般选取10。采样周期T根据实验要求而定(与被控对象的惯性时间常数To有关),如规定反馈系数=10,采样周期T不能太大,则会影响系统稳定性;T过小将使计算机控制环节控制作用过小,一般选取T0.08To。计算机编程实现以5ms为基本单位,即,范围为199。微分系数Td为根据实验要求而定,当采样周期T确定后,加大微分系数Td,即加大反馈系数,也会影响系统稳定性。微分系数Td 取值范围:0.00110.00S。按式(4-2-1)可以计算出各个采样时刻的数字调节器D(Z)输出数值序列。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阶微分反馈控制构成如下图所示,改变图中被控对象的惯性时间常数,设置微分系数Td和反馈系数KD和采样周

10、期T,观察输出端(C)波形,测量时域特性,填入实验报告。图4-2-1-2 一阶微分反馈控制构成实验步骤:(1) 构造模拟电路:按图4-2-1-2安置短路套及测孔连线,表如下。 B3区:xOUT2-D1区:H1D1区:OUT-C2区:H1B3区:xOUT2-B3区:CH2C2区:OUT-B3区:CH1安装短路套-D1区:S5、S12、S13、S14(2) 运行、观察、记录: 选择微分与数字滤波一阶微分反馈控制,点击工具条上“启动虚拟示波器”,实验运行,响应曲线见下图。分别改变微分系数Td 和采样周期,观察相应实验现象,并判断其稳定性。由于受微分正反馈的影响,其响应速度将加快,可适当调整Td为微分

11、系数,T为采样周期,使系统输出达到要求,绘制出输出曲线。图4-2-1-3 不加微分反馈输出曲线(只需把Td设置为0即可)图4-2-1-4 加微分反馈输出曲线实验报告要求:1图4-2-1-2中被控对象的惯性时间常数为To=1S,采样周期T=80ms,按下表改变微分系数Td和反馈系数KD,观察输出端(C)波形,填入实验报告。微分系数Td峰值时间tp调节时间ts超调量Mp0.6S0.7S0.75S0.92S1.4S14%0.96S2图4-2-2中被控对象的惯性时间常数改为To=0.2S,采样周期T=15ms,按下表改变微分系数Td和反馈系数KD,观察输出端(C)波形,填入实验报告。微分系数Td峰值时

12、间tp调节时间ts超调量Mp0.11S0.13S0.15S0.2S0.34S12.50.19S注:反馈系数大,每个采样周期中数字调节器D(Z)输出的变化值(微分噪音幅度)也会大。4.2.2 四点微分均值反馈控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微分反馈的原理及对被控对象的影响。2掌握微机控制系统实现微分反馈的方法。3观察和分析四点微分均值反馈控制中的采样周期T与微分系数Td对系统阶跃响应性能的影响。二实验原理及说明微分与平滑结构图同4-2-1-1一阶微分反馈控制。微分是正反馈,当取合适的微分系数时,会使系统响应加快,用于被控对象为惯性环节的系统,特别是惯性时间常数较大的系统,有明显的校正作用。微分平滑算法采用四

13、点微分均值法:(Td为微分系数,T为采样周期,为反馈系数) (4-2-2) :当前输出值,:第K-1次输出值,:调节器输出。其中反馈系数 的取值不能过大,微分噪音幅度会太大,即每个采样周期中D(Z)输出的变化值会太大,一般选取10。采样周期T根据实验要求而定(与被控对象的惯性时间常数To有关),如规定反馈系数=10,采样周期T不能太大,则会影响系统稳定性;T过小将使计算机控制环节控制作用过小,一般选取T0.08To。计算机编程实现以5ms为基本单位,即,范围为199。微分系数Td为根据实验要求而定,当采样周期T确定后,加大微分系数Td,即加大反馈系数,也会影响系统稳定性。微分系数Td 取值范围:0.00110.00S。按式(4-2-2)可以计算出各个采样时刻的数字调节器D(Z)输出数值序列。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模拟电路同4-2-1-2一阶微分反馈控制。选择微分与数字滤波四点微分均值反馈控制,点击工具条上“启动虚拟示波器”,实验运行。改变图4-2-1-2中被控对象的惯性时间常数,设置微分系数Td和反馈系数KD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