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衣原体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8915110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衣原体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最新 衣原体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最新 衣原体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最新 衣原体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最新 衣原体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 衣原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衣原体(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章 衣 原 体 (Chlamydia),概念: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细胞 内寄生,有独特生活周期的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特点:,1.圆形/椭圆 2.核酸为DNA+RNA,有核糖体 3.有独特的发育周期 4.二分裂方式繁殖(可形成包涵体) 5.有似G-菌的细胞壁(粘肽组成) 6.具有独立的酶系统,但缺乏产生代谢能量的作用,缺乏能量来源,需在宿主细胞内寄生 7.对多种抗生素敏感,1 概述,一生物学性状 1.发育周期与形态染色: 原体(elementary body,EB) 直径0.200.40m,细胞外存在 形式,高度传染性。 始体(initail body,IB) 直径0.501.0m,细胞

2、内存在 形式,无感染性,有繁殖能力。 网状体(reticulate body,RB),原体,始体网状体,小而致密,直径 0.20.4m,,大而疏松,直径0.51m,,球形、椭圆形或梨形,,圆形或椭圆形,有致密的类核结构,有胞壁,发育成熟,体大电子致密度较低,无胞壁,Giemsa紫色,Macchiavello 红色,Macchiavello 蓝色,高度感染性(有毒性),无感染性(无毒性),无繁殖能力,代谢活泼,二分裂,胞外稳定性强,胞外稳定性弱,生活周期:48-72小时,衣原体形成的包涵体 是在易感细胞内繁殖的始体和子代原体的空泡(吞噬体),成熟的包涵体含大量的原体。,沙眼衣原体包涵体 透射电镜

3、 5000,2.培养特性:,衣原体可在6-8日龄鸡胚卵黄囊中繁殖; 某些衣原体可在小鼠体内生长; 近年来采用传代细胞来分离培养衣原体。,3.抗原构造与分类:,属特异抗原脂多糖 种特异抗原主要外膜蛋白(MOMP) 型特异抗原主要外膜蛋白,抗原变异 外膜蛋白抗原决定基变异 新亚种,衣原体分类与宿主,4.抵抗力,对热敏感 60仅能存活5-10分钟 对消毒剂敏感 2%来苏仅5分钟或75% 乙醇30秒失活 耐低温 -70可保存数年,冷冻 干燥30年 抗生素 四环素、红霉素等,二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因素: 1.内毒素样物质 2.主要外膜蛋白 阻止吞噬体和溶酶体融合: 表位突变:致衣原体逃避免疫反应 3.

4、型超敏反应 4.IL-1:炎症与瘢痕,致病机理,衣原体,宿主细胞,大量繁殖,抑制,细胞代谢,细胞溶解,主要外膜蛋白阻止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超敏反应,所致疾病:,只引起人类疾病的衣原体: 沙眼亚种 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 肺炎衣原体 所致疾病: 眼部疾患 泌尿生殖道疾患(性病) 呼吸道疾患 引起人兽共患病的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 部分成员,传播途径,眼 眼 眼 手 眼 性接触传播 产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免疫性,免疫力不强,易造成持续感染和反复感染, 2 主要病原性衣原体,一沙眼衣原体种 据MOMP表位氨基酸序列不同分19个血清型,归二个生物型: 沙眼生物型:A、B、Ba、C、D、Da、E、F、G、H、

5、I、Ia、J、Ja、K 淋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型(LGV):L1、L2、L2a、L3、,沙眼亚种A.B.Ba.C型沙眼 途径:眼眼/眼手眼 感染眼结膜上皮细胞增殖,包涵体局部炎症早期流泪、有粘液脓性分泌物、结膜充血及滤泡增生后期结膜瘢痕、眼睑内翻、倒睫以及角膜血管翳引起的角膜损害影响视力或致盲 症状:流泪,脓性分泌物,结膜充血及滤泡 并发症:瘢痕,倒睫,角膜损伤,可致盲,包涵体结膜炎: 成 人类似沙眼,无后遗症 新生儿产道感染,滤泡性结膜炎 泌尿生殖道感染:占NUG第一位 性传播疾病,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男性合并附睾炎,前列腺炎 女性合并宫颈炎,盆腔炎 新生儿肺炎:产道感染,沙眼亚种B.Ba.D-K

6、型,急性化脓性结膜炎 滤泡性结膜炎,性接触传播,只引起人类疾病 临床表现: 外生殖器溃疡 附近淋巴结化脓性炎症 慢性肉芽肿 累及部位: 男性腹股沟淋巴结化脓性淋巴结炎和慢性淋巴肉芽肿瘘管。 女性会阴、肛门和直肠肠皮肤瘘管,会阴-肛门-直肠狭窄和梗阻。,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性病淋巴肉芽肿,免疫性,细胞免疫,病后免疫力不强,往往持续、隐性和反复感染,微生物学检查法,(一)直接涂片镜检 Giemsa染色, 沙眼还要做碘液染色,查包涵体 (二)酶抗体法检查抗原 用抗衣原体抗体、酶标抗体IgG,包涵体含糖原,被碘液染为棕褐色,(三)分离衣原体 小鼠腹腔、鸡胚卵黄囊或培养细胞 (四)血清学诊断 鹦鹉热和LG

7、V的诊断。 常用CF试验。抗体效价增高4倍或4倍以上 (五)检查核酸 PCR,杂交等,特异性及敏感性高,沙眼无特异的预防方法。注意个人卫生,不使用公共毛巾和脸盆,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是预防沙眼的重要措施。 治疗一般用利福平、四环素、氯霉素、强力霉素及磺胺等药物。,二肺炎衣原体种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 只有TWAR一个血清型。 人类是肺炎衣原体的唯一宿主。 人与人之间经飞沫或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在密切接触的家庭或在人群密集的医院等公共场所更易传播。 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气管炎,所致疾病:主要引起青少年急行呼吸道感 染,尤其是引起儿童的咽炎、鼻 窦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潜伏期:平均30

8、d左右。 临床表现:咽痛、声音嘶哑、发热、咳嗽和 气促等症状,还可引起心包炎、 心肌炎和心内膜炎。 近年来发现肺炎衣原体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有关。,微生物学检查法,(一)病原学检查 1.直接涂片 2.分离培养,Giemsa或Macchiavello 染色 观察原体或始体。 (二)血清学方法 微量免疫荧光试验(MIF)。 金标准 IgM116或IgG1512 急性感染 IgG116 既往感染,预防:目前尚无良好的预防方法,主要 是隔离患者,避免直接接触感染 人群,加强防护,切断传染源。 治疗:可选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 素和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素 治疗。磺胺无效,禁用。,三鹦鹉热衣原体种呼吸道感染、肺炎、 败血症 传染源:病鸟 传播途径:接触/呼吸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