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课标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二晚清时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练习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8912159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新课标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二晚清时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新课标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二晚清时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新课标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二晚清时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版新课标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二晚清时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版新课标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二晚清时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新课标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二晚清时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新课标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二晚清时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版新课标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第7讲晚清时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一、选择题1有学者指出,就文化层面看,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表达的是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相似的愿望。这种愿望()A突破“夷夏之防”,有利于变革B以西方文化全面改造中华文化C扭转了晚清政权的统治危机D迟滞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步伐解析:两者都主张学习西方器物抵御外辱,而学习西方有利于突破“夷夏之防”,故选A项;两者只是借鉴学习西方器物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以西方文化全面改造中华文化,排除B项;这种愿望没有扭转晚清政权的统治危机,排除C项;这种思想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救国救民的尝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排除D项。答案

2、:A21871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约定“两国指定各口,彼此均可设理事官,约束己国商民。凡交涉财产词讼案件,皆归审理,各安己国律例核办”。这一约定()A为日本侵华创造了条件B说明清政府已深谙近代外交C表明中日逐步走向联合 D表明双方未意识到司法主权解析:“两国指定各口,彼此均可设理事官,约束己国商民。凡交涉财产词讼案件,皆归审理,各安己国律例核办”中没有体现双方对各自主权的重视,故选D项;“两国指定各口,彼此均可设理事官,约束己国商民”可见体现了双方的平等意愿,不是为了侵略,排除A项;“1871年”时,由所学可知,清政府依然处于被动外交中,排除B项;“中日逐步走向联合”与所学知识

3、不符,排除C项。答案:D3下表为19世纪4060年代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人数的统计。导致下表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时间满人汉人1840年7人8人18641866年0人15人A.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 B清政府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削弱 D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解析:“19世纪4060年代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人数的统计”1840年汉人仅为8人,而资本主义已开始入侵,故A项错误;“19世纪4060年代”满人和汉人的矛盾一直比较激化,故B项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任用满人还是汉人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18641866”由于镇压太平天国,很多汉人地主被重用,故D项正确。答案:D4光绪三十

4、二年(1906年),在西藏面临西方入侵、中国领土再次被割让的危急关头,张荫棠挺身而出,上书清政府,要求整顿藏政、挽回主权,随后受命入藏任“查办藏事大臣”,并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汉族驻藏大臣。这反映了此时的清政府()A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危机 B仍秉承传统的选才思路C积极采纳汉族官员的主张D进一步扩大地方的自治权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张荫棠的行为可知当时清政府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故A项正确;材料中提拔汉族官僚,不是传统的选才方式,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是个例且选项反映的是材料的表面现象,故C项错误;设置驻藏大臣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不是扩大地方自主权,故D项错误。答案:A5在1843年的虎门谈判中

5、,英方要求中国对香港贸易自由化。中方为此发布告示:“若内地商民愿赴该岛(香港)买卖,即就近报明各海关,应照新例完纳货税,请领牌照,乃方准出口营生;若不请牌照辄往买卖者,查出以私贩及违禁下海论罪。”这表明清政府()A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B厉行闭关锁国政策C同意实行“协定关税” D尝试维护国家权益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对英国提出的要求并未完全接受,而是制定相关政策仅给予有限的许可,这表明清政府尝试维护国家权益,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是自由贸易问题,而不是国家领土主权问题,排除A项;据材料“若内地商民愿赴该岛(香港)买卖,即就近报明各海关,应照新例完纳货税,请领牌照,乃方准出口营生”可知清政府允

6、许内地商民按照规定进行商业活动,说明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松弛,并未厉行,排除B项;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时已有协定关税的内容,材料中并未体现协定关税的内容,排除C项。答案:D61939年头总庙村(江苏南通)有农户94户,户均耕地不足3.02亩,经营面积最小的不足半亩。在正常收成情况下,村中耕地最多的农户也无法仅靠田地收入维持一家生计。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近代经济成分增加 B土地兼并问题突出C传统耕作技术盛行 D自然经济彻底瓦解解析:根据材料,1939年,江苏农村土地占有不合理,村中耕地最多的农户也无法仅靠田地收入维持生计,反映了近代当地农村农业生产收益低,农户必须靠从事商业或进城务工等方式维

7、持生计,故选A项;土地兼并的主体是地主,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传统农耕耕作技术是铁犁牛耕,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自然经济彻底瓦解,排除D项。答案:A7下表为晚清政府1849年和1885年的财政收入情况统计(数额单位:万两),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 28177%96923%18853 07140%3 92351%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其中关税1841年约为420万两,1887年约为2 054万两)A中国半殖民地程度逐渐加深B中国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C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中国

8、近代对外开放程度提高解析:“1885年的财政收入情况统计”中,1885年工商杂税有大幅度增加,不能体现“半殖民地程度逐渐加深”这一状态,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故B项错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后,故C项错误;“关税1841年约为420万两,1887年约为2 054万两”是海关税收的增加,说明进出口商品增多,故D项正确。答案:D8读下表,据表可推断()18401894年间中国土布生产消用棉纱量状况1840年1860年1894年全国土布应有产量(万匹)59 732.760 471.058 915.8土布消用棉纱量(万担)

