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论述(含答案)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8912680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论述(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论述(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论述(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论述(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论述(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论述(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论述(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问:2004年,我国在政治方面发生了许多大事,例如中共16大召开、全国人大召开等。这些大事对我国政治制度有很大影响,但在教材中没有反映。请您讲一讲好吗?答:我们现在用的教材是2003年出版的,所以对你说的大事没有涉及。除了你所说,2004年还有行政许可法的颁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若干新解释等,都是对我国政治制度有一定影响的重要事情。16大对党章的修改、人大对宪法的修订、人大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若干新解释等内容,请参看本课程网上的“参考资料”部分。这里,专门讲讲行政许可法的有关问题行政许可法于2004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这部法律,是我国的第一部行政许可法,也是世界上以单行法形式颁布的第一部

2、行政许可法。这部法律简化了行政审批手续,取消不必要的限制;明确规定行政许可的范围和设定权限,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行政许可程序,杜绝施行行政许可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和权钱交易。专家指出,行政许可法的正式施行,可以视为我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的重要里程碑。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随着行政许可法的施行,“跑”审批将一去不复返,曾经高高在上的政府将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与公民对话。行政许可法有几个亮点:行政许可法对什么事项可以设立行政许可作了严格限制,规定仅六类事项可设定行政许可。 专家认为,通过划定明确的范围,为政府的行政许可权力设定法律的边界,确立有限政府观念

3、,是对过去“全能政府”观念的矫正,有助于政府“自我瘦身”。“这样规定,既可以防止行政机关滥用公权力,过多介入本应由公民个人、市场机制或中介组织自己管理的事情,又可以为政府减负,督促政府把该管的事情管好。”明确了行政许可的设定。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和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依法设定行政许可,省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据法定条件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其他国家机关包括国务院各部门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减少收费项目。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原则上不得收取费用,以往所说的“工本费”将成为历史。 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

4、、公正”的原则。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行政许可法规定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如果由于公共利益的原因,确需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也要依法进行,并对老百姓因此受到的财产损失给予补偿。 明确了行政机关的监督检查责任。行政许可法将监督检查作为行政许可权的必要延伸,设专章规定了对从事需要行政许可活动的严格监督检查,把事前行政审批与事后严格监管有机统一起来。 2问:教材中提到“政体”概念,但对世界上都有哪些类型的政体介绍得不够详细。您能再讲一讲吗?答:从古至今,国家政

5、体千变万化,纷繁复杂,但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君主制和共和制。君主制的基本特征,是一般以世袭产生的、终身任职的个人掌握全部或部分最高权力。根据君主权力的大小,它又分为“专制君主制”(无限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有限君主制)两类。前者由君主掌握一切国家权力,后者君主是国家元首,但实际国家权力掌握在选举产生的国家权力机关手中。共和制是通过选举产生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而且实行任期制的一种政治制度。它和君主制是截然对立的。共和制按照国家最高权力的归属大致也划分为两类:贵族共和制和民主共和制。前者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少数人(贵族)才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的机关(如古罗马元老院)手里。后者国家最高权力

6、掌握在由广大公民组成或选举产生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手里。民主共和制又可以分为两种:由广大公民直接组成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亲自行使国家权力的,叫做直接民主共和制。由广大公民依法选出的代表组成代议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叫做间接民主共和制。所以,间接民主共和制也叫代议民主共和制或代表民主共和制。它是近现代民主国家的通行政体。我国人大制度就是一种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3问:制度和政治制度是何关系?答:制度和政治制度是大与小、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制度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体系,是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反映和体现。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制度指的是一个社会为确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约束规则,一般

7、包括非正式约束和正式约束两个部分。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无意识地形成的,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正式约束也称正式规则,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的规则,包括社会规则、政治规则、经济规则等。狭义的制度指的就是正式约束及其结构化的形式,特别是社会组织机构及其所遵循的规则。制度不仅有政治制度,还有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政治制度只是制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政治制度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

8、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出于维护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维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和分配方式的目的,对各种政治关系所做的一系列规定。 4问: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是不是一回事?答:不是一回事。政治体制只是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政治制度的内层或核心层是国体,它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它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首先是政权)由谁来行使;中层是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政党和公民的行为准则等基本政治制度;外层则是可供政治实体直接操作的各类具体的规则、程序、方式等。通常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政治体制”。 5问:应当如何理解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答:人民民主

9、专政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它居于中国政治制度多层次结构中的内层,是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首先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指的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全体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享有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人民民主专政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它表明我国实行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最

10、真实的民主。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还规定工人阶级是中国的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中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建立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政治制度。它体现在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其他具体政治制度之中,并且贯穿这些制度的全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现。 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是坚持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权。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只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人民有权行使国家权力,但就“如何行使”以及“采取何种组织形式去行使”等具体问题却没有作详细的规定。这需要由其他的制度来具体规定和实施。6问:教材上说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我国最根本的政

11、治制度,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怎么回事?答:要体会“最根本”和“根本”之间的区别。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它居于中国政治制度多层次结构中的内层,是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它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直接体现。这是由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决定的。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掌握和行使全部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对全部国家权力的掌握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

12、生其他国家机关,分别行使国家的行政、审判、检察等权力,这些国家机关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7问:宪法、宪政、制宪这三个概念很容易混淆,应如何区分?答:宪法首先是法律概念。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其他法律、法规等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核心,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基石。宪政不是法律概念。宪政也称“立宪政体”、“立宪主义”,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制宪也不是法律概念,而是一种行为,即宪法制定,也

13、称立宪,是指统治阶级依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创制宪法的活动。制宪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统治阶级将自己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并反映到宪法中来的过程。一般说来,制宪指的是新生阶级力量夺取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后创造第一部宪法的活动,此后只要国家政权的性质没有改变,宪法的内容一般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原则上就不存在重新制定宪法的问题,而只是对原来的宪法进行修改。宪法制定问题主要包括制宪权、制宪机关和制宪程序等部分。 8.问:政治制度的中间层是不是就是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属于政体吗?答:政治制度的中间层不仅仅是政体。除了政体,它还包括国家结构形式、以及政党和公民的行为准则等基本政治制度。国家结构形式也不属于政体。政体是政

14、权组织形式,指的是一国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它反映着政权组织内部结构的状况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反映着人民同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划分国家的领土,以及如何规范国家整体和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限问题。国家结构形式一般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复合制国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单位(如邦、州、共和国等)联合组成的联盟国家或国家联盟。根据成员单位独立

15、性的强弱,复合制又可分为联邦制和邦联制等形式。我国采取的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9.问:联邦制和邦联制有何区别?答:最根本的区别是联邦制的成员单位(如邦、州、共和国等)之间联系较为紧密,主要表现是有共同遵守的联邦最高法律。而邦联制的成员单位(如邦、州、共和国等)之间联系较为松散,没有共同遵守的最高法律。10能不能把国体理解为国家机构和国家象征的总合?答:绝不能。这是三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国体即国家性质,指的就是国家的阶级属性,即一个国家的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现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统治阶级内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

16、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和管理的职能,按照一定原则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总称。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等。我国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元首机关;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最高军事机关,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