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练习试题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913327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练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练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练习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练习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练习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练习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练习试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1.(2015广东卷)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单位:MJ/m2)2.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3.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面辐

2、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2013北京卷)图3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4.大气中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 B.二氧化碳深度降低,会使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在夜间减少(2014安徽卷)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下图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维度的变化。5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AQ4、Q1、Q3、Q2 BQ3、Q4、Q2、Q1 CQ3、Q1、Q2、Q4 DQ2、Q3、Q1、Q4(2012重

3、庆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的第十七次缔的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如开。图3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6.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将就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3.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上图,分别说明大棚

4、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二 逆温(2015浙江卷)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

5、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2015四川卷)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凝成冰晶,图2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下列各题。3、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4、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明显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三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2014海南卷)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1、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2、甲地58月降水

6、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处在盛行西风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3.假如气压变化只和气温有关,选项中的四个地点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A.(40N,130E) B.(40N,140E)C.(30N,120E) D.(30N,130E)4.该时间段内,M点()气压降低气温降低天气由晴朗转为阴雨由偏东风转为偏西风风力减弱A. B. C. D.(2016北京卷)图5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图55. 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6

7、.该山地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D.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三热力环流(2013浙江卷)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1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图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2.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气压

8、低于地B地气压高于地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更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风向为东南风 Bb为上升气流Cc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上升气流4.(山东2016枣庄调研)某城市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市的布局如下图所示。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城市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晚上较严重B一年中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C该城市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白天较严重D大气污染情况白天、晚上差不多(2016西安五校联考)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的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并绘制了如下所示的地形剖面图。图中实线为近地面等压面,虚线为近地面等温面,

9、箭头表示大气流动方向。据此回答5-6题。5若图中信息只有一处不正确,不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6若图中信息只有一处正确,则该地理兴趣小组的观测时间可能是()A20:0021:00 B3:004:00C14:0015:00 D23:0024:00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题。7.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8.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

10、变化最小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9.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10.下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8.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C.季风环流 D.热力环流9.在

11、夏季,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A.0点 B.5点 C.15点 D.20点下图为我国华北某特大城市热岛效应强度(UHI)的季节和日变化示意图10.一年中,该城市( )A.夏季热岛效应强度最弱 B.秋季热岛效应强度最强C.春季多大风降低了热岛效应强度 D.热岛效应强度与风速呈正相关11.由图乙可以判断,该城市的热岛效应强度( )A.中午前后强度最大 B.日较差小于年较差C.冬季的日变化幅度最小 D.与气温日变化呈负相关12.热岛效应强度日变化的季节差异反映出( )A.春季郊区气温日较差最小 B.夏季郊区的植被长势最好(2015四川卷)图4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该

12、城市可能位于(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附近大陆东岸14.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四、风(2011全国卷)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图4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2.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3.该区域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2012全国大纲卷)图4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低压高压 甲甲04080kmN图44. 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5.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6.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