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

上传人:李****室 文档编号:118937627 上传时间:2019-12-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京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京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北京陈经纶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1、 基础运用(共14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学校开展“七十华诞,我为祖国骄傲”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近代中国风雨历程”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第(1) (2)题。(共4分)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就在100多年前,区区四千英军便轰开清兵把守的表朽国门,40年间大国都城两次沦陷,帝国主义列强如狼似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租界上空的各色旗子、“东亚病夫”的帽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压的不仅是

2、国人自尊,也是五千年文明累积起来的民族自信。辛亥革命赶跑了皇帝、剪掉了辫子,中国人民却没能随着皇权的倒下而站起来。其后更有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入侵, 图吞并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 衣。”中华民族上下求索、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生死存亡之秋,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扛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带领中国人民历经28年浴血奋斗,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

3、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不可逆转地结柬了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不断发展壮大、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注】:蹈厉:形容动作的威武。后比喻奋发有为,意气昂扬。(1) 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做出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侮w 脊j “区”字的笔顺是:横、竖折、撇、点B.侮r 脊j “区”字的笔顺是:横、撇、点、竖折C.侮w 脊j “区”字的笔顺是:横、撇、点、竖折D.侮r 脊j “区”字的笔顺是:横、撇、点、竖折(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碾 枉 绒 B.碾 妄 戎C.辗 妄 绒 D.辗

4、 枉 戎2同学们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板报,下面是资料组的同学收集的一组“爱国”诗文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1)(2)题。(共3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论语公冶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平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才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沉舟侧呼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1)上面的诗文中有两句与“爱国”无关,它是第 句

5、和第 句。(2分)(2)下列选项中都属于同一朝代诗人的一项是 ( )(1分)【甲】 【乙】 【丙】3.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打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历史长卷,讲述了与五星红旗紧紧相连的高光时刻与动人故事,下面是一个同学写的一段观后感,阅读这段文字,完成第(1)(2)题。(共3分) 2019年,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在1月11日,“嫦娥”和“玉兔”在月球背面完成互拍。照片一出,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甲】它俩胸前的五星红旗,也是迄今在月球背面“闪耀”的国旗。身处月球的“嫦娥”和“玉兔”,完全暴露在强紫外线和严酷环境之中。为了让它们身上的国旗不褪色

6、,“嫦娥人”经过上百次的试验,终于找到了制作国旗的材料和工艺,还进行了上百次的调色和比对,完美展示了“中国红”和“中国黄”。而这,只是整个庞大研制工作的一个缩影。别看“嫦娥”和“玉兔”个头不大,但它们身上有300多套设备,几万个元器件,每个产品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即便难度巨大,“嫦娥人”还是一往无前,并且成功了总设计师孙泽洲寄语道:“我相信,未来我们中国的航天员,也会登陆月球、登陆火星,我也希望登陆火星的第一个宇航员,出现在在座的各位之中。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同学们,加油!”探索浩瀚的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闪耀”在月背的五星红旗,凝练着九天搅月的千古情怀,代

7、表着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乙】它将激发全民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让“航天梦”徜徉于宇宙更远的地方。(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甲】句号【乙】逗号 B.【甲】句号【乙】句号C.【甲】冒号 【乙】句号 D .【甲】冒号 【乙】逗号(2)画线句子有一处表达欠妥的地方, 加以修改。(1分)答: 4.初三四班准备召开“爱国诗歌”朗诵会,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朗诵的作品,阅读这首诗, 选出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囚歌叶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

8、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A.诗中“狗”的本体是指出卖革命的可耻叛徒,诗人用比喻修辞表达了对投降者苟且偷生的蔑视。B.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将囚禁革命者的人间炼狱看是“活棺材”,表现了革命者面临的困境,但是他们不会放弃,始终相信黎明会到来。C诗人将暗地里进行的革命斗争比作“地下的火”,意味着革命者的斗争终将像烈火一般熊熊燃起,烧毁这人间炼狱。D结尾一句中的“热血”一词借代指革都者的牺牲。革命者真诚地愿为国家、为民族的自由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会选择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彰显生命的真正价值。5.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副对联,他

9、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红旗,漫卷神州,几许峥嵘岁月, 七十载; 丹心,众志成城,一种情怀家国, 振鹏鲲。A.悠悠 砥砺前行 片片 泱泱华夏B.悠悠 泱泱华夏 片片 砥砺前行 C.猎猎 砥砺前行 浩浩 泱泱华夏D.猎猎 泱泱华夏 浩浩 砥砺前行2、 古诗文阅读(共18分)(一)默写(共3分)6.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7.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8.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二)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第9-10题(共5分) 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10、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9.这首词通过塑造 的意境,抒发了将士们 、 的情怀。(3分)10.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与本诗的“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的都是边塞的独特风光。除了这两首诗外,请再写出一联描写边塞独特风光的诗句。(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11-14题。(共10分)【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1、(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节选)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乐: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翻译: 13请用原文的话指出范仲淹与孟子的“忧乐观”分别是什么。(2分) 范仲淹的“忧乐观” 孟子的“忧乐观” 14.班级要开展“感动中国十大

12、历史人物”评选活动,请你从下面的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作为当选人,仿照下面霍英东先生的颁奖词,给当选人写一段颁奖词。(2分)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 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备选人物:孔子、陶渊明、延仲淹、欧阳修、唐雎、辛弃疾、苏轼、李白我选择的人物是: 颁奖词: 三名著阅读(共5分)15.下面是论语中关于“孝”的两则语录,比较一下,说说它们共同强调什么。(2分)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答: 16阅读一部名著时,个性鲜明的人物、曲折起伏的情节、纷繁多样的人情世态都可能引发你的阅读兴趣。请结合水浒传的内容,说出是什么引发了你的阅读兴趣,并简要说明这一兴趣是如何促使你阅读这部名著的(3分)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7-19题。(共7分)【材料一】如何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