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分层教学法应用策略研究

上传人:北****权 文档编号:118911061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美术分层教学法应用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美术分层教学法应用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美术分层教学法应用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美术分层教学法应用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美术分层教学法应用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美术分层教学法应用策略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美术分层教学法应用策略研究摘要:分层教学就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突出学生主体,因材施教,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美术发展的需要,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我国中学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该教学模式有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关键词: 分层教学法 高中美术 教学应用策略研究1 分层教学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合理划分学生层次,科学开展分层教学设计 (发表专业评职称论文 课题 获奖zheng书 挂名主编、副主编、专利;国家级仅需四百,点击注册名,即可找到我。)教学设计是分层教学开展的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实践中,要紧密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来进行。那么,在高中美术分

2、层教学实施之前,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为对学生层次合理区分。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对学生层次进行划分:首先,全面考察学生美术基础性指标内容,包括色彩的处理、技巧的运用等,结合考察情况,对学生的层次合理划分。其次,全面考察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结合某一个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品评,以此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判断,划分层次。这两种方式,虽然都可以考察学生的美术水平,但是两者具有差异化的内容,对教学设计也有不同的指导。结合技术性指标考察内容,需要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提升学生专业技术水平;而结合鉴赏能力考察内容,则需要通过教学设计的开展,大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结合教学对象的差异,在学生

3、层次划分中,就需要将不同的标准运用过来,以便更好的实现教学设计科学性等目标。 (2)有的放矢,实施美术分层教学导入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作为整个课堂的初始阶段,其不仅是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节奏的初始教学环节,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习思维的关键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分层教学法的有效性,课堂导入也需要进行分层设计。例如,在进行探究建筑艺术的特点一课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建筑展示的基础上,可以与学习能力一般层次的学生进行基础性互动,包括建筑的名称、建筑的结构等,让学生能够进入到课堂导入设计节奏当中来,与教师一起进行课堂知识探究。对于学习能力较好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进行一些发散

4、性、探究性互动,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所观察到的建筑特征以及审美理解,由此来促进该层次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为进一步调动起他们的审美情趣带来支持,也为他们的课堂互动积极性激发打下基础。在导入阶段,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问题,教师的提问可以采取循序渐进式,即问题难度逐步提升,提问对象的层次由低到高,以此来保证课堂导入的科学、有效。 (3)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分组布置绘画内容,每组内容必须精心设计,在绘画之前要给每组的学生讲清楚训练目标,让每一组学生的课堂活动围绕着各自的教学目标进行。在训练中应该避免通过机械性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做法,主张加强针对性的训练来启发他们的思

5、维,发展他们的能力,着眼于他们的均衡发展来促进他们绘画能上的进步。一般地,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对以提高为目的的学生可采用提示性辅导,给他们提供广阔思考的空间,提高其感悟力,创造力;对以完善为目的学生采用方法辅导,教给他们科学的观察方法,逐步提高其绘画能力。对于一组学生确实无法自主达到的某些地方,教师一定要作示范性修改,让学生看清修改的方法以利于认识理解。当然,课堂辅导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观察方法、思维方法和表现方法的辅导上,要及时地因人辅导,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促使转化,逐渐达到长远的目标。2.分层教学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学习内容的层次化 备课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在备课实践中,

6、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学生们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基础水平较高、基础水平一般和基础水平较差等。结合着三个层次,备三份课程,且设计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如在几何体素描教学中,针对基础水平较差的学生,要求其能够准确饱满的构图,主要学习内容为结构线的画法,敏感方面的要求较低;针对基础水平一般的学生,要求其能顺利完成构图、结构线任务,同时能够简单的区分黑白灰,凸显出重点;而针对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则要求其能够深入刻画构图与结构线,对相应的技能熟练掌握,且画面整体完成度较高。通过这样分层次的授课,可以促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提升。 (2)开展美术分层教学评价 在高

7、中美术分层教学环节中,分层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对于低层次学生,教师应多以鼓励式评价为基础,抓住他们在课堂上的闪光点予以鼓励,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为他们的美术学习主动性培养和兴趣激发提供支持。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适当地予以批评式鼓励,避免学生出现优越感,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为他们的美术素养构建带来不利因素。因为美术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分层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表现进行动态化控制,让有进步的低层次学生进入到高层次当中,让高层次中退步的学生进入低层次当中,由此带给他们足够的学习动力,并为分层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阶段的有效实施提供基础保障。 (3)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

8、异,实施不同的激励评价 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制定不同的富有个性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主动参与美术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使每个层次的学生个性能力都能够得到发展和提高。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有阶段性评价和课内及时的口头评价两种。阶段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绘画状况;课内及时的口头评价有利于学生知道自己的方向、方法的正确性,是获得自信心的保证。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改,不必用统一的要求,因为每组学生的训练目标不同。同时,教师还要根据一段时间内学生的进步动态地进行调整分组,保证学生有计划地循育渐进。参考文献1.徐冬梅.浅谈如何增强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7,(2):160. 2.朱贤飞.“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在高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下),2018(05):1351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