9、620.9628.6612.4土布消用洋纱量(万担)2.53.5143.4据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A民族工业的勃兴推动农产品商品化 B小农经济遭外国商品的强劲冲击C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D欧美列强加强对中国的原料掠夺解析:“中国土布生产消用棉纱量”这些本来就是商品,不存在推动转化的问题,故A项错误;“18401894年间中国土布生产消用棉纱量状况”没有涉及小农经济的变化,故B项错误;通过材料中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从18401894年间,用洋纱的产量飞速上升,可见与世界联系日益加强,故C项正确;材料中洋纱的销量虽然大幅度上升,但土纱依然占绝对优势,故D项错误。答案:C91875年,

10、外商洋行至江南制造总局考察,发现办公室秩序井然,“埋头读书者,亦多也”,但仔细观察,却发现工作人员所读之书中业务书籍很少,经书占了多数。这说明洋务企业()A行政效率非常低下 B技术人员格外匮乏C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D管理机制较为完善解析:材料主要说的是洋务企业的员工读的书籍大多是经书,没有涉及行政效率,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洋务企业的员工读的书籍大多是经书,技术人员格外匮乏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洋务企业的员工读的书籍大多是经书,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管理机制较为完善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答案:C10戊戌变法期间,张之洞撰写的劝学篇,提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

11、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在知识分子中产生极大影响,行销百万册。这反映出()A维新思想被多数国人认可 B认识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C中体西用思想被宣告破产 D救国的思想观念新旧交杂解析:根据材料“张之洞撰写的劝学篇,提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在知识分子中产生极大影响,行销百万册”可知洋务思想主张中体西用,新旧交杂,故选D项;根据材料可知洋务思想主张“中体西用”,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洋务思想主张“中体西用”,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和伦理道德,没有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制度落后,排除B项;甲午战败标志中体西用思想破产,排除C项。答案:D11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

12、国多地出现诸如洋教信徒“因为不肯在祖坟前祭拜父祖被严重殴伤,部分信徒还被剥夺了祖产”,由此引发严重的教民冲突的案例。这主要反映出()A国人普遍反感外来宗教 B政府纵容传教士扰民C中西文化观念存在冲突 D传统文化妨碍近代化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因洋教徒不肯在祖坟前祭拜父祖而引发教民冲突,反映国人对西方文化排斥,故选C项;因洋教徒不肯在祖坟前祭拜父祖而引发教民冲突,未涉及外来宗教,排除A项;“因为不肯在祖坟前祭拜父祖被严重殴伤,部分信徒还被剥夺了祖产,由此引发严重的教民冲突”未涉及政府纵容传教士,排除B项;传统文化对近代化有促进与阻碍双重作用,排除D项。答案:C12下表为清末民初上海竹

13、枝词中不同类型知识分子涉及民族观念的词汇检索及频次。身份词语传统保守知识分子传统开明知识分子中西之间的知识分子新型知识分子夷221051洋0381286西061588其他中性词05220由此可知,当时上海的知识分子()A具备开放的近代视野B摆脱了自身传统观念C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D西化的水平领先全国解析:“西”“洋”使用较多体现了一定的近代民族观念,但“夷”“其他中性词”使用,也体现了一定的保守性,故A项错误;根据表格,仍有很多知识分子使用“夷”一词,体现了一定的传统夷夏观念,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夷”“洋”“西”“其他中性词”等词汇适用情况,反映了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中西文明的碰撞,故C

14、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全国不同类型知识分子涉及民族观念的词汇状况,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3翁仕朝(18741944),一位乡村塾师,世居香港,历经英国殖民扩张、日本攻陷香港等重大世局之变,始终秉持志节,期望政治清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充满着时代赋予的家国情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翁氏对于世界地理颇有浓厚兴趣,出于其手编亲辑之简明著作为天下寰球中外交通分五大洲图,简明清晰,并系史志了解世界,求取新知,自以阅览世界地志为重要入手,自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徐继畬、梁廷枏、姚莹等均循此途,当知知书儒生多具共同意趣,翁氏遗留著作,惟此一种最有贡献。王尔敏儒学世俗化及其对于民间风教之浸濡材料二孙逸仙,想报仇,行革命,灭满洲。数十年,不变志,以三民,为主义前者仆,后者继,不自由,枉人世。若学买卖,是为商家,有人办丝,有人办茶中国所用,多是洋货,利归外国,每年甚多。翁仕朝授课教材新三字经三、四、五字书(20世纪初)材料三民国政府纪念期,列明以后:正月一号,南京政府成立纪念。二月一号,北京宣布共和纪念(五月)九号,条约(廿一条)国耻纪念(八月)廿九号,南京和约国耻纪念。九月七号,辛丑条约国耻纪念。翁仕朝手稿(20世纪30年代)(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翁仕朝和魏源等人具有怎样的“共同意趣”,并分析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