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双看夜的眼睛——鲁迅杂文选编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18942221 上传时间:2019-12-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那双看夜的眼睛——鲁迅杂文选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那双看夜的眼睛——鲁迅杂文选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那双看夜的眼睛——鲁迅杂文选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那双看夜的眼睛——鲁迅杂文选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那双看夜的眼睛——鲁迅杂文选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那双看夜的眼睛——鲁迅杂文选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那双看夜的眼睛——鲁迅杂文选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迅杂文选读之“那双看夜的眼睛”1 夜颂爱夜的人,也不但是孤独者,有闲者,不能战斗者,怕光明者。人的言行,在白天和在深夜,在日下和在灯前,常常显得两样。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普覆一切人,使他们温暖,安心,不知不觉的自己渐渐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赤条条地裹在这无边际的黑絮似的大块里。虽然是夜,但也有明暗。有微明,有昏暗,有伸手不见掌,有漆黑一团糟。爱夜的人要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君子们从电灯下走入暗室中,伸开了他的懒腰; 爱侣们从月光下走进树阴里,突变了他的眼色。夜的降临,抹杀了一切文人学士们当光天化日之下,写在耀眼的白纸上的超然,混然,恍然,勃然,粲然的文章,只剩下

2、乞怜,讨好,撒谎,骗人,吹牛,捣鬼的夜气,形成一个灿烂的金色的光圈,像见于佛画上面似的,笼罩在学识不凡的头脑上。爱夜的人于是领受了夜所给与的光明。高跟鞋的摩登女郎在马路边的电光灯下,阁阁的走得很起劲,但鼻尖也闪烁着一点油汗,在证明她是初学的时髦,假如长在明晃晃的照耀中,将使她碰着“没落”的命运。一大排关着的店铺的昏暗助她一臂之力,使她放缓开足的马力,吐一口气,这时才觉得沁人心脾的夜里的拂拂的凉风。爱夜的人和摩登女郎,于是同时领受了夜所给与的恩惠。一夜已尽,人们又小心翼翼的起来,出来了;便是夫妇们,面目和五六点钟之前也何其两样。从此就是热闹,喧嚣。而高墙后面,大厦中间,深闺里,黑狱里,客室里,秘

3、密机关里,却依然弥漫着惊人的真的大黑暗。现在的光天化日,熙来攘往,就是这黑暗的装饰,是人肉酱缸上的金盖,是鬼脸上的雪花膏。只有夜还算是诚实的。我爱夜,在夜间作夜颂。六月八日。2 论睁了眼看鲁 迅 虚生先生 虚生,猛进周刊主编徐炳昶(1888-1976)的笔名,猛进是当时一种有进步倾向的政论性刊物,1925年5月6日创刊于北京,次年3月19日出至第53期停刊。所做的时事短评中,曾有一个这样的题目:“我们应该有正眼看各方面的勇气”(猛进十九期)。诚然,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倘使并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然而,不幸这一种勇气,是我们中国人最所缺乏的。但现在我所想到的是

4、别一方面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我们的圣贤,本来早已教人“非礼勿视” 非礼勿视,孔子语,出自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了;而这“礼”又非常之严,不但“正视”,连“平视”“斜视”也不许。现在青年的精神未可知,在体质,却大半还是弯腰曲背,低眉顺眼,表示着老牌的老成的子弟,驯良的百姓,至于说对外却有大力量,乃是近一月来的新说,还不知道究竟是如何。再回到“正视”问题去:先既不敢,后便不能,再后,就自然不视,不见了。一辆汽车坏了,停在马路上,一群人围着呆看,所得的结果是一团乌油油的东西。然而由本身的矛盾或社会的缺陷所生的苦痛,虽不正

5、视,却要身受的。文人究竟是敏感人物,从他们的作品上看来,有些人确也早已感到不满,可是一到快要显露缺陷的危机一发之际,他们总即刻连说“并无其事”,同时便闭上了眼睛。这闭着的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当前的苦痛不过是“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为。”于是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也就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因为凡事总要“团圆” 团圆,这里指大团圆,即叙事性作品中主要人物经过悲欢离合终于获得圆满的结局,正无须我们焦躁;放心喝茶,睡觉大吉。再说费话 费话,今写作“废话”。,就有“不合时宜”之咎,免不了要受大学教授的纠正了。呸!我并未实验过,但有时候想:倘将一位久

