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M业务流程管理)供应链十大业务流程介绍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8915973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3.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PM业务流程管理)供应链十大业务流程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BPM业务流程管理)供应链十大业务流程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BPM业务流程管理)供应链十大业务流程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BPM业务流程管理)供应链十大业务流程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BPM业务流程管理)供应链十大业务流程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PM业务流程管理)供应链十大业务流程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PM业务流程管理)供应链十大业务流程介绍(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业 务 流 程 介 绍(K310.2供应链)第一篇 暂估业务第二篇 委托加工业务第三篇 分期收款业务第四篇 委托代销业务第五篇 受托加工业务第六篇 受托代销业务 第七篇 组装业务第八篇 赠品业务第九篇 直运业务第十篇 盘点业务 第一篇 暂估业务在采购系统中,对于材料已经到达并已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未到,货款尚未支付的采购业务,应于月末对材料的价格进行暂估,并按暂估价入账,等以后期间收到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时,再将原估价冲回或进行调整。在10.2版本中,工商业整合后,采购系统中的暂估业务视系统参数“外购入库生成暂估冲回凭证”分为两种模式,四种类型。下面进行一一讲述:一、 工业模式:即选中

2、参数“外购入库生成暂估冲回凭证”,选中后,参数“暂估冲回凭证生成方式“生效,可选择月初一次冲回或单到冲回。“暂估差额生成方式“只能选择差额调整,且采购系统中不支持部分钩稽。这种模式冲回的是原先的暂估入库凭证。(一)、月初一次冲回:相关参数设置如下图:简单举例说明流程:如某公司于2005年6月新建账套,发生系列业务。1、在当期关联或手工录入并审核外购入库单WIN0017,期末发票没有到,进入存货核算入库核算存货估价入账,暂估入库序时簿,双击单据录入暂估单价。2、进入存货核算-凭证管理-生成凭证,选择外购入库估价入账事务类型,选择单据生成暂估凭证。借:存货科目 贷:应付暂估款,凭证日期为当期的最后

3、一天。同时注意工业模式下的凭证事务类型:3、期末结账到下一期,自动生成冲回凭证,摘要为“估价入账-冲回”,日期为第二期间的第一天。此时去查看原来暂估入库的单据WIN0017,发现记账标志和凭证字号已被清除。4、如果发票第二期甚至跨多期仍未到,需重复生成估价入账凭证,结账后再自动作冲回凭证,一直到与发票钩稽。如果第二期收到发票,关联或手工录入采购发票和费用发票,并进行采购发票钩稽/补充钩稽,钩稽成功。打上钩稽标志。如果同时到达费用发票,还要进补充钩稽。5、到存货核算-外购入库核算中进行分配费用,再点核算,核算成功后再到存货核算-外购入库核算中进行核算,核算成功后系统自动生成一张只有金额没有数量的

4、暂估补差单。点钩稽,查看钩稽日志,发现暂估补差单的金额=采购发票和费用发票金额-暂估入库金额,日期和发票日期相同。如果发票的金额等于暂估入库的金额,则不会生成暂估补差单。 6、再进入存货核算-凭证管理-生成凭证,选择外购入库事务类型,(注意只有是钩稽期间是当前会计期间的发票才选择这个模板生成凭证)系统会按暂估的入库单和暂估补差单生成入库凭证(虽然系统生成的暂估补差单不需单独生成凭证,但是和原入库单一起生成凭证的),借:原材料(采购发票上不含税金额和应计入成本的费用) 借:应交税金进项税额(采购发票上的税额和费用发票上可供抵扣的税金)。注意此时去查看原来暂估入库的单据WIN0017,发现记账标志

5、和被打且已有凭证字号。注意:如果当时没有到达费用发票,在当时只要点核算再点钩稽,查看钩稽日志时,外购入库补差单金额=采购发票金额-暂估入库金额。结账到下一期,等到第三期或之后才到达费用发票的,进行补充钩稽后,再进行入库分配核算时,点钩稽查看日志,发现是产生一张入库类型的成本调整单。金额即为费用发票上金额,按分配分式数量或金额分配给外购入库单上的各行物料,以确认各物料实际应承担的费用.对这一成本调整单同样要做账,进入存货核算-凭证管理-生成凭证,选择费用发票补充钩稽事务类型,设置好费用发票补充钩稽凭证模板,对这成本调整单生成凭证。以保证仓存与总账数据相等。后面的步骤同上。(二)、单到冲回:相关参

