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3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人教版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909517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3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人教版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3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人教版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3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人教版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3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人教版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3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人教版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3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人教版新课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3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人教版新课标2014师: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想想:你准备怎么读好这首诗?(课前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生:朗读课文。(我在学生中巡视,一会儿听听这位学生读,一会儿看看那位怎么读。突然,我发现学生读书的神态特别有趣。你瞧,他们有的低声默念,有的昂首大声读,有的还闭着双眼,摇着头,晃着脑,有滋有味地读,煞是可爱。我忍不住地想:要是有架照相机就好了,把此时此刻的情景拍照下来,再让学生瞧一瞧。他们准会喜欢,有的还会捧腹大笑呢。想着想着,我踱回了讲台前,随手拿起课本,看到了文中的插图。忽然,有个念头在脑海里一闪。我沉思了

2、片刻,于是,改变原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以下的教学环节。)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在读诗的时候,诗人邀我到他的家乡做客,他还告诉我很多乡亲们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故事。正巧路过一棵大树时,我发现有两位天真可爱的小朋友在学大人种瓜呢。我赶紧拍成相片带回来了。你们想看吗?生(迫不及待地):想看,想看,老师,快点让我们看一看吧。(我把课本上的放大插图展示在黑板上。)生:老师,你骗人。这是书上的插图嘛,怎么变成你拍的了?(课堂一下子乱哄哄的,学生似乎都在怪我骗了他们。我一言不发地笑着看着他们。忽然,有个调皮的男孩站起来,大声喊:“老师,那,我也会拍照。”“我也会。”“我也会。”一时,有好几个学生都激动得站起

3、来了。哈哈,学生上“钩”啦!我心里乐极了,却一本正经地说:“你们也会照相?我才不信呢?”有个学生特神气地把头一昂:“老师,你会,我们也会。”)我(故作惊讶):“真的?那好,请大家说一说你们拍的是什么相片,上面讲了什么事?”)生:老师,我拍到的相片上有个叔叔在田里干活。师:叔叔在田里干什么活?生:在锄草,在给禾苗锄草。师:你能说得具体点吗?生:行,我这张相片上,有一大块的田地,无边无际的,有叔叔头上戴着帽子(同桌提醒:错了,应该是戴着草帽。)对,是戴着草帽,手里还拿着锄头在给禾苗锄草。师:你说得不错。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生:放假的时候,我在外婆家玩。那些叔叔就是这样干活的,他们还给禾苗施肥、治

4、虫呢。到了秋天,他们就割稻子了。生(急了):哎呀,你别再说了,不然,我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师:别急,现在你说吧。生:我拍得是丰收景。上面有一大片金黄的稻子,叔叔阿姨们都拿着镰刀,正弯着腰收割呢。稻田边,还有一群小朋友,提着篮子拾稻穗。师:你真不赖,竟然拍到了丰收景。你是不是也在乡下呆过了?生(摇头):没有,不过我爸爸小时候在乡下呆过,他告诉我的。师:爸爸说过的事,你还记得这么清楚,记性真好!生:老师,我也照到了一张。是一位叔叔牵着牛犁地。生(马上站起来反对):老师,他说错了,牵着牛怎么能犁地呢?师:那你说说,他们应该怎么犁地?生:我在一本连环画上看过的,叔叔一只手拿着一根细长的鞭子,一只手扶着犁

5、,犁套在牛的身上。牛在前面走,叔叔赶着它在后面犁。师:哦,从书上得到的知识,看来,你很爱看书了。大家可要向他学习哟!生:老师,我来说说我照的相片吧,是在一个屋子里,光线很暗,一位老婆婆在油灯下织布。师:你怎么会想到是在“光线很暗的屋子里的”?生:我想,这首诗里写的是穷苦人家热爱劳动的情景,如果家里很富,就用不着“日出耘田夜绩麻”了。穷人的屋子大多数很破旧的,那时点不起电灯,只能点着油灯做事情了。师:瞧,他能根据诗句的意思来想象画面,说的多好!还有谁也来补充一下,在屋子里还能做什么?生:还可以好几个人凑在一起,边聊天,边做事。生:对,他们可以做鞋子,洗衣服,补衣服,小孩子也可以在一旁帮忙。师:你

6、怎么会想到这些?生:我家的邻居就是这样的,尤其是夏天,吃过晚饭,妈妈和阿姨们就会坐在阳台顶上一边聊天,一边干活。师: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事。看来,你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了不起!(这时,我发现有一个平时上课从不发言的学生很犹豫地举着手,似乎有话想说。我急忙请了他。)生:老师,我拍的是一群小孩子在河边钓鱼、游泳的相片。(大家听了,都笑他:这首诗里又没有提到游泳这件事,你乱说什么呀。)师:你说法与众不同。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拍的?生:有一个暑假的傍晚,爸爸带我到郊外钓鱼,我看到很多小孩在河里捉鱼。师:那,你还看到了什么?生:我还看到农民伯伯到河边挑水浇菜,阿姨洗菜。师:大家听到了吧,他用亲眼看到的情景拍成的相片,能说不行吗,你拍得好!(大家都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师:谁还愿意说的?请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学生们又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下课铃声响了,大家还意犹未尽呢。)没想到,瞬间的“灵机一动”,竟“动”出了丰富多彩的画面,“动”出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动”出了课堂的新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