6、蛰洞房 洞房,形容庭院深深,如洞穴般幽深。的老太爷抛在夏天正午的烈日底下,或将不出闺门的千金小姐拖到旷野的黑夜里,大概只好闭了眼睛,暂续他们残存的旧梦,总算并没有遇到暗或光,虽然已经是绝不相同的现实。中国的文人也一样,万事闭眼睛,聊以自欺,而且欺人,那方法是:瞒和骗。中国婚姻方法的缺陷,才子佳人小说作家早就感到了,他于是使一个才子在壁上题诗,一个佳人便来和,由倾慕现在就得称恋爱而至于有“终身之约”。但约定之后,也就有了难关。我们都知道,“私订终身”在诗和戏曲或小说上尚不失为美谈(自然只以与终于中状元 状元,科举时代殿试取中的第一名进士。的男人私订为限),实际却不容于天下的,仍然免不了要离异。明

7、末的作家 明末的作家,指明代末年写才子佳人小说的一些作家。便闭上眼睛,并这一层也加以补救了,说是:才子及第,奉旨成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语见孟子滕文公。经这大帽子来一压,便成了半个铅钱也不值,问题也一点没有了。假使有之,也只在才子的能否中状元,而决不在婚姻制度的良否。(近来有人以为新诗人的做诗发表,是在出风头,引异性;且迁怒于报章杂志之滥登。殊不知即使无报,墙壁实“古已有之”,早做过发表机关了;据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明代神魔小说,许仲琳编写,一百回。纣王在女娲庙壁上题诗的情节见该书第一回。,纣王已曾在女娲庙壁上题诗,那起源实在非常之早。报章可以不取白话,或排斥小诗,墙壁却

8、拆不完,管不及的;倘一律刷成黑色,也还有破磁可划,粉笔可书,真是穷于应付。做诗不刻木板,去藏之名山,却要随时发表,虽然很有流弊,但大概是难以杜绝的罢。)红楼梦中的小悲剧,是社会上常有的事,作者又是比较的敢于实写的,而那结果也并不坏。无论贾氏家业再振,兰桂齐芳,即宝玉自己,也成了个披大红猩猩毡斗篷的和尚。和尚多矣,但披这样阔斗篷的能有几个,已经是“入圣超凡”无疑了。至于别的人们,则早在册子里一一注定,末路不过是一个归结:是问题的结束,不是问题的开头。读者即小有不安,也终于奈何不得。然而后或续或改,非借尸还魂,即冥中另配,必令“生旦当场团圆”才肯放手者,乃是自欺欺人的瘾太大,所以看了小小骗局,还不

9、甘心,定须闭眼胡说一通而后快。赫克尔(EHaeckel) 赫克尔(1834-1919),通译海克尔,德国生物学家,这里所引述的话见所著宇宙之谜第四章我们的胚胎史。说过:人和人之差,有时比类人猿和原人之差还远。我们将红楼梦的续作者 红楼梦的续作者:红楼梦面世后,由于影响大,续作特别多。出了高鹗、程伟元的红楼梦后四十回,还有补红楼梦续红楼梦后红楼梦。和原作一比较,就会承认这话大概是确实的。“作善降祥” 作善降祥,语出尚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的古训,六朝人本已有些怀疑了,他们作墓志,竟会说“积善不报,终自欺人”积善不报,终自欺人:语见东魏元湛墓志铭:“曰仁者寿,所期必信,积善不报

10、,终自欺人。”的话。但后来的昏人,却又瞒起来。元刘信将三岁痴儿抛入蘸纸火盆,妄希福佑,是见于元典章 元典章,大元圣政国朝典章的简称,元代官修,前集六十卷,新集不分卷。汇辑了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至英宗至治二年(1322)的法令文牍,刘信的事见该书第五十七卷。的;剧本小张屠焚儿救母 小张屠焚儿救母,元代杂剧,无名氏作。却道是为母延命,命得延,儿亦不死了。一女愿侍痼疾之夫一女愿侍痼疾之夫,见醒世恒言第九卷陈多寿生死夫妻。鲁迅所说的改作,大概是清代的麻疯女邱丽玉。,醒世恒言中还说终于一同自杀的;后来改作的却道是有蛇坠入药罐里,丈夫服后便痊愈了。凡有缺陷,一经作者粉饰,后半便大抵改观,使读者落诬妄

