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教(学)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911549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教(学)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教案(六个单元)语文百花园一 教学目标: 1、在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2、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动口、动手、动笔的能力,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 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达到整理资料的两项要求 教学难点:搜集资料的途径的落实,按主题分类的指导。 教学准备: 1、提前分组,落实搜集资料的途径。 2、请组长填写表格。(表格见后面) 3、教师准备一些有关故事或歌谣。 4、歌谣文字稿、一份小报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民间故事,你们看有的神鸟,有的格

2、萨尔王,有的冬不拉,有的火把节,有的刘三姐。在我们这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还有许许多多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呢!今天,我们就召开一个故事会,请各组同学来讲讲你们组搜集、整理的故事或歌谣。 2、提出要求: (1)讲故事或歌谣时吐字清楚,内容健康、具体。 (2)语气生动、用手势助说话气势。 3、全班交流 4、介绍过程 刚才同学们故事讲的好,能把你们搜集过程或整理过程向全班介绍吗? (1)组长将填写表格利用投影给同学们看,并进行讲解。 (2)组员补充并说说体会 表格一搜集途径 时间小组成员搜集途径(画“”)具体内容 采访图书馆 上网读物 表格二整理资料 按主题分类故事名举例 善良、美好的 勤劳、质朴的

3、勇敢、无畏的 聪明、智慧的 二、各组把找到的民间故事及歌谣作为内容办一份小报,在全班展示并评出最佳编辑、记者、优秀小报。 (出示老师找的歌谣,让学生读一读,出示教师准备的一份小报请同学参看。) 编写故事 教学目标; 1、大胆想象,清楚完整地写一个故事。培养学生想象、书面表达能力。 2、懂得续写故事所表达的意思应与原文内容一致。 3、故事内容具体,有故事情节。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神鸟的故事吗?谁能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神鸟”给可汗讲了三个小故事,什么内容,都是歌颂什么,批评什么呢? 3、可汗不甘心失败,他又第四次捉住了神鸟,神鸟又

4、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什么故事呢?你们现在就是这只神鸟,想想,你准备讲什么故事呢? 二、根据原文,选择材料 1、同桌互相说说(故事中角色是谁?故事内容是怎样的?) 2、全班交流。请2-3名说说 3、评议:哪些材料选的好,为什么? 4、小结:选材必须与原文意思一致,不能与课文内容脱节。怎样保持一致呢? 要点:(1)歌颂小动物某一方面的好品质。 (2)被主人误解错杀了。 (3)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令人同情。 三、内容具体,情节感人 1、出示例段,请大家修改 2、看来,要使故事情节感人就要有具体内容。 要点:(1)写故事时,要想好这个故事分为几个环节,每一步是什么?理清文章顺序。 (2)写故事时每个人怎么

5、说,怎么做,怎么想的要写出来。 (3)要把感人之处、令人同情之处写具体。 四、写出作文,互相评改 1、学生自己写文2、读文,学生评议。(按习作讨论平台中的三个问题评议) 2、修改作文,抄写作文 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目标: 1、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能将两种句式相互转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2、能以阅读日记的形式交流在阅读过本单元的课文后的收获,学习作者如何细致观察、如何细致描写和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的。 3、挑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在小组内介绍清楚这种动物的外貌体态、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4、阅读螳螂的启示,认识连续观察日记,知道这种日记在写法上的特点。 5、通过自己对某种

6、事物的连续观察,学写连续观察日记。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同总目标1、2。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中的句子训练: 1、通过第一组句子,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表达特点。 (1)轻声读读句子,说说两个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呢?(意思完全相同) (2)再默读句子,想想两个句子还有什么不同之处?根据学生的发现,老师适时总结: 标点不同:一个用问号,一个用句号; 部分词语不同; 朗读时的语气不同; 表达的效果不同,反问句所表达的感情要更强烈一些。 (3)师小结:第一句叫反问句,第二句是把第一句变换一种说法改为了陈述句。两句的意思完全相同,但反问句表达的情感更强烈一些,

7、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我们在习作中也可以尝试着写一写。 2、通过第二组句子,尝试改写。 (1)审清题目。提示:我们在改写时要注意什么?(不能改变原句意思;标点要正确使用;不丢字,不写错别字。) (2)学生改写,教师巡视。 (3)指名汇报。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点拨订正。其中,变为反问句可以有多种答案,只要意思保持不变,通顺即可。反问词可用“怎么”、“怎么能”、“难道”等。 (二)“温故知新”中的“拓展与交流”: 1、指名朗读导语。 2、默读丫丫的阅读日记,边读边想一想:丫丫的这则阅读日记中都记录了哪些内容? 3、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 (1)读了什么?(自己感兴趣,印象深的一篇课文、某

8、个段落,或几篇课文进行对比阅读都可以) (2)读后产生了哪些问题? (3)思考后寻找到的答案是什么?即深入阅读后,揣摩到的写作手法。 4、想想丫丫这样做阅读日记,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有什么好处吗? (1)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做及时记录,可以为今后的复习提供材料; (2)能将课文中作者的写作方法作更细致的揣摩,便于自己积累、掌握各种写作手法,今后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3)培养自己质疑问难的好习惯,并通过自己反复品读和思考寻求答案; (4)坚持进行练笔,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5、想想你在学习过本单元后,哪些阅读的内容让你最有收获或最感兴趣,不妨也照着丫丫的样子,写一则阅读日记吧。 6、学生

