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安全高级试题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8939634 上传时间:2019-12-30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41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安全高级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安全生产)安全高级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安全生产)安全高级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安全生产)安全高级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安全生产)安全高级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安全高级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安全高级试题(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高级1 火焰沿液面蔓延的速度取决于液体的初温、热容、蒸发潜力热以及火焰的 能力。(D)(A)对流 (B)蒸发 (C)传导 (D)辐射2 同一固体物质的燃烧速度还取决于表面积的大小,随燃烧表面积的 。(A)(A)增大而加快 (B)增大而减小 (C)减小而加快 (D)变化而保持不变3 凡能与空气、氧气和其它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物质,都称为 。(A)(A)可燃物 (B)助燃物 (C)点火源 (D)易燃物4 可燃物质燃烧实际上是 在空气中燃烧。(B)(A)物质受热分解出的可燃性液体 (B)物质受热分解出的可燃性气体(C)物质受热分解出的可燃性固体粉末(D)物质受热分解出的可燃性物体5 可燃物质聚

2、集状态 ,当其接近火源时变化 。(C)(A)不同,大多数相同 (B)不同,有时相同(C) 不同、不同 (D)不同,完全相同6 可燃物质的燃烧多在 下进行。(D)(A)熔融态 (B)固态 (C)液态 (D)气态7 是用来引起可燃物发火的点燃能源。 (C)(A)可燃物 (B)助燃物 (C)点火源 (D)易燃物8 高温物体按其本身是否燃烧可分为 和 两类。(A)(A)无焰燃烧放热、载热体放热 (B)较大体积、微小体积(C)无焰燃烧放热、较大体积 (D)载热体放热、微小体积9 凡无需明火作用,由于本身氧化反应或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受热升温后而自行燃烧的物质为 。 (D)(A)可燃物 (B)助燃物 (C

3、)点火源 (D)自燃物10 阴燃是 的燃烧特点。(A)(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11 可燃液体的燃烧和 因素无关(B)。(A)闪点 (B) 燃点 (C)蒸汽压 (D) 沸点 12 可燃液体的燃烧和 因素无关(B)。(A)闪点 (B)自燃点 (C)蒸汽压 (D) 沸点 13 由于可燃物质的存在状态不同,燃烧可分为 。(A)(A)均一系燃烧和非均一系燃烧(B)自燃和引燃(C)闪燃和爆燃(D)闪燃和引燃14 可燃性气体预先同空气或氧气混合而后进行的燃烧称为 。(C)(A)扩散燃烧 (B)自燃 (C)混合燃烧 (D)闪燃15 可燃性气体与周围空气一边混合一边燃烧,则称为

4、 。(A)(A)扩散燃烧 (B)自燃 (C)混合燃烧 (D)闪燃16 可燃性气体在管中喷出在管口发生的燃烧即为 。(A)(A)扩散燃烧 (B)自燃 (C)混合燃烧 (D)闪燃17 可燃气体的燃烧有 之分。(D)(A)蒸发燃烧与分解燃烧 (B)蒸发燃烧与混合燃烧(C)扩散燃烧与分解燃烧 (D)混合燃烧与扩散燃烧18 可燃液体的燃烧有 之分。(A)(A)蒸发燃烧与分解燃烧 (B)蒸发燃烧与混合燃烧(C)扩散燃烧与分解燃烧 (D)混合燃烧与扩散燃烧19 液体产生的蒸汽进行燃烧叫 。(B)(A)分解燃烧 (B)蒸发燃烧 (C)混合燃烧 (D)扩散燃烧20 难挥发可燃液体的燃烧,是有客观存在热分解产生的

5、可燃性气体在进行燃烧,故称为 。(A)(A)分解燃烧 (B)蒸发燃烧 (C)混合燃烧 (D)扩散燃烧21 可燃气体、液体和固体(包括粉尘等),在空气中燃烧时,可以分为 种燃烧形式。(C)(A)二 (B)三 (C)四 (D)五 22 可燃气体分子和空气分子相互扩散、混合,当其浓度达到燃烧极限范围时,在外界火源的作用下,使燃烧继续蔓延和扩大的现象是 。(B)(A)表面燃烧 (B)扩散燃烧 (C)分解燃烧 (D)蒸发燃烧 23 液体蒸发产生蒸汽,被点燃起火后,形成的火焰温度进一步加热液体表面,从而是加速液体的蒸发,使燃烧继续蔓延和扩大的现象是 。(D)(A)表面燃烧 (B)扩散燃烧 (C)分解燃烧

6、(D)蒸发燃烧 24 是指在受热过程中伴随有热分解现象,由于热分解产生可燃性气体的燃烧。(C)(A)表面燃烧 (B)扩散燃烧 (C)分解燃烧 (D)蒸发燃烧 25 可燃物表面被加热后发生的燃烧称为 。(A)(A)表面燃烧 (B)扩散燃烧 (C)分解燃烧 (D)蒸发燃烧 26 具有爆炸性的物质缓慢热分解引起的燃烧即为 。(C)(A)表面燃烧 (B)扩散燃烧 (C)分解燃烧 (D)蒸发燃烧 27 可燃性气体的燃烧有扩散燃烧和 两类。 (C)(A)弥散燃烧 (B)辐射燃烧 (C)动力燃烧 (D)表面燃烧28 如果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在燃烧过程中进行,发生稳定式的燃烧为 。(D)(A)弥散燃烧 (B)