11、中,以为世间委实尽够光明,谁有不幸,便是自作,自受。有时遇到彰明的史实,瞒不下,如关羽岳飞的被杀,便只好别设骗局了。一是前世已造夙因,如岳飞;一是死后使他成神,如关羽。 夙因:前世的因缘。关羽,三国时蜀汉大将,三国演义中有他死后显圣成神的描述。岳飞,南宋名将,因坚持抗金被宋高宗、秦侩杀害,小说说岳全传中说岳飞是大鹏转世,秦侩是黑龙转世,秦侩杀岳飞,是报前世大鹏伤黑龙之夙愿。定命不可逃,成神的善报更满人意,所以杀人者不足责,被杀者也不足悲,冥冥中自有安排,使他们各得其所,正不必别人来费力了。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著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

12、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彷佛亡国遭劫的事,反而给中国人发挥“两间正气”的机会,增高价值,即在此一举,应该一任其至,不足忧悲似的。自然,此上也无可为,因为我们已经借死人获得最上的光荣了。沪汉烈士的追悼会中 沪汉烈士的追悼会,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在上海。6月11日汉口群众的反帝斗争遭到英帝国主义及湖北督军萧耀南的镇压。6月25日,北京各界数十万人游行示威,并在天安门召开沪汉烈士追悼

13、会。有人在会场设立一座两丈四尺高的木质灵位,悬挂着三丈六尺长的挽联,上写“在孔曰成仁在孟曰正命”“于礼为国殇于义为鬼雄”;指挥台正中的白布横额上,写有“天地正气”四个大字。,活的人们在一块很可景仰的高大的木主下互相打骂,也就是和我们的先辈走着同一的路。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这是互为因果的,正如麻油从芝麻榨出,但以浸芝麻,就使它更油。倘以油为上,就不必说;否则,当掺入别的东西,或水或碱去。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

14、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时候早到了;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现在,气象似乎一变,到处听不见歌吟花月的声音了,代之而起的是铁和血的赞颂。然而倘以欺瞒的心,用欺瞒的嘴,则无论说A和O,或Y和Z,一样是虚假的;只可以吓哑了先前鄙薄花月的所谓批评家的嘴,满足地以为中国就要中兴。可怜他在“爱国”大帽子底下又闭上了眼睛了或者本来就闭著。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一九二五年七月二十二日。3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从崇轩先生的通信(二月份京报副刊)里,知道他在轮船上听到两个旅客谈话,说是杭州雷峰塔之所以倒掉,是因为乡下人迷信那塔

15、砖放在自己的家中,凡事都必平安,如意,逢凶化吉,于是这个也挖,那个也挖,挖之久久,便倒了。一个旅客并且再三叹息道:西湖十景这可缺了呵!这消息,可又使我有点畅快了,虽然明知道幸灾乐祸,不象一个绅士,但本来不是绅士的,也没有法子来装潢。我们中国的许多人,我在此特别整重声明:并不包括四万万同胞全部!大抵患有一种“十景病”,至少是“八景病”,沉重起来的时候大概在清朝。凡看一部县志,这一县往往有十景或八景,如“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而且,“十”字形的病菌,似乎已经侵入血管,流布全身,其势力早不在“!”形惊叹亡国病菌之下了。点心有十样锦,菜有十碗,音乐有十番,阎罗有十殿,药有十全大补

16、,猜拳有全福手福手全,连人的劣迹或罪状,宣布起来也大抵是十条,仿佛犯了九条的时候总不肯歇手。现在西湖十景可缺了呵!“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九经固古已有之,而九景却颇不习见,所以正是对于十景病的一个针砭,至少也可以使患者感到一种不平常,知道自己的可爱的老病,忽而跑掉了十分之一了。但仍有悲哀在里面。其实,这一种势所必至的破坏,也还是徒然的,畅快不过是无聊的自欺。雅人和信士和传统大家,定要苦心孤诣巧语花言地再来补足了十景而后已。无破坏即无新建设,大致是的;但有破坏却未必即有新建设。卢梭、斯谛纳尔、尼采、托尔斯泰、伊孛生等辈,若用勃兰兑斯的话来说,乃是“轨道破坏者”。其实他们不单是破坏,而且是扫除,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