9、当堂写作,教师巡视。 7、指名朗读日记。师生共同评价,适时修改。 8、小结:希望大家能将阅读日记坚持写下去,一个学期后,我们做一次班级阅读日记展览交流会,那时大家一定会写得很多,写得更好!(如果班级中已经有学生曾写过阅读日记,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 (三)布置作业: 1、陈述句、反问句互换的补充练习。如: (1)妈妈批评得对,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2)时间如此宝贵,我们要珍惜它。 2、将自己课堂上所写的阅读日记进行修改完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同总目标3。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左右布置预习。提示学生认真阅读导语及活动建议、活动评价的内容。可以搜集查找相关的资料,将自己的发

10、言列一个简要提纲。 (一)通过导语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回忆各自在课前所准备的内容。 (二)准备发言: 1、认真默读“活动建议”,明确此次发言的要求和具体内容有哪些。 2、检查自己必须介绍的三项内容是否都做了准备?想想自己还想补充哪些内容?进一步调整、完善自己在课前所列的发言提纲。心里面试着先说一说。 (三)明确小组发言的要求后,进行小组内的介绍。 1、认真默读“活动评价”,对说者、听者提出的要求要分别明确。 2、小组内发言,之后本组按要求进行评价,选出本组发言最佳者。 3、每组选代表在班中发言,同学进行评价,选出本班发言最佳者。 (四)布置作业: 1、将今天的发言进一步修改,

11、回家说给家人听,请他们作出评价。 2、预习“阅读平台”。 板书设计: 介绍一种动物 内容:要求: 1、 外貌体态说者听者 2、 生活习性(1)内容准确,观点正确认真倾听,不打断别人 3、 生存环境(2)说话连贯,有条理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3)语气、语调适当能大胆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4)动作、声音模拟准确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同总目标4。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连续观察日记螳螂的启示。 (一)引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写过日记,但昨天我们预习的日记螳螂的启示和我们所写的日记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同一个写作内容,却由几则日记共同组成) (二)明确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 这样在

12、一段时间内,围绕同一个写作内容,把观察到的事物发生的变化通过几则日记描写出来,叫作连续观察日记。它属于应用文的一种。 (三)阅读内容,明确写法特点: 1、指名朗读,每名学生朗读一则日记,其他同学听听他们是否朗读得正确、流利,想想每则日记各写了什么内容。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朗读,明确每则日记各写了什么内容。 2、默读这六则日记,边读边思考:从这几则连续观察日记中你都学到了什么?把自己最欣赏的地方画下来。 3、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 (1)先小组内交流。提示:可以从以下一个或几个方面来谈,但必须要结合日记中的具体的语言文字交流收获。 (2)全班进行交流。 仔细认真地观察。找出能体现作者观察细致的语句

13、。 认真思考。能通过观察事物,进一步思考,从中获得启示。 能坚持进行观察,做事能持之以恒,有始有终。 热爱生活,喜欢小动物。 能运用各种写作方法描写观察对象。如:比喻、设问。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两则日记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小结: 1、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请大家想一想:写这样的应用文,对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好处吗? 如:培养自己认真观察事物、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将某种事物的变化及时记录下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2、大家都坚持记录了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是不是希望自己也能写出几则不错的连续观察日记呢?我们只要前一段坚持认真观察,像作者那样细致描写、深入思考,一定能! (

14、五)布置作业: 完善自己的观察记录,准备习作。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同总目标5。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放寒假前,或学期初就布置给学生观察任务,确定观察对象,开始进行连续观察,并根据观察到的及时作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表:(在此期间,教师要经常询问学生观察及记录的情况,解答他们所遇到的问题。) 观察时间 观察重点 详细情况记录自己所联想到的连续观察后获得的启示 (一)引入: 今天,我们要尝试创作一种应用文,能准确地说出它的名称吗?(板书) (二)指导审题: 1、指名朗读题目要求,看看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 2、默读题目,画一画:你还知道了什么?想提示同学们哪些地方? (1)写作的内容:种植花草果木、饲养小动物、观察气候变化、做科学小实验等。 (2)要记录事物变化的情况。 (三)回顾螳螂的启示,明确写法: 1、默读螳螂的启示,回忆从这几则日记中你都学到了什么? 2、将螳螂的启示中你认为描写得好的语句练习朗读。 (四)习作讨论平台: 1、默读讨论平台中提示的问题以及三名同学所想到的内容。 2、拿出自己的连续观察记录,我们先回顾一下,你对哪种事物在什么时间进行了连续观察?重点观察到了它的哪些变化? 3、展示3至4名同学的观察记录表格,简单评议。 4、班级中统计一下,哪些同学记录的是事物连续几天的不同变化,哪些同学记录的是它有突出变化的那几天的情况。 师小结: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