7、辐射燃烧 (C)动力燃烧 (D)扩散燃烧29 如果可燃气体与空气在燃烧前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遇到火源发生的爆炸式燃烧称为 。 (C)(A)弥散燃烧 (B)辐射燃烧 (C)动力燃烧 (D)扩散燃烧30 如果可燃气体在低压情况受冲击、磨擦或其它着火源作用,可发生 。(C)(A)弥散燃烧 (B)辐射燃烧 (C)喷流式燃烧 (D)扩散燃烧31 引燃有四种形式: 热表面引燃、高温气体引燃、热辐射引燃。 (A)(A)电火花引燃 (B)点火引燃 (C)高温液体引燃 (D)高温固体引燃32 在有氧存在条件下任何状态的可燃物质与高温的固体表面接触都可能被引燃,此种引燃是 。 (A)(A)热表面引燃 (B)高温气

8、体引燃 (C)电火花引燃 (D)热辐射引燃33 热表面引燃与自燃发火最大的差别在于 。(A)(A)热源的大小 (B)温度的高低 (C)热源的种类 (D)可燃物的性质34 热表面引燃的点火温度 自燃发火温度。(C)(A)低于 (B)等于 (C)高于 (D)不确定35 热表面 ,它的点火温度与自燃发火温度的差异越大。(A)(A)越大 (B)越小 (C)越干 (D)越湿36 的场合是局部热源,往往从一面加热而系统的其它面放热。(A)(A)热表面引燃 (B)高温气体引燃 (C)电火花引燃 (D)热辐射引燃37 与火焰接触的混合气受对流传热的加热而发生的自燃发火为 。 (B)(A)热表面引燃 (B)高温

9、气体引燃 (C)电火花引燃 (D)热辐射引燃38 是指火焰。(B)(A)热表面引火源(B)高温气体引火源(C)电火花引火源(D)热辐射引火源39 中,固体的一个侧面受热,内部温度上升而分解,产生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最后起火。(B)(A)热表面引燃 (B)高温气体引燃 (C)电火花引燃 (D)热辐射引燃40 是指通过析出的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相互扩散,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并发生化学反应而着火。(D)(A)热表面引燃 (B)高温气体引燃 (C)电火花引燃 (D)热辐射引燃41 能在整个混合可燃气体中,以快速传播的化学反应区域称为 。(D)(A)燃烧速度 (B)活性中心源 (C)热源 (D)燃烧波42

10、燃烧过程就是以 形式传播到整个空间。(D)(A)燃烧速度 (B)活性中心源 (C)热源 (D)燃烧波43 在 传播的混合气体层内,化学反应区反应速度随温度上升而加快。(D)(A)燃烧速度 (B)活性中心源 (C)热源 (D)燃烧波44 遇火源而发生的持续燃烧现象叫 。(C)(A)引爆 (B)闪燃 (C)引燃 (D)自燃45 可燃物质受到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而开始的持续燃烧现象叫 。(B) (A)自燃 (B)着火 (C)闪燃 (D)爆燃46 火焰和炽热物体接近易燃和可燃液体时,其液面上的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发生燃烧现象叫 。 (C)(A)自燃 (B)着火 (C)闪燃 (D)爆燃47 同一液体的饱和蒸

11、汽压随 的增高而变大,故 较高时容易发生闪燃。(C)(A)温度、温度 (B)湿度、湿度 (C)体积、体积 (D)燃点、燃点48 可燃物质受热达到一定温度而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叫 。 (A)(A)自燃 (B)着火 (C)闪燃 (D)爆燃49 可燃物质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该物质的 。 (A)(A)燃点或着火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爆燃50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花或火焰的条件下能自燃燃烧的最低温度为 。 (C)(A)燃点或着火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爆燃51 物质的 越低则越容易被引燃,火灾的危险性 。(D)(A)着火点,越小 (B)燃点,越小 (C)闪点,越大 (D)燃点

12、,越大52 影响自燃点的因素有压力、 等。(D)(A)诱导期 (B)组分、可燃物质的化学结构 (C)催化剂 (D)前三项53 一般来说,压力 ,自燃点 。(A)(A)越高、越低 (B)越高、越高 (C)越高、不变 (D)越低、越低54 活性催化剂的作用使物质的自燃点 ,混合气体中氧浓度增高使物质的自燃点 。(A)(A)降低、降低 (B)降低、升高 (C)升高、降低 (D)升高、升高55 各种固体粉碎得 ,物质的自燃点 。(B)(A)越粗、越低 (B)越细、越低 (C)越细、越高 (D)越细、保持不变56 饱和碳氢化合物的自燃点 其相应的不饱和化合物的自燃点。(C)(A)低于 (B)等于 (C)高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