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精品教案: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8919701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精品教案: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精品教案: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精品教案: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精品教案: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精品教案: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工业革命后,英、法、美、德等国在人口数量和劳动力结构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了解大众教育出现的背景;了解西方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了解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观察图表英、法、德、美四国的人口增长,了解从1801年到1911年,这四个国家的人口增长趋势,培养学生观察图表、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教学难点:城市化以及出现的社会问题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生活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

2、具是马车、木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出行时可以坐火车。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主要生活在农村;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伦敦、巴黎、纽约等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阅读上述文字并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我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面貌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是有益呢,还是有害呢?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工业化带来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的兴起1阅读材料和教材,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17世纪人口增长缓慢,每年大约增长0.5%1%。在土地比较辽阔的地方,如北美的新英格兰和俄国,人口增长率要超过1%,但人口已经比较密集的地方,如在法国,则低于0.5%。有的年份,死亡率超过出

3、生率,造成了人口大幅度下降,比如遇有战争、瘟疫和饥荒的年代。材料二:1750年以后,人口开始稳步增长,特别像英、法、北美、爱尔兰、意大利、俄国欧洲人口在1750年时有1.4亿,到1780年时达1.88亿,1850年达2.66亿,几乎每半个世纪增加约40%。设问1:为什么欧洲17世纪人口增长缓慢?提示:主要是因为当时生产力落后,战争频繁,自然灾害不断,医疗卫生条件不好。设问2:1750年以后,人口开始稳步增长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工业革命的开展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政治环境的稳定、人口流动的增加、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等。设问3:试着分析工业革命与人口增长的关系。提示: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4、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口增长也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商品销售市场。2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分析工业革命与劳动力结构的关系。18411877年英国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变化教师引导分析: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引起英国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和1841年相比,1877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比下降到14%,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占比下降到31%,而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口占比上升到55%。总结: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3阅读教材,说说大众教育的兴起与影响。目标导学二:城市化1城市化定义:一般认为,是一个农业人

5、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阅读教材图表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和“相关史事”,说说城市化的表现是什么。提示:城市人口增长。3结合前面所学,分析城市人口增长的原因。提示: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口的增长创造了条件。机器的广泛使用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他们被城市生活吸引,进入城市,造成了城市人口的增长。4阅读材料与教材“相关史事”和“知识拓展”,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材料一:城市人口的剧增给城市住房、交通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1850年的巴黎道路狭窄、阴暗,建筑非常拥挤,到处都是贫民窟,公共卫生条件也很差,人口的死亡率很高

6、。整个市区只有两个公园,公共交通设施很少。材料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工作是19世纪50年代在巴黎开始的巴黎的改建工程推倒了许多旧的建筑,特别是铲除了许多贫民窟,拓宽展直了街道,街道两旁种植了树木城市的供水系统也进行了改建,巴黎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1870年开始,欧洲各城市纷纷效仿巴黎进行了改建。设问:迅速的城市化产生了哪些城市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提示:城市照明、住房、交通和城市公共卫生方面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城市人口死亡率升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恶劣。19世纪中期以后,英、美、法等国开展了改善城市环境的运动,铺设排污管道,发展公共交通,使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归纳总结:工业化初期,城市通

7、常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的环境很差。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目标导学三: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1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说说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矛盾。材料展示:在工业革命条件下,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设问: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在工业革命条件下,广大工人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日益困苦,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总结:工业革命后,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他们之间矛盾不断激化,工人阶级开始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2读教材和材料,说说工业革命出现的环境问题。材料

8、展示:近百年来,全世界已发生数十起环境污染造成的严重公害事件,如英国伦敦曾多次发生的煤烟型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湾的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俣病)和神通川流域的慢性镉中毒等。近年来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还有: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Bhopal)市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毒气泄露事件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有数万人中毒,数千人死亡,并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1986年4月26日苏联的切尔诺贝利(现位于乌克兰)核电站爆炸事件,不仅对当代的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对后代和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影响,10多年来因这次事故已造成约6000人死亡。设问: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9、?提示:自工业化以来就逐渐形成了环境污染问题,积弊深远;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等方面。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类似亦可)三、课堂总结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成为工业化强国。伴随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是欧洲国家大众教育兴起,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加剧、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加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历史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教师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根据中学教材的内容编排;突出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采取了指导性的学案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以用为主,树立一种“大历史教学观”,使有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