6、数设置如下图:简单举例说明流程:如某公司于2005年6月新建账套,发生系列业务。1、在当期关联或手工录入并审核外购入库单WIN0017,期末发票没有到,进入存货核算入库核算存货估价入账,暂估入库序时簿,双击单据录入暂估单价。2、进入存货核算-凭证管理-生成凭证,选择外购入库估价入账事务类型,选择单据生成暂估凭证。借:存货科目 贷:应付暂估款,凭证日期为当期的最后一天。3、期末结账到下一期,此时不会自动生成暂估冲回凭证。4、如果第二期收到发票,录入采购发票和费用发票,并进行采购发票钩稽/补充钩稽,钩稽成功。如果发票第二期甚至跨多期仍未到,都不作任何处理,直到收到发票再来钩稽核算。如果同时到达费用

7、发票,还要进补充钩稽。5、到存货核算-外购入库核算中进行分配费用,再点核算,核算成功后再到存货核-外购入库核算中进行核算,核算成功后系统自动生成一张只有金额没有数量的暂估补差单。点钩稽,查看钩稽日志,发现暂估补差单的金额=采购发票和费用发票不含税金额-暂估入库金额,日期和发票日期相同。如果发票的金额等于暂估入库的金额,则不会生成暂估补差单。6、进入存货核算-凭证管理-生成凭证,首先选择外购入库暂估冲回事务类型,冲回上期暂估凭证,即借:存货科目(红字)贷:应付暂估款(红字)。凭证日期为当期间的最后一天。7、再选择外购入库事务类型,(注意只有是钩稽期间是当前会计期间的发票才选择这个模板生成凭证)系

8、统会按暂估的入库单和暂估补差单生成入库凭证(虽然系统生成的暂估补差单不需单独生成凭证,但是和原入库单一起生成凭证的),生成凭证,以确认实际的采购成本。即借:原材料(采购发票上不含税金额和应计入成本的费用) 借:应交税金进项税额(采购发票上的税额和费用发票上可供抵扣的税金)。注意初始化前的暂估单据,无论选项如何,均采用单到冲回的方式。如2005年5月24日的入库单据,结束初始化后,自动打上记账标志,即不用再做暂估入账凭证,但是没有凭证字号。等发票来了钩稽核算后,选择外购入库暂估冲回事务类型生成冲回凭证。此时原暂估入库单据去掉了记账标志。再选择外购入库事务类型,生成凭证,此时去查看原暂估入库单,会

9、把这个凭证字号反填上去。以上两种方式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下月初自动生成冲回凭证,如果发票跨了几期才到,要反复生成暂估入账凭证,反复冲回,直到发票来了之后钩稽核算。后者是只要生成一次暂估入账凭证,等到发票到了钩稽核算后,再手工选择外购入库暂估冲回事务类型生成冲回凭证。二、 商业模式:即不选中参数“外购入库生成暂估冲回凭证”,参数“暂估差额生成方式“生效,可选择差额调整或单到冲回,采购系统中支持部分钩稽,参数“暂估冲回凭证生成方式“无效。这种模式冲回的是原先的暂估单据。(一) 差额调整:相关参数设置如下图:(二)暂估差额生成方式要谨慎选择,一旦结束初始化,此处不可再修改。简单举例说明流程:如某公司于

10、2005年6月新建账套,发生系列业务。1、在当期关联或手工录入并审核外购入库单WIN0017,期末发票没有到,进入存货核算入库核算存货估价入账,暂估入库序时簿,双击单据录入暂估单价。2、进入存货核算-凭证管理-生成凭证,选择外购入库(单据直接生成)事物类型,选择单据生成暂估凭证。借:存货科目 贷:应付暂估款。凭证日期为当期间最后一天。注意商业模式下的凭证事务类型:注意此时启用前的暂估单据也能过滤出来,但是无须暂估入账,因为这些单据在启用后自动为记账状态。也是等到发票来了再钩稽核算,后面的操作同启用后的暂估单据。3、结账到下一期,这一期间、第三期还没收到发票,则可以暂不做处理,只有等到采购发票或

