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23日月潭的传说第2课时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916834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23日月潭的传说第2课时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23日月潭的传说第2课时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23日月潭的传说第2课时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23日月潭的传说第2课时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23日月潭的传说第2课时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23日月潭的传说第2课时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23日月潭的传说第2课时苏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日月潭的传说第课时1.品味本课词句,感受传说想象丰富、表现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特点。2.尝试在传说的结尾处展开想象,改编故事。拓展阅读自己搜集到的传说,画出关键词语展开想象,把传说讲给大家听。【重点】品味本课词句,感受传说想象丰富、表现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特点。【难点】尝试在传说的结尾处展开想象,改编故事。拓展阅读自己搜集到的传说,画出关键词语展开想象,把传说讲给大家听。来源:学科网方法一复习字词导入。来源:Zxxk.Com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齐读课题“日月潭的传说”。2.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大意。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这些词语你会填吗?(指名

2、说、齐读)PPT出示:()()一团一筹()()()()而出()山()岭披()斩()千()万()()()恶龙为民()()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你能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连起来说一说吗?设计意图指导学习方法,训练学生借助关键词语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方法二复习课文内容,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日月潭的传说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生交流学习所得。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你是否会有更大的收获。设计意图以复习的方式引入,重拾作者的感情,并与作者产情感共鸣。一、想象表达,拓展阅读。1.展开想象,改编结尾。(1)为了人们重见光明,重见这美丽的风景(课件播放日月潭美

3、景图,辅助学生写话),两位年轻的英雄壮烈牺牲,化作了两座青山,你如何看待这个结尾?(学情预设:他们俩牺牲得太可惜了;我觉得这个结尾有些太悲伤了,本来降伏恶龙是件很高兴的事情)(2)上节课我们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等想象动人的画面,体会人物的品格。现在我们看着画面,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改编故事的结尾。结尾是:“人们重又见到光明。大尖哥和水社姐,把两座山命名为大尖山和水社山,把这个潭叫做日月潭。”展开丰富的想象,注意写清人物的动作、神情等,能留给读者、听者一种动人的想象美。(3)学生写话,教师巡视。(4)交流评价。(教师巡视发现从不同角度进行改编的结尾,提示该生准备展示、交流)评价要点:A.书写是否

4、正确、规范。B.及时帮助修正不通顺的句子,使文章首先做到文通字顺。C.从想象是否合理,是否做到写清人物的动作、神情表现人物的情感等,能否留给读者、听者一种动人的想象美方面评价改编的故事结尾。(5)根据学生改编的故事结尾,教师进行小结。小结预设:无论是怎样的结局,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写,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正是民间传说的由来,它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美好未来向往的产物。2.交流传说,拓展阅读。(1)说说你了解的传说。(2)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传说。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峄城美景的传说。选择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一个传说,标画出最动人的语句或词语,想象画面,体会人物情感。(3)小组共同读

5、文章,画出好词好句,写出想象到的画面,写出阅读感受。(4)小组展示学习结果,其余同学对展示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二、书写生字,自主布置作业。来源:学#科#网1.拿出生字本,把第一节课没有写完的生字练习书写。(班级写字督导员已经提前写完,并在课下自主请教老师指导,评价。)两位写字督导员拿着红笔,进行个别辅导,随机进行圈画批阅。来源:Zxxk.Com2.根据写字督导员的了解,展示优秀书写。(学生围绕“写字六不规则”进行评价)3.根据这节课的学习,结合“目标自定学习单”,进行自我评价。4.小组合作商议:课下,你们想给自己布置什么有价值的作业?预设1:练习讲传说,下周利用“诗话家园”的后半节课召开“

6、走进传说”故事会。(教师直接推荐故事会的整体策划人。)教师提示:用上今天学习的“找词语、想画面,悟情感的方法”,一定能把传说讲述动人。预设2:抄写本课描写生动、富于想象的语句。要做到“写字六不”,下节课展示。(教师推荐班级写字督导员落实下节课的展示。)5.教师推荐课下作业。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并摘抄能引发想象的好词好句。无论是怎样的结局,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写,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正是民间传说的由来,它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美好未来向往的产物。作业1教材第131页第4题。作业2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太阳(ynyn

7、)斧头(toutu)他俩(lilin)潜入(qinqin)纪念(ninlin)命名(mnmn)二、将词语补充完整。青山()抱一筹莫()()身而出树木()茏千()万苦()荆斩棘翻山()岭又累又()三、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因为所以只有才1.恶龙躲在潭底,()请到水性特别好的人()能战胜它们。2.()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青山环抱,树木葱茏,()那里成了台湾著名的风景区。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水都”威尼斯威尼斯素有“水都”之称。水、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特色。威尼斯全市约有150多条大小不同的弯弯曲曲的河道,两岸是各式各样的建筑。河道宽窄不一,大运河最宽,约100米;而最窄的河

