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8南极一片净土语文S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911951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8南极一片净土语文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8南极一片净土语文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8南极一片净土语文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8南极一片净土语文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8南极一片净土语文S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8南极一片净土语文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8南极一片净土语文S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本课,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阅读课文的能力。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理解内容。2.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南极,一片净土近了,近了,已经可以看到南美洲(zhu)的大陆了。 交代了到南极考察的队员们,结束了在南极十天的考察,离开了南极,已经快要回到南美洲大陆了。离开南极时,没带走滴水片石,也就是说自觉地保护了南极的自然环境。句导读:“近了,近了”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和期盼。我们十天的南极考察就要结束了。文章开头交代了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值得自豪(ho)的是,告别南极,我们没有带

2、走一块石头、一滴海水。队员们为什么“自豪”?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考察队员们在告别南极时,没有带走一块石头、一滴海水。“南极属(sh)于全人类,不能动南极的一石一水、一草一木!”这已成为所有到南极的人 共同的认识。使南极永远是一片净土。们的共识。“共识”指什么?段导读:介绍人们对保护南极生态环境已达成共识。考察期间,在我们每次登陆之前,船长都反复提醒: 挑:此处读tio。允许:同意;许可。 “请不要捡石头!”“请不要挑逗企(q)鹅!”“请注意,不要踩坏苔藓(xin)!”“即使拍摄(sh)需要也不允许!否则,将不允许您再上船。”句导读:以上几句罗列了船长的反复告诫。“请不要”几句礼貌而不失严

3、厉,说明船长对保护南极生态环境非常重视,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段导读:讲船长在每次登陆之前的告诫。企鹅、海豹(bo)、海狮都是南极的主人。旅客及前来考察的科学家在岛上走路都是悄悄的,唯恐惊扰(ro)了主人们悠然自得的生活。 说明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已深入到旅客和科学家的内心了,他们都能身体力行。前来考察的科学家或旅客在岛上的表现用一个“都”字,说明了什么?我无限(xin)感慨(ki):只有在南极,动物才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如果有人问我:南极怎么样?我的回答是:南极仍然是一个童话世界!如何理解“童话世界”的意思? 指南极像童话世界般和谐与美好。段导读:写“我”因人们如此自觉地保护南极生态环境而心生感慨

4、。保护南极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自觉行动”应如何理解? “自觉”是自发的,说明人们已养成了保护南极生态环境的习惯。一次,几个记者在冰海中穿行寻找蓝鲸(jng),因为下小雨,都用塑(s)料袋套住了摄像机。有一个人没拿稳,塑料袋掉进了海里。为我们驾驶小船的卡(k)地亚小姐不顾(g)风浪,执(zh)意去追赶那只漂远了的塑料袋,直到捞上来为止。 说明卡地亚小姐的环保意识很强;与上文写保护南极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相照应。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与上文有什么关系?段导读:讲了卡地亚小姐不顾风浪去捞掉进海里的塑料袋,说明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讲保

5、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是南极能成为一片净土的根本原因。 愿:想达到某种愿望,希望。净土:泛指未被污染的地方。啊,南极,愿你永远是一片净土!句导读:以第二人称“你”称呼南极,更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南极的祝愿,也自然流露出对南极的热爱和赞美。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紧扣文章题目,总结全文,也是作者美好的祝愿。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词汇。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生字卡片。一释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文题目,齐读。2.说说你对南极的了解。投影出示世界地图,老师指着图对南极进行简介。(南极洲是围绕南极的大陆,位于地球南端,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面积约

6、141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面积的9.4%左右,相当于一个半中国大。南极大陆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3.齐读课文题目,说说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老师:南极是一片净土。如果有一天我们来到南极,应该怎样做呢?怎样才能让南极永远是一片净土呢?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默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2.说说初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三学习生字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2.同桌交流。互相检查,读读生字、新词,说说自己对字义的理解。3.集体学习。(1)认读生字、新词。出示生字卡片。南美洲zhu自豪ho属sh于企q鹅惊扰ro无限xin塑s料袋卡k不顾(2)理解词语的意

7、思。自豪:自己感到骄傲和光荣。惊扰:惊动扰乱。(3)积累词汇。四朗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不丢字,不添字。2.齐读课文。1.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抓住“为了让南极成为一片净土,人们是怎么做的?大家为什么这么做?”展开读、议,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把学生带入本课的学习中。2.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围绕问题合作学习。学习小组读议之后,可安排学生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学生读读、议议,形成对课文的初步理解。1.朗读课文,理解内容。2.体会人们是怎样以行动保护南极这片净土的。3.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有关南极的图片。一复习导入1.朗读课文。说说通过上节课

8、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通过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为了使南极永远是一片净土,人们是怎么做的,大家为什么要这么做。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朗读课文。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南极是一片净土?画出相关的语句。2.学习第八自然段。(1)朗读第八自然段。(2)为什么说南极仍然是一个童话世界?(动物们是南极的主人,他们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连科学家走路都是悄悄的。)(3)投影出示有关南极的图片,体会南极为什么仍然是一个童话世界。(4)看图片,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自然段。3.为了使南极永远是一片净土,人们是怎么做的呢?4.默读课文,找出相关

9、内容读一读。5.讨论人们是怎么做的。(船长反复提醒大家注意一些事项;旅客及前来考察的科学家走路都是悄悄的;驾船的卡地亚小姐不顾风浪,执意去追赶漂远了的塑料袋)6.大家为什么要这么做?7.理解句子。投影出示句子:“南极属于全人类,不能动南极的一石一水、一草一木!”这已成为所有到南极的人们的共识。(1)“共识”是什么意思?(共同的认识。)(2)人们共同认识到了什么?(保护南极的一石一水、一草一木。)老师:对,因为南极是属于全人类的,所以每一个到南极的人都应该自觉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只有这样,南极才会永远是一片净土!(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三朗读全文,谈体会1.朗读全文。2.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你

10、有什么收获或体会。(保护生态环境要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四课堂延伸1.交流同学搜集的有关南极的资料。2.请搜集图片的同学看图介绍。1.课堂上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边读书边质疑,要让学生结合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2.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下,教师还要旁敲侧击,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8*南极,一片净土提醒走路悄悄的追赶塑料袋保护南极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把下面的音节补充完整。2.选字填空。极级年(级)南(极)等(级)漂飘(漂)泊(飘)扬(飘)零净静干(净)洁(净)安(静)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

11、整。悠然(自)(得)郁郁(葱)(葱)各(式)各(样)清澈(见)(底)如此(之)(高)凝(神)静(气)4.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船长 。(2)已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3)是南极的主人。5.你是怎样理解“企鹅、海豹、海狮都是南极的主人”这句话的?提示:这些动物原本就在那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人们登上南极大陆后,也尽力维持那里的原样,不去惊扰它们。一南极洲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一个没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陆。包括大陆、陆缘冰和岛屿总面积1405.1万平方千米,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二南极科学考察站迄今各国在南极已建

12、有60多个观测站和100多个考察基地。这些众多的考察站,根据其功能大体可分为:常年科学考察站、夏季科学考察站、无人自动观测站三类。三禁狗令南极大陆可以说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没有狗的地区。国际南极条约组织出于保护南极环境考虑,1991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发布南极禁狗令:“狗不宜再引进南极大陆和冰架,南极区域所有的狗都要在1994年4月前离开。”所有的狗于1994年初就全部撤离南极地区。四南极之最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大陆,周围被一片茫茫的海洋所包围。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1983年曾测得南极最低气温达-89.2。南极是世界上风最大的大陆,被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风极”。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有人干脆把它叫做“白色的沙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