11、费用发票到了,再进入采购系统录入发票,并进行采购发票钩稽/补充钩稽,钩稽成功。4、再到存货核算-外购入库核算中进行核算,核算成功后系统自动生成暂估补差单。如果发票的金额等于暂估入库的金额,则不会生成暂估补差单。暂估补差单的金额=发票金额-暂估入库金额,日期是当期第一天。再点钩稽,可以看到相关的钩稽单据和产生的外购入库补差单。这一补差单在出库核算核算单据查询中也能查到。5、进入存货核算-凭证管理-生成凭证,选择外购入库(单据直接生成)事物类型,选择暂估补差单生成凭证。选择采购发票(发票直接生成)事物类型,如果有费用发票,选择采购费用发票(发票直接生成)事物类型,生成凭证。即对单据、发票分别选择模

12、板生成凭证。这一方式下各模板可利用“应付暂估款”这一过渡性质科目。各模板的设置可参考如下:暂估时:借:存货科目 贷:应付暂估款产生的补差单:借:存货科目 (产生的补差额),贷:应付暂估款(产生的补差额)采购发票/费用发票凭证模板:借:应付暂估款,应交税金-进项税,贷:应付账款 。(二)、单到冲回:相关参数设置如下图:简单举例说明流程:如某公司于2005年6月新建账套,发生系列业务。1、在当期关联或手工录入并审核外购入库单WIN00057,期末发票没有到,进入存货核算入库核算存货估价入账,暂估入库序时簿,双击单据录入暂估单价。2、进入存货核算-凭证管理-生成凭证,选择外购入库(单据直接生成)事物

13、类型,选择单据生成暂估凭证。借:存货科目 贷:应付暂估款。凭证日期为当期间最后一天。注意此时启用前的暂估单据也能过滤出来,但是无须暂估入账,因为这些单据在启用后自动为记账状态。也是等到发票来了再钩稽核算,后面的操作同启用后的暂估单据。3、结账到下一期,这一期间、第三期还没收到发票,则可以暂不做处理,只有等到采购发票或费用发票到了,再进入采购系统录入发票,并进行采购发票钩稽/补充钩稽,钩稽成功。4、再到存货核算-外购入库核算中进行核算,核算成功后系统自动产生一张红字的暂估冲回单据和一张蓝字外购入库单据,日期都是当期的第一天。红字的暂估冲回单据上的数据与原暂估的外购入库单上的数据是一模一样的,即冲

14、回以前的蓝字入库单。蓝字的外购入库单据上的数量不变,金额=采购发票上的不含税金额+应计入成本费用金额(如有费用发票)。5、进入存货核算-凭证管理-生成凭证,选择外购入库(单据直接生成)事物类型,注意红蓝字过滤条件时选择全部,选择红字外购入库单据生成凭证,借:存货科目(红字) 贷:应付暂估款(红字),以冲回上一期的暂估凭证。选择蓝字入库单据生成凭证,以确认实际的入库成本。借:原材料,贷:物资采购。再选择采购发票(发票直接生成)事物类型,如果有费用发票,选择采购费用发票(发票直接生成)事物类型,生成凭证。作如下账务处理:借:物资采购(发票上不含税金额)借:应交税金(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价税合计

15、)。特别说明:如果发票的金额等于暂估入库的金额,也会生成一红一蓝字单据。点钩稽查看钩稽日志,后面的操作同上。以上两种方式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系统自动生成暂估补差单,如果发票的金额等于暂估入库的金额,则不会生成暂估补差单;后者系统自动生成红、蓝外购入库单,如果发票的金额等于暂估入库的金额,同样生成红、蓝入库单(注:V10.3区别,如果如果发票的金额等于暂估入库的金额,则不再生成红、蓝入库单)。这两种方式的相同点是,冲单据来实现冲回业务,生成的单据都为下一期间的第一天,而且每一张入库单和发票都要选择不同的模板生成凭证。注:在这种模式下的启用期前的暂估入库单,则是根据暂估差额调整方式来确定,可以差额调整,也可以单到冲回。后续的处理同启用期后的暂估入库单。注:红字外购入库单单价的核算:1) 红字外购入库单如果无原单,无发票,在存货核算入库核算存货估价入账中维护红字入库单的单价;2) 红字外购入库单如果无原单,有发票,在存货核算入库核算外购入库核算取发票核算后的单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