8、道,两岸居民可以开窗握手。威尼斯全城有桥梁400余座。它们各具风姿,格调极其不同。其中,有建于1592年的大理石独拱桥里阿托大桥。该桥建在运河上,桥上还开设了许多店铺。文艺复兴时期修建的叹息桥更是别具一格全桥由桥屋覆盖。而在涨潮时,水涌入圣马克广场,这时,这里又会出现许多临时的木板桥。威尼斯的船,实际上是当地唯一的交通工具。这里的船也是各式各样的:集体乘坐的,个人使用的,出租的,应有尽有。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别具一格: 应有尽有: 2.威尼斯的“桥”的特点是:。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举了大桥、桥和圣马克广场的临时木板桥。3.“水都”威尼斯的哪个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参考答

9、案】一、yntouliqinninmn二、环展挺葱辛披越饿三、1.只有才2.因为所以四、1.另有一番味道。什么都有。2.各具风姿,格调极其不同里阿托叹息3.示例:威尼斯的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小的一个城市,却有那么多各式各样的桥,真的很想去看一看啊!来源:学*科*网日月潭的传说神情:众人一筹莫展动作:英雄挺身而出、吃尽了千辛万苦、战胜恶龙想画面、悟情感1.落实学习目标。前面提到老师对课前预习进行分工,那么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充分展示、汇报学习的机会,让每一个预习目标落到实处,使预习真正成为学习的准备。另外针对本课的四个学习目标,课前经过查看学习单,发现学生主要在两方面学习有困难:一是

10、“冒、漆”两个生字容易写错。另一个是在阅读方法上,能找到关键词语简单谈出自己的感受,但不会抓住关键词语,想象文字背后跌宕起伏的画面和丰富的人物情感体会传说的想象美。这是学生的需求,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于是,课堂上在学生交流汇报时,我及时观察、及时调控,不断辅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比如本堂课,学生自主汇报“动人”之处时,不会想象,谈得不够深入,于是我进行例句导引,教会“想象”,然后各小组共同选择一处动作描写,合作完成想象,体会“动人”,最后运用想象,看着画面,改编故事的结尾,写出人物的动作、神情等表现人物情感。再到运用“想象”拓展阅读课外传说。这样,语文难点的学习层层深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

11、教师的主导,目标达成落到实处。2.简化课堂学语文。所谓语文的课堂,就是做语文学习的事。从课程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外乎就是写写字,读读书,说说话,写写文章。而这些语文学习的事我们不能灌输给学生,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实践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的时间主要应用于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不能以教师的提问和讲解来代替学生的语言实践。语文学习要从“教师提问式的强势牵制学习”转变为“学生自主参与的语言实践活动”。那么这堂课针对学习目标,主要完成了四个方面语言实践活动:一是“识字写字”;二是借助课文生词补充课题,说出课文主要内容;三是抓住关键词语,学习想象

12、,体会“动人”;四是学习表达,拓展阅读。经过课堂观察,四个语文实践活动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语文的空间,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由于研究处于摸索期,虽然有意识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如何优化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如何更适当而又有效地点拨、引导,巧妙地把握一个“导”字,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等,这些都还需要下大力气深入研究、实践、总结、提升。建议老师在指导“冒”字时,一定要明确上面的写法,以免学生写错,另外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要插话过多,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当一种教育能够真正让学生热爱生活,有目标地活着,那么这种教育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最实用、最幸福的教育,也是真正的教育。建构“生活语文

13、”,探索“语文课程目标化”,正是脚踏实地还学生一个真正的教育。当然,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困惑,很多做法只是在摸索期,还不成熟,有些还正在思考,但我坚信,只要眼里有学生,心中装着“人的教育”,就一定会还学生一片自主学习的蓝天。1.默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名师来指导本文是一篇民间传说,写的是大尖哥和水社姐降伏恶龙,最后化作两座青山的故事。因此,在讲故事的时候,除了按课文的顺序,抓住故事的重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外,还要注意口语化和生活化,即语言要流畅、通俗易懂,语速要舒缓适宜,要把故事的传奇色彩表达出来。另外,表情还要自然,体态还要大方。4.读一读,体会每组中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答案大家找

14、(1)“挺身而出”形容人们在极其危险或困难的情况下勇敢地站出来。用上这个词后,人物勇敢、坚定、不畏邪恶的品质就表现出来了。(2)第二句比第一句表达得更具体、更形象,把他们经历过的困难一一说出来,表现了人物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可贵精神。1.关于传说传说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是对民间长期流传的人和事的叙述。内容有的以特定的历史人物、事件为基础,有的纯属幻想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2.关于日月潭的资料日月潭位于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是台湾唯一的天然湖,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湖面海拔760米,面积约9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0米,湖周长约35千米。日月潭四周群山环抱,重峦叠嶂,潭水碧波晶莹,湖面辽阔,群峰倒映湖中,优美如画。每当夕阳西下,新月东升之际,日光月影相映成趣,更是优雅宁静,富有诗情画意。日月潭中有一小岛远望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名珠子屿(光华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